伊维菌素注射剂不同剂量防治牦牛皮蝇蛆幼虫的效果调查

2014-01-16 11:47刘永兰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5期
关键词:蝇蛆净率伊维

刘永兰

伊维菌素注射剂不同剂量防治牦牛皮蝇蛆幼虫的效果调查

刘永兰

(青海省共和县畜牧兽医站 813000)

选择当年犊牦牛116头,9月下旬用伊维菌素注射液分别按2、5、10μg/kg剂量注射给药,进行牦牛皮蝇蛆幼虫的驱除效果试验,翌年3月中旬和5月下旬检查防治效果。结果2μg/kg剂量组的平均驱净率为90.31%,平均驱虫率93.76%,5、10μg/kg剂量组感染率为0,驱净率和驱虫率均达100%。试验证明:伊维菌素注射液微量驱除牛皮蝇蛆幼虫高效安全经济,最佳剂量为5μg/kg。

耗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主要产于青藏高原海拔3 000m以上地区。适应高寒生态条件,耐粗、耐劳,善走陡坡险路、雪山沼泽,能游渡江河激流,有“高原之舟”之称。牦牛为当地牧民提供奶、肉、绒、皮、役力、燃料等生产和生活必需品,与牧民的生活休戚相关,是高寒草地畜牧业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以往的调查结果显示,牦牛皮蝇蛆病是长期制约牦牛饲养业的重要寄生虫病之一,皮蝇蛆感染时可导致患畜的营养状况下降和产奶.产肉量降低,严重感染时还可引起幼龄牛和体弱牛的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此外皮肤严重损伤,造成制革业的巨大损失。牛皮蝇蛆病是由牛皮蝇、纹皮蝇和中华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背部皮下组织等引起的慢性蝇蛆病。成蝇在牛体表面被毛上产卵时期,骚扰牛只,影响采食和休息。幼虫在牛体移行时期引起牛的疼痛不安或瘙痒。当幼虫移行到背部皮下时,引起局部硬肿,皮肤穿孔和感染,甚至引起蜂窝织炎。引起感染牛消瘦、贫血、被毛粗乱、发育受阻,成活率降低,泌乳牛产奶量低,皮张质量下降,严重感染牛死亡,给养牛业和制革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本地区每年都对牛皮蝇蛆病进行防治,近年来推广了微剂量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显著。笔者干2012年9月~ 2013年5月,在共和县黑马河乡地区应用常规剂量进行了防治效果试验,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防治药品 1%伊维菌素注射剂,商品名金伊维,每1 ml含伊维菌素lOmg,每瓶50ml,河北威远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10915。

1.2 试验动物 黑马河乡加隆村牦牛116头。

1.3 分组 将116头供试牦牛随机分为4组,其中l组29头,为伊维菌素注射剂2μg /kg剂量组;2组29头,为伊维菌素注射剂5μg/kg剂量组;3组29头,为伊维菌素注射剂10μg /kg剂量组;4组29头,为阳性对照组。

1.4 方法 (1)给药方法:在9月下旬将各组试验牛逐头打号、登记,l~3组药物试验牛投药前逐头测量体尺,用下列公式计算体重与用药量,逐头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注射剂,给药后在相同条件下仍在原草场随群放牧,并观察采食、精神、排粪等情况,连续观察7d,4组29头不给药。牦牛体重(kg)=胸围(m2)×75。(2)防治效果检查:在来年3月中旬和5月下旬,逐头检查试验组和对照组牦牛的颈、肩、背、腰、臀部触摸检查皮下瘤疱和第3期幼虫脱落形成的虫孔,计数统计,并计算出感染率和防治效果。

1.5 效果评价 依据翌年3、5月份检查牛颈、肩、背、腰、臀部触摸检查皮下瘤疱和皮肤虫孔数,比较给药组与阳性对照组的皮蝇感染情况。按以下公式判定防治效果。驱净率=给药后无虫牛数/给药牛数×100%。驱虫率=对照组瘤疱(虫孔)数–试验组瘤疱(虫孔)数/对照组瘤疱(虫孔)数×100%

2 结果

2.1 伊维菌素注射剂不同剂量对牦牛皮蝇蛆病的防治效果 见表1、2.从表中可见,伊维菌素注射剂2μg/kg剂量组;5μg/kg剂量组10μg/kg剂量组;牦牛2次检查,注射剂2μg/kg剂量组平均驱净率为89.96%,平均驱虫率93.61 %,5μg/kg剂量组;10μg/kg剂量组感染率为0,驱净率为和驱虫率均达100%。而阳性对照组牦牛2次检查皮下瘤疱和皮肤虫孔的平均感染率为48.27%,平均感染强度6.5(2~ 14)个。

表1 各试验组牦牛皮蝇蛆3月份检查结果(μg/kg、头、个、%)

表2 各试验组牦牛皮蝇蛆5月份检查结果(μg/kg、头、个、%)

2.2 安全性 伊维菌素注射剂0.2、0.5、1μg/kg剂量试验牛给药后精神、饮食欲,排粪等未见异常反应。

3 讨论与小结

(1)本次试验结果表明,9月下旬应用伊维菌素注射剂微量给药,驱除牦牛蝇蛆幼虫效果显著,除伊维菌素注射剂2μg /kg剂量组牦牛3月中旬和5月下旬2次检查,平均驱净率、驱虫率分别在89.96%和93.61%,5、10μg /kg剂量组驱净率和驱虫率均达到100%。各剂量的有效率均在高效范围内。使用微量伊维菌素不仅具有用药小,成本低,高效安全经济等优势。(2)牛皮蝇病是本地区牦牛的常发病,是影响牦牛市场性能和成活率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每年进行专项防治是本地区家畜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蝇幼虫在牦牛体内的移行规律,选择具有高效的伊维菌素注射剂按5μg/kg剂量,在皮蝇一期幼虫高峰期进行驱虫,使幼虫对牛体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同时降低对牦牛的危害,提高牦牛饲养业经济效益。

[1] 李文业, 蔡金山, 李连芳等. 伊维菌素等药物防治牛皮蝇的效果[J]. 中国兽医科技, 2003(4): 72.

[2J 蔡进忠, 刘生财, 彭毛等. 伊维菌素浇泼~对牦牛皮蝇蛆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试验[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3.

[3] 蒋锡仕, 黄孝玢, 宋远军等. 川西北草地牛蝇蛆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J]. 中国兽医科技. 2002(10): 16-18.

[4] 朱锦沁, 袁生馨. 高原人畜共患病[M]. 西安: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346-347.

(2014–02–25)

S858.23

A

1007-1733(2014)05-0072-02

猜你喜欢
蝇蛆净率伊维
采棉机采净率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分析*
羊鼻蝇蛆病的防治方法
微乳技术在伊维菌素剂型制备中的应用及展望
蝇蛆也是蜜蜂的敌害
肉牛皮蝇蛆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
伊维菌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夏季羊摇头、打喷嚏、呼吸困难 羊鼻蝇蛆不可不防
国内首个0.6%伊维菌素预混剂(伊力佳)上市
雌蛾冷藏和雄蛾二交两种方法对两广二号原种繁育的影响
旱地全膜双垄沟残膜回收机关键作业参数试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