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听骨链畸形的治疗和预后(附11例报告)

2014-01-22 22:42俞争争高月秋施紫光
浙江实用医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气导听骨听阈

俞争争 高月秋 施紫光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杭州 310006)

先天性听骨链畸形的治疗和预后(附11例报告)

俞争争 高月秋 施紫光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杭州 310006)

目的探讨先天性听骨链畸形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例听骨链畸形病例,对患者术后听力恢复情况进行分析,随访时间6个月至4年不等。11例患者均行鼓室探查和听骨链重建手术,通过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听力检测结果,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术中发现砧骨长角远端、镫骨板上结构缺失2例;砧骨长角远端、镫骨缺失1例;单纯砧骨长角远端和砧骨豆状突缺失各1例;砧镫关节膜性连接1例;镫骨异位倒伏1例;镫骨弓发育畸形1例;镫骨底板缺失1例;镫骨头缺失1例;镫骨缺失1例。其中伴有面神经水平段骨管缺失1例,面神经低位至卵圆窗上1例。11例术后听力均有提高,术前语言频率(0.25、O.5、1、2 kHz)气导听阈平均(62.39±12.02)dB HL,骨导听阈平均(16.70±4.65)dB HL,气骨导差平均(45.68±11.38)dB HL,术后气导听力平均提高约33dB,骨导听阈无明显改变,气骨导差较术前减少约32dB。结论本组病例听骨链畸形多发生于镫骨,听骨链重建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单纯听骨链畸形患者的听力,并且能够保证患者的远期听力效果。

听骨链畸形;先天性;传导性耳聋;听骨链重建

先天性听骨链畸形临床上较少见,易被误诊、漏诊。临床上遇到耳外观形态正常的传导性耳聋患者,易忽视先天性听骨畸形的可能。随着检查手段和手术技术的提高,被发现的病例逐渐增多,治疗上也逐渐重视。2008年10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了11例先天性听骨链畸形的患者,将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先天性听骨链畸形患者11例,其中男5例,女6例;左耳3例,右耳8例,年龄18~45岁,平均(32.09±10.21)岁。所有患者均为单耳畸形,均以听力下降为主诉入院,双外耳道、鼓膜无异常,全身检查亦无其他先天性疾病或组织结构发育异常。听力学检查:在隔音屏蔽室行纯音测听检查,纯音听阈以语言频率(0.25、0.5、1、2 kHz)的平均阈值计算。术前听力检查语言频率气导听阈平均(62.39±12.02)dB HL,骨导听阈平均(16.70± 4.65)dB HL,气骨导差平均(45.68±11.38)dB HL。本组患者进行CT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

1.2 治疗方法 通过耳内切口进行鼓室探查,术中11例均发现存在听骨畸形。参照Teunissen[1]中耳先天畸形分型,第一类1例,第二类5例,第三类5例,其中以镫骨畸形最为多见。根据听骨链畸形的不同类型采用相应的听骨链重建技术。分别应用自体骨、人工听骨(钛听骨或陶瓷听骨)重建听骨。其中砧骨长角远端、镫骨板上结构缺失2例,采用人工听骨及镫骨底板打孔术;砧骨长角远端、镫骨缺失1例,采用人工听骨;镫骨异位倒伏1例,镫骨弓发育畸形1例,镫骨底板缺失1例以及镫骨缺失1例,均采用人工镫骨;单纯砧骨长角远端和砧骨豆状突缺失1例,予去除砧骨并将锤骨柄置于镫骨头上;砧骨豆状突缺失1例,砧镫关节膜性连接1例以及镫骨头缺失1例,均采用自体骨嵌入。11例患者中伴有面神经水平段骨管缺失1例,面神经低位至卵圆窗上1例。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Minitab统计软件,气导听阈、骨导听阈以及气骨导听阈差用(±s)表示。采用t检验,分析治疗前后的听阈差异。

