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周围刺法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的临床体会

2014-01-24 12:39汪金宇程为平
针灸临床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左耳听阈耳聋

汪金宇,万 琎,程为平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耳鸣是一种在没有外界声、电刺激条件下,人体主观感受到的一种声音;耳聋是指患者对周围环境中声音的敏感性降低[1]。耳鸣、耳聋这两个相反的症状,临床上往往同时出现或先后发生,且病因病机与治疗原则基本相同,因此中医学常将耳鸣耳聋并称。导师程为平教授以耳周围刺法为主,并根据患者辨证分型的不同选用不同的配穴治疗本病3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0例均为2010年4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针灸科门诊诊断为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患者,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8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1年半。其中单纯耳鸣者6例,单纯耳聋者3例,耳鸣伴耳聋者21例;病情分级:耳鸣Ⅱ级3例,Ⅲ级10例,Ⅳ级9例,Ⅴ级5例;轻度耳聋5例,中度耳聋者16例,中、重度耳聋者2例,重度耳聋者1例。

1.2 诊断及分级标准

1.2.1 耳鸣分级 参照经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耳鼻喉口腔科专业标准审定委员会及中国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讨论通过的耳鸣严重程度评估指标及评分标准[1],根据耳鸣出现的环境、耳鸣的持续时间、是否影响睡眠和工作,以及患者自己对耳鸣的总体感受等方面进行评分将耳鸣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分为Ⅰ~Ⅴ级。Ⅰ级:1~6分;Ⅱ级:7~10分;Ⅲ级:11~14分;Ⅳ级:15~18分;Ⅴ级:19~21分。

1.2.2 耳聋分级 参照WHO1980年耳聋分级标准,将平均语言频率纯音听阈分为5级。轻度耳聋:近距离听一般谈话无困难,听力计检查纯音和语言听阈在26~40 dB;中度耳聋:近距离听话感到困难,听阈41~55 dB;中、重度耳聋:近距离听大声语言困难,听阈56~70 dB;重度耳聋:在耳边大声呼喊方能听到,听阈71~91 dB;全聋:听不到耳边大声呼喊的声音,纯音测听听阈超过91 dB。

2 治疗方法

选取主穴:耳前三穴(耳门、听宫、听会)及率谷、天冲、头窍阴、完骨。配穴:肾精亏损型取绝骨、太溪;外感风热型取外关、合谷;肝火上扰型取太冲、足临泣;脾胃虚弱型取足三里、三阴交;痰火瘀结型取丰隆、阴陵泉。

针具选用1.5寸华佗牌针灸针。耳前三穴在针刺时微张口,直刺0.5~1寸,以患者自觉耳内胀感为宜;率谷、天冲、头窍阴、完骨均平刺0.5~1寸,率谷透天冲,天冲透头窍阴,头窍阴透完骨。每日针刺治疗1次,每次留针40 min,中间行针1次,以6转/s捻转,耳前三穴以针感向耳内传导为度,余穴行针15 s,7天为一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配穴根据病情虚实,依据顺经为补、逆经为泻的原则,选用虚补实泻手法以增强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3.1.1 耳鸣疗效的判定标准[2]临床痊愈:耳鸣消失,且伴随症状消失,随访1个月无复发;显效:耳鸣程度降低2个级别以上(包括2个级别);有效:耳鸣程度降低1个级别;无效:耳鸣程度无改变。

3.1.2 耳聋的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耳聋疗效分级标准[3],痊愈:0.25~4 kHz频率听阈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显效:上述频率平均提高30 dB以上;有效:上述频率平均提高15~30 dB以上;无效:平均改善不足15 dB。

3.2 治疗结果

耳鸣患者临床痊愈6例,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2.6℅。耳鸣Ⅱ级的3例中2例临床痊愈,1例显效;Ⅲ级的10例中3例临床痊愈,6例显效,1例有效;Ⅳ级的9例中1例临床痊愈,7例显效,1例无效;Ⅴ级的5例中2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

耳聋患者痊愈9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1.7%。轻度耳聋的5例中痊愈3例,显效2例;中度耳聋的16例中痊愈6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1例;中、重度耳聋者的2例中,显效1例,无效1例;重度耳聋的1例有效。

