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OCs理念的SDW式区际教研

2014-01-21 21:21程菊郭霞杨红国
地理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济南市协作课题

程菊+郭霞+杨红国

一、MOOCs理念下SDW式区际教研提出

MOOCs(慕课),通俗地说即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是新近涌现出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为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或组织发布、散布于互联网的开放课程。SDW式区际教研,即在协作体不同学校之间实施的“晒课—议课—洗课(Sharing Classes—Discussion Classes—Washing Classes)”三步式集体教研。其在实施方式和程序上完全不同于传统的集体备课,二者比较详见图1。

二、SDW式区际教研实施过程

为检验SDW式区际教研备课效果,济南市高中地理学科在运用中图版教材过程中展开“SDW式区际教研”实践,并准备继续将其推广、扩大试点范围。

1.精选教研课题制作微课视频

本着“务实实效、服务教师”的原则,首选课程标准新增内容、教师认为较难把握内容,作为济南市区际集体教研的试验课题。围绕这一课题,采取教师主动申报和学校教研组推荐方式,面向济南市全体高中地理教师征集微课视频。最后,由济南市骨干教师对上述视频进行精选,甚至还可整合一些优质比赛课片段——所选视频时长一般为15分钟左右,但必须能够完整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

例如,确定高中地理教材(中图版)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作为备课课题,该课题从单元结构看,呈现出“形散而神不散”的鲜明特点,难度比较大,“形散”内容涉及较多,前联后挂、左右逢源,而且以点代面、自成一统,彼此间系统性不强;“神不散”即本章紧紧围绕人地关系核心。另外,中图版教材内容顺序以人地关系入手递进展开,本章是必修一前三章的总结、延伸和升华,在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作用,这一章在高三复习备考中非常关键。

2.利用QQ群共享实现区际晒课

整合后的微课资源,通过QQ群共享方式面向济南市高中地理区际教研协作体的全体教师免费开放。教师在一周内进行自控式微课观察,记录课堂观察的深度体验,并鼓励有能力教师进行课堂改进和再设计。

例如,选取中图版地理教材必修1所特有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展开SDW式区际教研。该内容由长清、平阴和商河3个区县的教师负责,经过他们之间的区际协作备课,最后形成关于本章的6个微课视频:2个概念、1个考点整合和3个重难点突破。这些微视频经过赛课环节,整理后成为全市地理教师议课的资源(见图2)。

3.针对课堂观察进行集体议课

教研活动中高中地理协作体全体教师利用网络平台或现场集体议课。议课不是评课,只是围绕“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师生双边活动的效度”两个焦点展开对话并促进反思,微课的观察者和上课者都参与共同的话题、进行平等的交流,避免上课者被评和失语现象。议课强调超越现象深入对话,促进教师理解和自主建构,这一过程不怕出现问题,而且鼓励教师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求得发展。如图3展示的即这一课题“就教材主线、地位和作用、考纲和课标研究、命题研究、考点整合、备考策略”几方面谈“寒潮”的议课实录(节选)。

SDW式区际教研集体议课的起点和归宿都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无论是教学活动改进、课程资源利用,还是课堂文化创设,都以学生的高效学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只有这样全体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区际教研协作体的主人和最大受益者。

4.精心取舍重构高效特色课堂

经过平等对话、深入反思的集体议课,每一位教师必然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学习目标、更加得体地安排师生活动,顺利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接下来是“大胆取舍、洗出高效特色课堂”。每位教师会根据议课感悟,结合自己的优势和风格,精心取舍,重新建构具有个人特色的地理课堂。需注意教学必须追求高效,若是教师准备太“充足”、预设太“美满”,反而事倍功半。因此,大量课堂观察、深度对话后,教师要做的绝不是“锦上添花”,而是“洗尽铅华”。最后,选择一些重构成功案例,利用教研活动在全市范围内交流展示,并邀请全国课程专家点评指导。这种新型教研方式在协作体教师中备受青睐,并得到专家高度认可。▲

作者单位:1.山东省济南市教学研究室(250000) 2.山东省实验中学(250001) 3.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50300)

