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医院质量管理研究新理念浅析

2014-01-23 07:56
中国药业 2014年16期
关键词:卓越监护药学

谭 慧

(四川省雅安市中医医院,四川 雅安 625000)

正如美国质量管理专家Juran所说,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是组织的生命,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组织更是如此。对医院来说,质量就是生命线,是医院赖以生存的根本,是患者选择医院最直接、最主要的标准,也是医院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根本。医院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和永恒主题,也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新的管理理论被引入和应用,包括病例分型、数字化信息化管理、临床路径、绩效模式和药学监护等,促进了国内医院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现就国内医院质量管理研究方面的新理念简要分析如下。

1 基本内容与理念

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和活动,通常包括制订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进行质量策划和质量控制,实施质量保证,最终实现质量改进。自1951年美国医疗机构联合委员会将质量评审引入医疗卫生领域,医院质量管理作为医院的核心受到了广泛关注。

医院质量是以医疗工作为中心的医学服务质量。医院质量管理是为了保证和不断提高医院各项工作质量和医疗质量,对所有影响质量的因素和工作环节实施计划、决策、协调、指导及质量信息反馈和处理等,以质量为目标的全部管理过程。医院质量管理是医院各部门和各科室质量管理工作的综合反映,是医院人、财、物、设备、信息、事件发挥作用的集中表现,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强化医院质量管理,对加速医院的建设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

2 质量管理组织结构

国内外质量管理组织主要包括:基于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的质量管理组织,目前已成为世界最权威的全球医院评审机构[2],根据JCI医院评审标准,医院质量改进是由高层负责、全员参与并涉及全院范围的工作;基于六西格玛的质量管理组织,实施的关键是创建一支致力于流程改进的专家团队,并确定角色及其责任,形成六西格玛组织体系,由高层领导、倡导者、资深黑带、黑带、绿带组成[3];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质量管理组织,这是世界三大奖评审准则所体现的综合、系统化的管理模式[4];质量控制(QC)小组,是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实现全员参与的有效形式[5]。熊晶晶等[6]研究了基于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组织模型同,即依托三级质控体系、高层领导、质量专职部门协助落实、全员参与的模型。

3 新型管理理论的引入

3.1 建设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是采用信息化手段搭建科学、规范、实时、高效的质量管理和监控平台,提高质控的效率和水平,使医院质量管理实现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和平台化[7]。通过系统提示,规范和统一电子病历格式,建立医疗缺陷监控及缓解质量警示分析系统,准确捕捉和报告相关的医疗服务过程,加强对各环节缺陷的防范。

3.2 开展质量评审

质量评审是评价医疗机构服务安全性和质量的有效指标,在发达国家中被广泛采用。通过开展质量评审,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增强医疗机构的竞争力,使医院实现国际标准化管理,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事故和医院感染率,促进内部机构间的协调[8]。实施医院质量评审要求医院全部门、全体员工的参与,按照要求切实调整服务方向,改善服务质量,简化科学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质量管理文化,增强员工的责任感。此外,专业评审还能提高公众的信任度[9]。

3.3 建立病例分型系统

该管理方法是解放军二炮总医院张力等的研究成果,经大样本数据测试,证实其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病例分型是按照病情程度区别分型的,用于质量管理,注意应与用于判断预后、专科诊治的疾病分型相区别。病例分型以患者疗效、疗程和医疗成本的判别、评估为基本要素,是按照患者的病情和相应基本医疗行为特征来分型的,目标是针对患者不同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从而规范医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

3.4 制订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是以常见、多发且治疗处置差异小的病种为首选病例[10],由医院里一组工作人员共同对其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订的一个有严格工作程序、准确时间要求的医护规范。它是一种诊疗标准化方法,是以缩短平均住院日、合理支付医疗费为目标,按病种设计最佳的医疗护理方案,能减少延迟康复、有效降低医疗成本和减少医疗资源浪费,达到医疗质量效益最优化。医院要健全相关组织体系,构建临床路径管理三级结构[11],即成立医院临床路径领导小组、学科临床路径指导小组和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完善临床路径运行的组织体系,明确人员职责、分工。

