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教学方式 促进自主学习

2014-01-21 20:42陈瑛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周长创设情境

陈瑛

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在我国,学生的数学基本功比较扎实,然而应用数学的意识不强,往往不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也不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适应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的要求。

一、导入由“复习铺垫”变为“创设问题情境”

贵州师范大学吕传汉、汪秉彝两位教授通过实验证实了数学情境的创设对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确有很大的帮助。该教学实验基本的教与学的模式如下图。

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使之产生好奇心,由好奇引发需要,由需要产生积极思考,进而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乐于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新课伊始,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按“最近发展区”的需求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跟着老师逛商店。设计新颖有趣、引人入胜的导语,让学生从图中自己发现有关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从而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小组合作尝试解决能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顺势开始新知识的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多种算法。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本案例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谈话很快将学生带进了学习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起了思维的火花。笔者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集中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不但复习了加法和减法问题,也能尝试利用以前学习的相关基础知识来自主学习新知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为下一步探究新知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新课由“接受验证数学知识”变为“自主探索实际问题”

自主探索实际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放手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利用已有的旧知进行自主探索。其中有难度的问题可以小组合作完成,充分展示学生的探究水平,对数学学习有特长的学生要引导其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向纵深发展,对“学困生”要扶一把、送一程,使其不掉队。

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联系。如教学“认识周长”时,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可这样设计:1.自己演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上台操作,将物体或图形的周长放在投影上演示,使学生对周长概念有一个形象的感知。2.动手操作。学生人人动手操作,合作量出长方形卡片、三角板、树叶、1元硬币的周长,提炼测量方法。3.独立解题。学生独立完成图形的周长计算,总结实际物体和平面图形周长计算的特点。

这个设计体现了这样一种思想:注重让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不能停留在讲授上。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不仅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更好的理解,同时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练习由“封闭模仿”变为“开放实践”

1.在游戏型练习中提升学习兴趣,产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课前,大部分学生已经会背9的乘法口诀,但基本以强制记忆为主,这样的记忆容易遗忘。因此,笔者及时提出了手指记忆法,通过游戏的方式很轻松地帮助学生记忆。接下来的师生、同桌对口令等游戏,更让学生玩得不亦乐乎,他们只需动动手指,口诀马上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大大地激发起来。不少学生在课间也玩起了这个游戏。这样的游戏型练习为学生增添了很多的童趣。英国教育家米卓德·斯蒂文斯曾说过:“玩耍和娱乐是开发孩子智力的第一位有效方法。”通过游戏型练习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会玩,进而在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2.在探究型练习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针对儿童的这种心理,教师应适当地布置探究型的弹性作业,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调查、实践等方式解决问题。

让学生成为一个探究型的学习主体尤为重要。我们的教材内容较为丰富,有不少习题较为开放,有一定的探索性。比如:请调查一天内,你家丢弃多少个塑料袋?一周呢?一个月呢?一年呢?全班学生一年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全校学生呢?这些塑料袋相当于在祖国土地上盖几层呢?你能针对塑料袋问题向环保部门提个建议吗?这些有趣而又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参与探索的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非一朝一夕。改革课堂教学,探索自主学习的方法,是时代的召唤,是师生义不容辞的任务,让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责编 黄春香)endprint

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在我国,学生的数学基本功比较扎实,然而应用数学的意识不强,往往不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也不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适应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的要求。

一、导入由“复习铺垫”变为“创设问题情境”

贵州师范大学吕传汉、汪秉彝两位教授通过实验证实了数学情境的创设对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确有很大的帮助。该教学实验基本的教与学的模式如下图。

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使之产生好奇心,由好奇引发需要,由需要产生积极思考,进而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乐于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新课伊始,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按“最近发展区”的需求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跟着老师逛商店。设计新颖有趣、引人入胜的导语,让学生从图中自己发现有关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从而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小组合作尝试解决能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顺势开始新知识的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多种算法。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本案例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谈话很快将学生带进了学习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起了思维的火花。笔者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集中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不但复习了加法和减法问题,也能尝试利用以前学习的相关基础知识来自主学习新知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为下一步探究新知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新课由“接受验证数学知识”变为“自主探索实际问题”

自主探索实际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放手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利用已有的旧知进行自主探索。其中有难度的问题可以小组合作完成,充分展示学生的探究水平,对数学学习有特长的学生要引导其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向纵深发展,对“学困生”要扶一把、送一程,使其不掉队。

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联系。如教学“认识周长”时,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可这样设计:1.自己演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上台操作,将物体或图形的周长放在投影上演示,使学生对周长概念有一个形象的感知。2.动手操作。学生人人动手操作,合作量出长方形卡片、三角板、树叶、1元硬币的周长,提炼测量方法。3.独立解题。学生独立完成图形的周长计算,总结实际物体和平面图形周长计算的特点。

