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泰合剂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分析

2014-01-22 06:12林建军金昌男吴德丰沈锐潮吴均政郑启忠常建东郭争捷廖良忠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合剂消融射频

林建军,金昌男,吴德丰,沈锐潮,吴均政,郑启忠,常建东,郭争捷,廖良忠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市中医院肝病中心肝外科(厦门361009)

2.美国纽约大学西奈山医学院药理和系统治疗系

大多数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由于受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血管和肝外转移及患者全身状况的影响,不适合手术切除。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为一种经皮穿刺多极针射频消融技术,为不宜手术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手段。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们在围手术期配合肝泰合剂治疗HCC,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74例,中医辨证属于肝郁脾虚证,Karnofsky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均行肝穿病理检查确诊。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32~68岁,平均(50.6±4.5)岁。肝功能Child分级A级24例,B级14例。肿瘤大小(1.3~6.1)cm,平均(3.7±0.7)cm。其中≤3 cm病灶数20个,>3 cm的病灶数18个。对照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28~70岁,平均(49.3±5.3)岁。肝功能Child分级A级23例,B级13例。肿瘤大小(1.2~5.9)cm,平均(3.6±0.8)cm。其中≤3 cm病灶数19个,>3 cm的病灶数17个。经方差齐性检验,两组性别、年龄、肝功能分级、肿瘤大小、肿瘤病灶数目等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术前7 d,对照组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片1200 mg/d,治疗组口服肝泰合剂。肝泰合剂由厦门市中医院药厂制剂室生产(批号20090425),由柴胡、绞股兰、白术、茯苓、白芍、枳壳、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半边莲、九节茶、薏苡仁、甘草组成。将上药合并煎煮,文火煎熬2遍,每遍30 min。过滤,滤液经加工配制成含生药量1 g/mL。100 mL/瓶,分装,高温灭菌。早晚分2次温服,日1瓶。

两组均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术前例行超声检查、超声造影及CT或MRI检查,确认HCC部位、大小、数目及肿瘤边缘,毗邻脏器,制定方案。射频消融治疗采用美国RITA射频肿瘤消融系统1500型,主机能量设置为150 W,温度设置为105℃,RF发生器频率为460 kHz。电极针为14 G套针,内套针顶端9根细针电极呈伞状,可在肿瘤内展开,并形成一球形空间。通电后电极针能将射频热能均匀播散到肿瘤组织内,形成热凝固的球形灶,直径达2.0~5.0 cm。超声引导仪器为ACUSON 512XP/10c ART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4.0 MHz。治疗范围必须完全覆盖癌灶并超出癌灶周边0.5~1.0 cm以上,对较大肿瘤采用多个球体重叠覆盖方式解决。术后给予静滴极化液、维生素C、维生素B6护肝,继续服用中、西药物,连续3周为1疗程。治疗过程中均未接受放、化疗等其他抗肿瘤治疗。

1.3 观察指标 射频治疗前、后1周采用半定量积分法观察中医临床主症积分,采用经皮肝脏组织穿刺检查癌旁组织的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入院后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甲胎蛋白定量,肝脏CT或MRI等。术后7 d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甲胎蛋白定量,术后1个月复查肝脏CT或MRI等。

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NK)变化:射频治疗前1周内及射频治疗后1个月采集外周肘静脉血0.5 mL,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定期随访,直至患者死亡或随访截止日期2013年6月,随访截止日期事件未发生或失访计为删除病例。

1.4 疗效评定 根据WHO制定的实体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或稳定(NC)和进展(PD)。以CR+PR计算有效率(RR)。应用CT或MRI检测瘤体最大直径。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标准。

2 结果

2.1 肿瘤瘤体大小变化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CR、PR、NC、PD分别为3例、24例、6例、5例和1例、20例、9例、6例,治疗组治疗有效率(CR+PR)为71.0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8.33%(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瘤瘤体大小变化比较(n,%)

2.2 中医主症疗效 治疗后治疗组病人的肝区疼痛、发热、乏力、纳呆、黄疸等症状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但腹胀症状的改善不明显,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临床主症疗效比较(n,%)