一、MOOCs理念下SDW式区际教研提出

MOOCs(慕课),通俗地说即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是新近涌现出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为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或组织发布、散布于互联网的开放课程。SDW式区际教研,即在协作体不同学校之间实施的“晒课—议课—洗课(Sharing Classes—Discussion Classes—Washing Classes)”三步式集体教研。其在实施方式和程序上完全不同于传统的集体备课,二者比较详见图1。

二、SDW式区际教研实施过程

为检验SDW式区际教研备课效果,济南市高中地理学科在运用中图版教材过程中展开“SDW式区际教研”实践,并准备继续将其推广、扩大试点范围。

1.精选教研课题制作微课视频

本着“务实实效、服务教师”的原则,首选课程标准新增内容、教师认为较难把握内容,作为济南市区际集体教研的试验课题。围绕这一课题,采取教师主动申报和学校教研组推荐方式,面向济南市全体高中地理教师征集微课视频。最后,由济南市骨干教师对上述视频进行精选,甚至还可整合一些优质比赛课片段——所选视频时长一般为15分钟左右,但必须能够完整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

例如,确定高中地理教材(中图版)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作为备课课题,该课题从单元结构看,呈现出“形散而神不散”的鲜明特点,难度比较大,“形散”内容涉及较多,前联后挂、左右逢源,而且以点代面、自成一统,彼此间系统性不强;“神不散”即本章紧紧围绕人地关系核心。另外,中图版教材内容顺序以人地关系入手递进展开,本章是必修一前三章的总结、延伸和升华,在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作用,这一章在高三复习备考中非常关键。

2.利用QQ群共享实现区际晒课

整合后的微课资源,通过QQ群共享方式面向济南市高中地理区际教研协作体的全体教师免费开放。教师在一周内进行自控式微课观察,记录课堂观察的深度体验,并鼓励有能力教师进行课堂改进和再设计。

例如,选取中图版地理教材必修1所特有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展开SDW式区际教研。该内容由长清、平阴和商河3个区县的教师负责,经过他们之间的区际协作备课,最后形成关于本章的6个微课视频:2个概念、1个考点整合和3个重难点突破。这些微视频经过赛课环节,整理后成为全市地理教师议课的资源(见图2)。

3.针对课堂观察进行集体议课

教研活动中高中地理协作体全体教师利用网络平台或现场集体议课。议课不是评课,只是围绕“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师生双边活动的效度”两个焦点展开对话并促进反思,微课的观察者和上课者都参与共同的话题、进行平等的交流,避免上课者被评和失语现象。议课强调超越现象深入对话,促进教师理解和自主建构,这一过程不怕出现问题,而且鼓励教师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求得发展。如图3展示的即这一课题“就教材主线、地位和作用、考纲和课标研究、命题研究、考点整合、备考策略”几方面谈“寒潮”的议课实录(节选)。

SDW式区际教研集体议课的起点和归宿都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无论是教学活动改进、课程资源利用,还是课堂文化创设,都以学生的高效学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只有这样全体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区际教研协作体的主人和最大受益者。

4.精心取舍重构高效特色课堂

经过平等对话、深入反思的集体议课,每一位教师必然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学习目标、更加得体地安排师生活动,顺利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接下来是“大胆取舍、洗出高效特色课堂”。每位教师会根据议课感悟,结合自己的优势和风格,精心取舍,重新建构具有个人特色的地理课堂。需注意教学必须追求高效,若是教师准备太“充足”、预设太“美满”,反而事倍功半。因此,大量课堂观察、深度对话后,教师要做的绝不是“锦上添花”,而是“洗尽铅华”。最后,选择一些重构成功案例,利用教研活动在全市范围内交流展示,并邀请全国课程专家点评指导。这种新型教研方式在协作体教师中备受青睐,并得到专家高度认可。▲

作者单位:1.山东省济南市教学研究室(250000) 2.山东省实验中学(250001) 3.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50300)

