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分析

2014-01-16 06:49赵耀东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劳动力河南省费用

赵耀东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生物工程系,河南 商丘476000)

1 河南农村劳动力现状

1.1 河南农村劳动力的数量状况

据2010有关数据,河南省有将近687万公顷的耕地面积,而农村人口却高达5 700多万,农村人均耕地低于2亩.根据城镇居民的收入情况和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计算,如果一个4口之家要跟上城镇中低阶级的收入水平,他们必须要耕种4~8公顷的土地,以此计算,进行土地耕种的劳动力实际上我省仅仅需要1 400万人就足够了,这就意味着有4 300万农业劳动力需要向二、三产业转移.即便不考虑农村劳动力数量的逐年增加,以及扣除那些已经进入乡镇企业和城镇打工的人,目前我省至少还需要转移1 200多万的农村劳动力[1]28-29.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以及城镇化水平的推进,农村劳动力队伍将会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口,超小规模耕种、地少人多导致农村出现大量的劳动力剩余已成为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不可忽视的问题.

1.2 河南农村劳动力的收入现状

农民绝对收入水平不高.全省农民2013年的人均纯收入不足7 600元,甚至还有大量的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远远低于这个平均值.

收入增长速度缓慢.我省农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缓慢主要表现在同过去增长速度相比的大大降低.从1972年到1978年,农民人均年收入的增长率比较高,达到了14%~20%的水平,而1997年至今,平均增值率只有4%.

1.3 河南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状况

在党和国家大力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情况下,跟过去相比,河南省农村人口素质有所提高,但整体素质还是比较低.据表1的数据统计,不难发现,有80%以上的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程度低于初中文化,高于76%的人缺乏相关的技术培训.

表1 2013年河南省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程度分布比例

形成这一大批文化素质不高、劳动技能较低的农村新增劳动力的主要原因是我省大部分农民子女在接受完义务教育后,没有经过培训就进入了劳动市场.这些劳动力的特点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难以适应农业在深度和广度层面上的发展情况;另一方面,面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化生产对劳动力素质和相关技能上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也难以适应.这两个特点决定了这部分劳动力即使实现了转移,也主要聚集于那些对技能要求较低的传统手工操作部门,如餐饮服务业、建筑业和农产品的粗加工等.这种转移的层次比较低,由于其稳定性较差,因此容易导致回流现象的产生[2]84-85.

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分析

2.1 河南农村劳动力自身参与培训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

作为参与教育培训的主体,农民是否拥有自觉地参与教育和培训的意识直接关系到教育和培训的效果和规模.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于培训,农民的看法不一.根据笔者的调查问卷结果,在回答“对于农民而言您认为下列哪一点最重要”这一问题时,7.8%的家庭选择“政府或村居委会提供帮助”这一选项;6.5%的家庭选择了“就业信息渠道畅通”这一选项;30.2%的农民认为“社会提供职业技术培训”最重要;43.2%的农民认为“有良好的社会关系”最重要;12.3%的农民选择了“文化和技能”这一选项,见表2.根据调查结果我们知道,大多数农民的观念依然较为保守,但也有30.2%比例的农民认为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从总体上看,农民参与培训的意识呈现一种参差不齐的状况.

表2 农民自身认识的调查统计数据

2.2 河南农村劳动力对培训的总体评价褒贬不一

如果要对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作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可以用四个字概括:“优劣并存”.笔者对此进行的问卷已经充分说明,农民对培训机构的评价和农民参加培训的意愿之间是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的,即:如果农民对培训机构的评价较高,那么,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就比较高.反之,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笔者还对174名参加过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人员进行调查,发现在174名受训者中有25.5%的人认为培训的效果比较好,有41.9%的人认为培训的效果不怎样,属于一般,而32.6%的人认为培训的效果是说不清或者是不好,见表3.

2.3 河南农村劳动力对培训的潜在需求较大,却缺乏有效需求

表3 培训效果调查统计

在通过专门的调查研究之后发现,多数农村居民是具有参加培训意愿的,其目的在于期待通过培训能够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提升自身素质、增加自己的收入.农民们如果认为参加培训能够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能力和增加收入,其参加培训的意愿就会很强烈,如果培训的效果不尽人意,则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这就是农民们按照培训的效果选择是否参加培训的原因,培训的实效性决定了农民工参加培训的意愿是否强烈[2]84-85.

调查中河南省宁陵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民工对于参加此类培训具有十分强烈的愿望,在接受调查的人员当中,有222人希望参加此类培训,占接受调查总人数的81.6%.而回答不希望参加培训和一般的人有51人,占参加调查总人数的18.4%,见表5.从这些调查数据可以知道,该县农民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培训的意愿较为强烈.

表4 受训者收获调查统计

表5 关于是否希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调查统计

但是,形势不总是乐观的.在调查中笔者也发现,目前对农民工或者说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培训还面临诸多方面的问题,还有许多困难需要我们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比如,能够为农民工、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道德素养培训的机构较少,目前存在的一些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和效果不尽如人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其培训的效能.同时,许多培训机构对农民工的培训是随意为之的,缺乏必要的规划性,甚至许多机构对农民工的培训是基于临时起意,在培训了第一期之后就再无下文,培训的时间较短,缺乏长期性、长效性的培训.

2.4 河南农村劳动力难以承受培训费用

农村劳动力参加相关机构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或者其他专项的培训,在许多情况下需要支付相应的培训费用.农民参加培训的费用,不仅包括所谓的“培训费”,同时还需要支付交通费、住宿费、通讯费等各种费用,较高的培训费用使本来经济就不宽裕的农民难以承受.2013年,按照商丘市阳光工程办公室的估算,1名农民接受15天的培训,平均需要支付各类费用500元左右,而如果接受培训的时间再长一些,如60天的培训,则需要支付各种费用2 000元左右.但是,农民的收入普遍较低,让农民支付如此之高的培训费用,许多农民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很多农民反映他们没有能力缴纳相应的培训费用,希望政府为此能够提供相关的补贴,以减少农民参加培训支付较高培训费用的压力[3]131-132.

表6 关于培训费用调查统计

对于培训费用的相关问题,笔者对河南省宁陵县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农民们确实无力承担较高的培训费用,期待政府能够提供财政资金支持.在笔者进行的调查问卷中,有超过三成的被调查者认为相关的培训费用应由政府予以全部保障.只有一成左右的民众认为针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或者其他相关培训的费用应由农民个人承担.在接受调查的民众中,大部分民众希望能够由政府和个人共同承担培训费用,以减轻农民接受培训的费用负担,表6.

3 结语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加快河南省城镇化进程、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一直有很多专业技术能力不强、文化水平较低且急需有效转移的农村劳动力,那么对这些富余劳动力自身素质及其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训,使其尽快的实现有效地转移是促进河南省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是社会相关职能相互协调的一项长久性工作,需要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及社会各方一起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只有形成规章制度、建立有效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促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有效转移[4]55-59.

[1] 盖奇庆.让技工院校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J].山东劳动保障,2008(1).

[2] 何 晓.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对策思考[J].职业时空,2008(02).

[3] 姜奕波.我国农民转业职业培训中的政府职能分析[J].科教文汇,2011(10).

[4] 张竺鹏.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6,27(08).

猜你喜欢
劳动力河南省费用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监理费用支付与项目管理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医疗费用 一匹脱缰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