2.3 肝功能变化:治疗组治疗后肝功与治疗前相比没有明显加重;但对照组治疗后肝功能除ALB外ALT、AST、TBIL均加重(P<0.01)。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能(ALT、AST、ALB、TBIL)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n,±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n,±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 P<0.01

组别治疗组38 n对照组36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ALT(IU/L)58.0±29.4 69.1±20.5b 62.0±26.3 106.5±28.7a AST(IU/L)73.8±31.9 76.2±29.3b 72.6±30.4 94.4±29.1a ALB(g/L)30.7±4.1 36.5±2.8a、b 30.3±3.9 32.8±3.7a TBIL(umol/L)34.3±5.6 36.8±3.3b 35.2±4.4 59.4±4.8a

2.4 甲胎蛋白定量、卡氏评分变化 两组治疗后AFP比治疗前均有显著的下降(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AFP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Karnofsky评分改善程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FP定量、Karnofsky评分变化比较(n,±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FP定量、Karnofsky评分变化比较(n,±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 P<0.01

组别治疗组n 38对照组36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AFP(μg/L)846.55±101.51 243.24±95.01a、b 824.50±122.30 531.30±102.41a Karnofsky评分(分)64.52±11.50 79.03±13.75a、b 65.67±11.04 66.67±15.01

2.5 免疫指标变化 治疗组治疗后除CD8+以外的各项免疫指标(CD3+、CD4+、CD4+/CD8+、NK)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5。

2.6 肝组织炎症分级变化 两组病人治疗后肝脏的炎症状况均有显著改善,较轻的G1、G2级显著增加(P<0.05),较重的G4级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总体炎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G3+G4比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下降(P<0.05);显示肝泰合剂对于改善RFA后的肝组织炎症有良好的疗效。见表6。

2.7 肝纤维化分期变化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轻度肝纤维化的病例S2均有显著增加(P<0.05),而重度肝纤维化的患者S4则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中重度肝纤维化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S3+S4比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下降(P<0.05);说明肝泰合剂对促使RFA治疗后的肝纤维化改善有显著的效果。见表7。

2.8 生存率 两组治疗后6个月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12个月、24个月的生存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8。

2.9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发生明显过敏、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射频消融术中靶区局部温度迅速升高达60~115℃,使肿瘤组织及其周边的正常肝组织达到凝固性坏死,均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伤,甚至导致严重的肝功能衰竭。在射频消融治疗前后对肝功能进行评估,在围手术期积极保护肝脏功能,加快肝功能恢复的速度,以免由于射频消融对肝功能的损害而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十分重要。随着RFA技术的发展及临床疗效的不断提高,RFA已经成为HCC综合治疗中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特别是对小于3 cm的小肝癌,RFA治疗效果达到了与手术切除相似的效果[1]。RFA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局部HCC治疗方法,对直径<3.0 cm肝癌的疗效已得到充分肯定。随着射频设备及治疗技术的进步,包括采用注射生理盐水、多支射频针和以数学球体覆盖公式设计治疗方案等,有效热凝固治疗范围能扩大至7.0 cm左右,临床上已开始应用于大肝癌治疗。但单纯RFA治疗大肝癌存在易残留和复发率较高等问题,对>5 cm肝癌肿瘤,完全坏死率在24%~41%,肿瘤局部复发率达36.6%~47.8%,说明单纯RFA治疗大肝癌疗效仍欠佳。而且由于肝脏的大面积损伤,诱发的并发症居高。近年来大量开展了RAF的联合治疗,包括RFA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RFA联合肝内肿瘤酒精注射,RFA联合化疗,RFA联合HCC切除等,提高了HCC的疗效[2]。诸多联合治疗无疑对肝脏形成了二次打击,加重了肝脏的损伤和由此产生的并发症。故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一步提高RFA治疗大肝癌疗效,减少并发症,是亟待解决和重要的临床研究课题。