一、MOOCs理念下SDW式区际教研提出

MOOCs(慕课),通俗地说即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是新近涌现出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为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或组织发布、散布于互联网的开放课程。SDW式区际教研,即在协作体不同学校之间实施的“晒课—议课—洗课(Sharing Classes—Discussion Classes—Washing Classes)”三步式集体教研。其在实施方式和程序上完全不同于传统的集体备课,二者比较详见图1。

二、SDW式区际教研实施过程

为检验SDW式区际教研备课效果,济南市高中地理学科在运用中图版教材过程中展开“SDW式区际教研”实践,并准备继续将其推广、扩大试点范围。

1.精选教研课题制作微课视频

本着“务实实效、服务教师”的原则,首选课程标准新增内容、教师认为较难把握内容,作为济南市区际集体教研的试验课题。围绕这一课题,采取教师主动申报和学校教研组推荐方式,面向济南市全体高中地理教师征集微课视频。最后,由济南市骨干教师对上述视频进行精选,甚至还可整合一些优质比赛课片段——所选视频时长一般为15分钟左右,但必须能够完整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

例如,确定高中地理教材(中图版)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作为备课课题,该课题从单元结构看,呈现出“形散而神不散”的鲜明特点,难度比较大,“形散”内容涉及较多,前联后挂、左右逢源,而且以点代面、自成一统,彼此间系统性不强;“神不散”即本章紧紧围绕人地关系核心。另外,中图版教材内容顺序以人地关系入手递进展开,本章是必修一前三章的总结、延伸和升华,在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作用,这一章在高三复习备考中非常关键。

2.利用QQ群共享实现区际晒课

整合后的微课资源,通过QQ群共享方式面向济南市高中地理区际教研协作体的全体教师免费开放。教师在一周内进行自控式微课观察,记录课堂观察的深度体验,并鼓励有能力教师进行课堂改进和再设计。

例如,选取中图版地理教材必修1所特有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展开SDW式区际教研。该内容由长清、平阴和商河3个区县的教师负责,经过他们之间的区际协作备课,最后形成关于本章的6个微课视频:2个概念、1个考点整合和3个重难点突破。这些微视频经过赛课环节,整理后成为全市地理教师议课的资源(见图2)。

3.针对课堂观察进行集体议课

教研活动中高中地理协作体全体教师利用网络平台或现场集体议课。议课不是评课,只是围绕“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师生双边活动的效度”两个焦点展开对话并促进反思,微课的观察者和上课者都参与共同的话题、进行平等的交流,避免上课者被评和失语现象。议课强调超越现象深入对话,促进教师理解和自主建构,这一过程不怕出现问题,而且鼓励教师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求得发展。如图3展示的即这一课题“就教材主线、地位和作用、考纲和课标研究、命题研究、考点整合、备考策略”几方面谈“寒潮”的议课实录(节选)。

SDW式区际教研集体议课的起点和归宿都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无论是教学活动改进、课程资源利用,还是课堂文化创设,都以学生的高效学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只有这样全体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区际教研协作体的主人和最大受益者。

4.精心取舍重构高效特色课堂

经过平等对话、深入反思的集体议课,每一位教师必然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学习目标、更加得体地安排师生活动,顺利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接下来是“大胆取舍、洗出高效特色课堂”。每位教师会根据议课感悟,结合自己的优势和风格,精心取舍,重新建构具有个人特色的地理课堂。需注意教学必须追求高效,若是教师准备太“充足”、预设太“美满”,反而事倍功半。因此,大量课堂观察、深度对话后,教师要做的绝不是“锦上添花”,而是“洗尽铅华”。最后,选择一些重构成功案例,利用教研活动在全市范围内交流展示,并邀请全国课程专家点评指导。这种新型教研方式在协作体教师中备受青睐,并得到专家高度认可。▲

作者单位:1.山东省济南市教学研究室(250000) 2.山东省实验中学(250001) 3.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50300)

猜你喜欢
济南市协作课题
创新协作的四个阶段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写好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粤桂扶贫协作成效显著 天等脱贫号角铿锵嘹亮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方春明在2018年粤桂扶贫协作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摘录)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协作
济南试水“大部制”改革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
从课题指南或总课题中选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