这个设计体现了这样一种思想:注重让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不能停留在讲授上。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不仅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更好的理解,同时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练习由“封闭模仿”变为“开放实践”

1.在游戏型练习中提升学习兴趣,产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课前,大部分学生已经会背9的乘法口诀,但基本以强制记忆为主,这样的记忆容易遗忘。因此,笔者及时提出了手指记忆法,通过游戏的方式很轻松地帮助学生记忆。接下来的师生、同桌对口令等游戏,更让学生玩得不亦乐乎,他们只需动动手指,口诀马上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大大地激发起来。不少学生在课间也玩起了这个游戏。这样的游戏型练习为学生增添了很多的童趣。英国教育家米卓德·斯蒂文斯曾说过:“玩耍和娱乐是开发孩子智力的第一位有效方法。”通过游戏型练习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会玩,进而在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2.在探究型练习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针对儿童的这种心理,教师应适当地布置探究型的弹性作业,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调查、实践等方式解决问题。

让学生成为一个探究型的学习主体尤为重要。我们的教材内容较为丰富,有不少习题较为开放,有一定的探索性。比如:请调查一天内,你家丢弃多少个塑料袋?一周呢?一个月呢?一年呢?全班学生一年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全校学生呢?这些塑料袋相当于在祖国土地上盖几层呢?你能针对塑料袋问题向环保部门提个建议吗?这些有趣而又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参与探索的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非一朝一夕。改革课堂教学,探索自主学习的方法,是时代的召唤,是师生义不容辞的任务,让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责编 黄春香)endprint

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在我国,学生的数学基本功比较扎实,然而应用数学的意识不强,往往不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也不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适应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的要求。

一、导入由“复习铺垫”变为“创设问题情境”

贵州师范大学吕传汉、汪秉彝两位教授通过实验证实了数学情境的创设对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确有很大的帮助。该教学实验基本的教与学的模式如下图。

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使之产生好奇心,由好奇引发需要,由需要产生积极思考,进而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乐于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新课伊始,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按“最近发展区”的需求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跟着老师逛商店。设计新颖有趣、引人入胜的导语,让学生从图中自己发现有关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从而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小组合作尝试解决能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顺势开始新知识的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多种算法。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本案例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谈话很快将学生带进了学习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起了思维的火花。笔者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集中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不但复习了加法和减法问题,也能尝试利用以前学习的相关基础知识来自主学习新知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为下一步探究新知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新课由“接受验证数学知识”变为“自主探索实际问题”

自主探索实际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放手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利用已有的旧知进行自主探索。其中有难度的问题可以小组合作完成,充分展示学生的探究水平,对数学学习有特长的学生要引导其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向纵深发展,对“学困生”要扶一把、送一程,使其不掉队。

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联系。如教学“认识周长”时,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可这样设计:1.自己演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上台操作,将物体或图形的周长放在投影上演示,使学生对周长概念有一个形象的感知。2.动手操作。学生人人动手操作,合作量出长方形卡片、三角板、树叶、1元硬币的周长,提炼测量方法。3.独立解题。学生独立完成图形的周长计算,总结实际物体和平面图形周长计算的特点。

这个设计体现了这样一种思想:注重让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不能停留在讲授上。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不仅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更好的理解,同时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练习由“封闭模仿”变为“开放实践”

1.在游戏型练习中提升学习兴趣,产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课前,大部分学生已经会背9的乘法口诀,但基本以强制记忆为主,这样的记忆容易遗忘。因此,笔者及时提出了手指记忆法,通过游戏的方式很轻松地帮助学生记忆。接下来的师生、同桌对口令等游戏,更让学生玩得不亦乐乎,他们只需动动手指,口诀马上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大大地激发起来。不少学生在课间也玩起了这个游戏。这样的游戏型练习为学生增添了很多的童趣。英国教育家米卓德·斯蒂文斯曾说过:“玩耍和娱乐是开发孩子智力的第一位有效方法。”通过游戏型练习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会玩,进而在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2.在探究型练习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针对儿童的这种心理,教师应适当地布置探究型的弹性作业,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调查、实践等方式解决问题。

让学生成为一个探究型的学习主体尤为重要。我们的教材内容较为丰富,有不少习题较为开放,有一定的探索性。比如:请调查一天内,你家丢弃多少个塑料袋?一周呢?一个月呢?一年呢?全班学生一年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全校学生呢?这些塑料袋相当于在祖国土地上盖几层呢?你能针对塑料袋问题向环保部门提个建议吗?这些有趣而又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参与探索的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非一朝一夕。改革课堂教学,探索自主学习的方法,是时代的召唤,是师生义不容辞的任务,让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责编 黄春香)endprint

猜你喜欢
周长创设情境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巧算周长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周长小诊所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