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2014-01-21 05:56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高职教学模式

倪 蕾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龙岩 364000)

工作室制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已经逐渐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普及,很多高职院校对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的“灌输模式”进行改革,采用工作室制的项目化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这种教学方式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专业的教学效果也有一定的提高。但是从教学模式的整体出发,由于专业类型的不同工作室的结构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很多高职院校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后,工作室的设置都从专业的方向出发,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工作室的设置目标需要和教学理念以及教学任务结合在一起,使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方向更加明确,学生的实践水平达到更深的层次。

一、工作室制项目教学的概述

工作室制项目教学是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工作室作为教学的载体,将教室、课程与实践融合在一起。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知识作为基础,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中心,以专业教师和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作为教学的主导,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接受符合专业方向的项目,老师带领学生完成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掌握了专业的设计方法,逻辑能力与分析能力也有显著的提高。

1.高职设计工作室制项目化教学包含的内容

设计工作室制的项目化教学,涵盖了很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内容的完善、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专业相关问题的学术研究、师资队伍的优化组合、实践设计任务与教学任务的整合、完成承接的设计任务等很多方面的内容,教学的总体目标在于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高职设计工作室制的项目化教学的优势

采用工作室制的项目化教学,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可以进行自由支配。学习过程不用被动地接受枯燥的知识结论,可以通过实践的过程探索其中蕴含的知识理论,自己分析、归纳完成以后,对知识理论掌握得更加透彻。利用实践总结出来的知识理论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使抽象的东西变得更加形象化。同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参与到工作室制项目化教学中,学生能够和企业进行交流,掌握的知识技能更加适合社会的需要。同时也积累的一些工作经验,使学生毕业以后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对提高就业率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设计工作室制的项目教学,是一种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表现能力和执行能力。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很多的专业知识,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同时,团队的协作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与项目相关问题的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工作室制的教学对教学项目具有很强的指导能力,学生全面接触实际的设计过程,与社会的各个环节结合在一起,能够全面了解专业的市场需求。

二、高职设计工作室制项目化教学模式分析

高职工作室制项目化教学模式不能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优点结合,也就是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研究、设计、制作的基础内容以后,与老师组成一种项目设计的团队。教学过程要和教学资源结合融合在一起,相关的项目服务的讨论是结合设计的基础内容,采用师生共同交流的讨论总结出设计的要点。这个教学过程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上升。老师成为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提供探索性帮助的一个咨询者。工作室制的项目教学属于综合性的教学,打破了以往“灌输模式”的教学中单一性课程内容教学存在的弊端。教学过程中结合项目的特点,与教材中的基础内容结合起来,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现了项目内容和基础内容的结合,老师和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也有相应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艺术设计教学需要从整体出发,见图1。

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学科的专业老师以及相关的设计人员组成工作室制项目教学的团队。专业老师承担项目化教学的任务,带领学生完成承接的项目,在其中发挥专业人员的能力,为设计工作室获得一些支撑性的资金,而专业的设计公司为工作室提供一定的设计指导,使学生了解设计观念、掌握设计工艺以及设计流程等方面的内容。 工作室的建立成为教学和企业合作的媒介,是教学和市场连接的桥梁。完成相关设计项目以后可以获得一些经济效益,学生也可以通过完成项目进行勤工俭学,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图1 项目化教学的整体构成

三、高职工作室制项目教学的运行

关于工作室的运行,要从市场的变化出发,采用企业化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能够使工作室有序地运作,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同时也能提前使学生适应企业的运作管理模式。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工作室制的项目教学有两种运行方式,一种是企业实际项目运作,另一种是课程结合的模拟项目运作模式。

所谓的企业的合作项目运作,高职院校专业老师承接企业项目,项目负责人员挑选项目小组成员,带领学生共同完成项目。而课程结合的模拟项目的运作模式是由专业的老师从企业的设计中挑选符合教学要求的项目,项目的设计过程中融入教学的内容,教学过程和企业的技术骨干结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相关的设计项目。

四、高职工作室制项目教学的管理

工作室制的项目教学由老师给学生讲解项目的要求和专业知识,教学方式是以介绍相关资料为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学会怎样收集到更多的资料。学生理解项目相关要求以后,总结项目的特点。然后老师结合学生的特点,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把小组作为项目的基本单位,小组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完成设计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选择项目的某个部分,最后把任务的分工和进度安排等交给老师,各个团队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工作室的项目,这个过程要求学生相互协作,增强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五、设计工作室制项目教学案例分析

例如:某公司需要工作室设计商品的包装,老师首先和学生讲述设计的要求与设计需要达到的效果,学生掌握设计概况以后,对工作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就可以自己分析解读项目的设计任务,分析项目设计特点,同时也可以与企业相互沟通,收集企业的文化理念以及需要设计包装的商品具有什么样的特性。对项目的特点进行分析调查以后,进行全面研究,收集和商品属性吻合的素材。这些过程的实行建立在调研的基础上,对项目的总体进行设计分析,归纳其中的要点,充分利用各种创新思维,大胆地进行设计。需要注意的是,商品设计需要和商品的属性结合在一起,总体构思和创意方案结合。最后,利用图形语言进行设计,把整体的构思和设想用图形表达出来,形成设计作品(具体流程见图2)。

由于项目设计的初期采用了小组设计的形式,所以老师、企业设计人员对每个小组的设计作品进行分析审核,找出更符合商品特点的设计作品,同时也可以提出一些修改意见。选定作品以后进行制作,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的材料要结合商品的特点,切忌盲目地选择材料。

完成设计任务以后,要对设计任务进行评价。一般都采用专业老师、学生、企业设计人员以及兼职教师参与的形式,评价的重点在于商品包装中学生应用了什么样的专业知识。通过观察和分析,对学生的设计方案等进行全面的讨论,商品包装的每个设计环节都是评价的依据,也是成绩评定的依据。商品包装这个项目作为一个真实项目,如果学生能够在客户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以便提高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也是一种鼓励。

图2 高职工作室制项目流程

高职工作室制项目化教学是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的创新,适合所有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习。教学过程能够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成自主学习,因为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熟悉项目设计的流程,进而增加了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总体能力。

[1]苏韬.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讨和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09(1):54-56.

[2]汪正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应用分析[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6):105-106.

[3]张玲.中国传统景观在环艺工作室制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大观,2012(12):162-163.

[4]黄江鸣,徐晓丽.工作室制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探讨[J].艺术百家,2012(S1):414-415.

[5]胡承武,万剑.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探讨[J].职业技术,2009(4):4-5.

[6]金坚.高职视觉传达设计《商品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化研究[J].包装世界,2011(1):34-35.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高职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星.云.海》
《花月夜》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