2 结 果

以手术前后及随访时语言频率听阈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术后3个月首次复查听力,以后每隔半年至1年复查1次,随访时间6个月至4年不等。以气骨导差距缩小程度大于15dB或气导听阈小于40dB为手术有效标准。本组11例术后气导听阈(29.43±9.38)dB HL,骨导听阈(15.68±5.16)dB HL,气骨导听阈差(13.75±8.82)dB HL,气导听阈、气骨导听阈差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术后鼓膜均完整,未发生穿孔和感染,无面瘫和感音神经性聋等并发症。

3 讨 论

听骨链畸形患者一般单耳发病,有资料统计单侧发生率75%,双侧发生率25%[2],单侧发病者无语言障碍,如年幼时未行听力筛查,一般于成长后才偶然被发现,因此病程往往较模糊。听力筛查异常的婴幼儿,由于无法配合纯音听阈检查,且声导抗多数为正常或接近正常,常被误诊为感音神经性耳聋,若干年后才被发现。本组均为非进行性听力下降,多为偶然发现,查体无异常,且无其他先天性疾病或组织结构发育异常。听力学检查骨导听阈正常或者略高于正常,本组中仅1例高于正常(为29dB);存在明显的气骨导差,听阈曲线各频段之间差异不大,多为中度或重度传导性聋(除1例砧镫关节膜性连接传导性耳聋程度较轻),均无Carhart切迹。声阻抗曲线A型最多见,As型、Ad型亦可见,同侧镫骨肌反射均不能引出。颞骨CT提示中耳无明显病变,内耳无畸形。因此,普通的螺旋CT难以明确中耳一些细微结构。本组病例均通过鼓室探查术,术中显微镜下所见确诊。

通过听骨链重建手术,可恢复中耳传音结构的完整性,将听力提高到实用水平。本组11例患者,术后听阈均有提高,并且能达到实用水平。术后均无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经过长期随访,确认患者术后听力基本稳定。由此可见,先天性听骨畸形的患者,听骨链重建术后效果较为理想。

另有报道[3],听骨畸形的患者还可伴有蜗窗、前庭窗及面神经畸形。本组病例中伴有面神经水平段骨管缺失1例,面神经低位至卵圆窗上1例。由于收集的样本有限,目前尚难以确认影响预后的因素。有报道认为手术成功率与患者年龄和手术中是否大出血有关。可能是因为并发中耳腔血管发育畸形,而且出血影响术者操作从而引起手术困难;也可能为术野出血较多,术后吸收不好,引起重建听骨链粘连、移位造成。手术远期成功率与术后眩晕有关,但与手术中一过性眩晕无关[4]。对于先天性听骨畸形的患者,行鼓室探查时必须注意这些情况,谨慎操作,以防止发生面瘫等并发症,提高手术的疗效。远期疗效值得探讨。

[1]Teunissen E B,Cremers W R.Classification of congenital middle ear anomalies.Report on 144 ears.Ann OtolRhinolLaryngol,1993,102:606

[2]Herman H K,Kimmelman C P.Congenital anomalies limited to middle ear.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2,106:285

[3]A1-Mazrou K A,Alorainy I A,A1-Dousary S H,et a1.Facial nerve anomalies in association with congenital heating loss.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2003,67(12):1347

[4]杨仕明,刘清明,黄德亮,等.先天性镫骨畸形的外科治疗.中华耳科学杂志,2005,3(3):173

猜你喜欢
气导听骨听阈
骨导短声ABR在低龄分泌性中耳炎儿童合并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诊断中的应用
健听青年人自动纯音听力计准确性评估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耳内镜下听骨链重建治疗单纯先天性听骨链畸形5例报告
ABR、40Hz-AERP和ASSR与主观纯音听阈测定的相关性研究
短声听性脑干反应结合单频刺激听性稳态反应在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力评估中的应用*
中耳手术术中听力监测和术后听力恢复相关性研究*
听骨链触动试验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前评估的应用
骨导听觉技术—方滋未艾
自体听骨在听骨链重建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