3.5 应用卓越绩效模式

卓越绩效模式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一套实施细则,是对以往全面质量管理实践的标准化、条理化和具体化,为组织、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供了一种更加有效的手段[12]。实施卓越绩效模式,能为医疗卫生组织带来治理系统、战略决策、运行机制、经营绩效等方面的显著变化,从而提升综合竞争力。卓越绩效模式的目标是,强调质量以及对组织绩效的增值和贡献,为组织提供追求卓越绩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同时强调战略、绩效结果和社会责任。作为医疗机构,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要面向过程,基于过程概念、过程方法和过程管理的戴明环(PDCA)循环,进行过程识别、过程要求确认、过程设计、过程实施和过程改进,不断提高过程的效果、效率和敏捷性,通过卓越过程创造卓越绩效[13]。

3.6 加强药学监护

药学监护又称药学保健[14],是1987年由美国学者Hepler和Strand提出,被认为在医院药学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药学监护是指药剂科工作人员通过加强与患者及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共同制订治疗计划,从而有效改善治疗效果。其主要功能包括,发现临床存在的用药问题,制订解决用药错误的方案,有效预防不合理用药发生,以患者临床用药监护为中心,积极保障患者身心健康;使医院药学在由药剂调配转为药学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为以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为目的的药学监护模式。

药学监护可以加强药学质量监督作用,并可通过实时监测药物使用情况,针对不同药物类型、不同人群血药浓度改变,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使用方式,改进治疗计划,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15]。此外,药学监护还可有效发挥临床用药指导作用,促进临床尽量使用疗效好、费用低的药物,严查过度用药现象,并可建立专门机构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监管。

4 结语

医院质量管理是为了保证和不断提高医院各项工作质量和医疗质量,对所有影响质量的因素和工作环节实施计划、决策、协调、指导及质量信息反馈和处理等,以质量为目标的全部管理过程。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是将关乎医院质量的技术、人员和资源等各方面因素都综合在一起,在医院质量方针的引导下,达到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协调运转,为最终实现医院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形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质量管理组织要经常组织多部门协调会议,各科室也要积极主动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和业务科室的联系、沟通,也要以多种方式加强与患者或家属的沟通、联系,一切以质量安全为重、以预防为主。质量管理部门是医院质量管理的总牵头协调部门,在医院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中肩负着策划、预警、督导、检查、考评、奖惩、总结等重要职责,应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和持续改进措施,加强医院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医院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部门的认真落实,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医院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1]朱士俊.医院管理学·质量管理分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9.

[2]Paul M Schyve.The evolution of external quality evaluation:observations from the 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Quality in Health Care,2000,12(3):255 - 258.

[3]Mehmet Tolga Taner,Bulent Sezen.An overview of six application in healthcare indust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Care Quality Assurance,2007,20(4):329 - 340.

[4]王明晓,吕 健.医疗机构《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

[5]梁红霞.日本及国际QC小组活动发展概述[J].中国质量,2010(1):62-63.

[6]熊晶晶.基于持续改进的医院质量管理组织设计[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9):30-34.

[7]刘 云,汤建平,冯 源.电子病历应用在病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9,4(37):294 -297.

[8]闫 婧.依据国际质量标准简历和完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J].医学信息,2011(2):557-558.

[9]Brainthwaite J,Westbrook J,Pawsey M,et al.A prospective,multimethod,multi- disciplinary,multi- level,collaborative,social- organisational design for researching health sector accreditation[LP0560737][J].BMC Health Serv Res,2006,6(113):1 -10.

[10]张宏雁,董 军,秦银河,等.临床路径制订与住院诊疗质量实时控制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6):336-338.

[11]赵希平,余丽君.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2):31.

[12]岳 刚,焦叔斌.卓越绩效模式[J].企业管理,2008(8):90-91.[13]徐从晶,范 洁,孙 忻,等.卓越绩效模式下的医疗机构过程管理[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7,14(2):12.

[14]袁朝军.药学监护的未来与发展[J].临床合理用药,2012,2(4):7-9.

[15]蔡海霞,赵红卫,黄改荣,等.临床药师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药学监护[J].中国新药杂志,2012,23(4):125 -126.

猜你喜欢
卓越监护药学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从优秀到卓越门店需做好12项修炼(上)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光绪《黔江县志》的药学价值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