本研究38例HCC患者,经中医辨证采用了肝泰合剂联合RFA治疗,与另外36例单独使用RFA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并对两组疗效包括临床主症、肿瘤大小、肝功能和AFP定量、肝组织炎症、肝纤维化改善、免疫状态、生活质量和生存期进行了全面的评估。治疗组对实体瘤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前后的病理显示治疗组对清除癌灶周围的癌组织比较彻底,多数病例治疗后癌周围的肝组织未见残留的癌细胞。这对于防止HCC的复发至关重要。两组治疗后甲胎蛋白均明显下降,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的生活质量、卡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肝泰合剂确实提高了RFA的疗效。联合使用肝泰合剂,显著改善了RFA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肝功能迅速恢复,防止了肝功能的进一步损伤,提高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尤其是肝泰合剂的联合使用,使肝脏中重度炎症的患者(G3+G4)减少了31.6%,转为轻度炎症,而单纯RFA治疗组仅19.4%中重度肝炎症的患者得到改善。肝纤维化可诱发HCC,HCC的产生又加重了肝的纤维化。肝纤维化不仅严重损伤肝功能,而且常常是不可逆的。能否缓解肝的纤维化,是观察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使用肝泰合剂明显地改善了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29%中重度肝纤维化的患者(S3+S4)得到了缓解,明显地好于单纯RFA治疗组的8.3%。生存率是评估各种治疗方法是否有效的最客观和最基本的指标,也是治疗的最终目的。对所有患者的追踪随访调查结果显示,肝泰合剂联合RFA治疗组12个月和24个月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RFA治疗,有十分显著的差别,有力地证实了肝泰合剂联合RFA治疗HCC有良好的效果。

表5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变化比较(%±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变化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 P<0.01

组别治疗组n 38对照组36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CD3+57.43±8.26 64.48±5.11a、b 56.38±5.98 57.83±4.46 CD4+32.11±5.61 38.45±1.67a、b 32.18±5.65 34.93±3.97 CD8+25.52±2.94 24.90±3.43 24.12±1.34 25.97±1.92 CD4+/CD8+1.37±0.19 1.75±0.32a、b 1.43±0.17 1.44±0.08 NK 13.79±1.15 20.43±6.32a、b 13.89±1.21 14.56±5.02

表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组织炎症分级变化比较(n,%)

表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分期变化比较(n,%)

表8 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n,%)

在中医学文献中并无“肝癌”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肝积”、“癥积”、“积聚”、“臌胀”、“痞气”、“癖黄”等范畴。《医学心语》云:“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毒邪侵袭使脏腑受损,气血阴阳失调,湿热、痰饮、瘀毒等病理产物遂生,积聚成患。可见邪毒入侵是HCC发生的致病主因。湿热瘀毒蕴结是HCC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湿毒蕴热,热结血瘀,湿热瘀毒蓄积,日久质变,凝聚为癌毒,留滞于肝,形成瘤块。气血亏虚,湿热瘀毒蕴结更甚,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HCC容易复发,难以治愈。拟定疏肝健脾、清热化瘀的治法。肝泰合剂方中以柴胡、绞股兰为君药。柴胡具有疏肝理气;胶股兰味苦,性寒,归心、肝、肺、脾经,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白术、茯苓、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半边莲共为臣药;茯苓、白术具有益气健脾、燥湿利水之功效;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半边莲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茯苓、白术配伍柴胡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之功效。正如张仲景所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半边莲配伍胶股兰,具有清热解毒、扶正抗癌之功效;白芍、枳壳、九节茶、薏苡仁四药共为佐药;共奏疏肝理气、清热利水之功效;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我们的临床实践证明,肝泰合剂联合射频消融治疗HCC,不仅可以有效地消除肿瘤及残余癌细胞,防止肿瘤复发,而且可以促进射频消融治疗后肝功能的恢复,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有效地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是延缓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的中晚期HCC患者生存期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1]Lau WY,Lai EC.The current role of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 system atic review[J].Ann Surg,2009,249(1):20-25.

[2]Shah DR,Green S,Elliot A,et al.Current oncologic applications of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therapies[J].World J Gastrointest On⁃col,2013,5(4):71-80.

猜你喜欢
合剂消融射频
消融
5G OTA射频测试系统
消融边界:城市中的多功能复合空间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超声引导下囊内消融与刺穿囊壁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的对比研究
石硫合剂熬制与保存
HPLC-DAD法同时测定栀芩清热合剂中4种成分
鼻舒通窍合剂制备工艺的优化
HPLC法同时测定二陈合剂中8种成分
ALLESS转动天线射频旋转维护与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