4 典型病例

文某某,女,48岁,2012年10月9日初诊。主诉:双耳持续性耳鸣伴左耳听力下降半月余。现病史:半月前,患者因琐事与家人争吵后,自觉耳中鸣响,其声如潮,渐觉左耳听力下降。现因持续耳鸣,夜半难以入睡,烦躁易怒,胸胁胀闷,口苦纳呆,大便干结,两日一行,小便色黄。查体:Bp:126/88 mmHg,伸舌居中,舌质红,苔黄少津,脉弦略数。辅助检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示周围神经损伤,双耳1波延长;电测听示:左耳语言听阈50 dB。耳鸣严重程度评估指标及评分标准:16分,属耳鸣Ⅳ级;WHO1980年耳聋分级标准:中度耳聋。中医诊断:耳鸣耳聋(肝胆火盛,上扰耳窍);西医诊断:神经性耳鸣耳聋。治则:清肝泻火、疏通耳窍。取穴:以耳前三穴为主,配以率谷、天冲、头窍阴、完骨、太冲、足临泣、中渚、天枢、神门。针刺治疗3天后,患者自觉双耳鸣较前好转,耳鸣由持续性转为间歇性,但持续时间仍大于间歇时间,烦躁易怒较前减轻,左耳听力下降略有好转,电测听示:左耳语言听阈43 dB。耳鸣严重程度评估指标及评分标准:11分,属耳鸣Ⅲ级;WHO1980年耳聋分级标准:中度耳聋。治疗7天后,双耳鸣明显好转,间歇时间大于持续时间,仅在安静环境中能感受到,烦躁易怒明显改善,失眠好转,大便通畅。左耳听力较前明显提升,电测听示:左耳语言听阈32 dB近距离听一般谈话无困难。耳鸣严重程度评估指标及评分标准:6分,属耳鸣Ⅰ级;WHO1980年耳聋分级标准:轻度耳聋。治疗14天后,患者自觉耳鸣基本消失,心情舒畅,夜寐如常,左耳听力亦基本恢复正常,电测听示:左耳语言听阈18 dB。耳鸣严重程度评估指标及评分标准:0分,无耳鸣;WHO1980年耳聋分级标准:无耳聋。随访1个月无复发。

5 体会

神经性耳聋耳鸣是耳蜗、听神经和听觉中枢通路的病变所引起,西医治疗本病多采用营养神经、扩张血管、高压氧舱等治疗,疗效不太理想。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耳,多与脾、肾、肝、胆关系密切。耳为肾窍,肾精充沛,髓海得濡则听觉正常,肾精耗损,则髓海空虚发为耳鸣、耳聋;少阳经脉上入于耳,肝胆之火循经上壅,易成耳鸣、耳聋;病邪久蕴或脾胃虚弱,运血无力,脉络瘀阻,瘀闭耳窍,致耳鸣、耳聋。

中医治疗本病临床疗效显著,尤其是针灸治疗。程为平教授应用“耳周围刺法”治疗本病获得较好疗效。耳前三穴:耳门、听宫、听会分别为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腧穴,此三条经脉均“入耳中”,故可疏通耳部经络气血,符合“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特点,且《针灸甲乙经》曰:“耳聋听宫主之,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耳聋鸣,头颌痛,耳门主之”,可气通内耳,加强疏通耳窍作用。率谷、天冲为足少阳胆经穴位,可疏通少阳经络、清肝泻火,两穴的连线又恰好位于晕听区,晕听区为皮质听觉中枢的头皮投影所在,针刺该部位可以改善听觉中枢血流动力学,从而治疗耳鸣耳聋。完骨穴亦为足少阳胆经穴位,针刺该穴位,多数人耳内有明显的反应,有研究证实针刺完骨穴可以改善内耳微循环和组织细胞缺氧状态,对恢复听力效果明显[4]。《内经》曰:“五脏不和,则九窍不通。”再根据中医辨证的思想,针对不同的证型、不同的兼证选用不同配穴,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针灸治疗耳鸣耳聋以耳周取穴为主,其作用机制目前一般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5]:阻止毛细胞坏死;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耳蜗功能;提高听中枢皮层诱发电位波幅。虽然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其疗效是肯定的。随着工作生活压力的日渐增大,耳鸣耳聋患者也越来越多,所以此种方法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1]李华,李云英.感音神经性耳鸣耳聋的中医研究近况[J].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杂志,2008,7(1):37-39

[2]刘蓬.耳鸣严重程度评估与疗效评定参考标准[J].世界中医药,2008,3(2):17

[3]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J].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32(2):70 -73

[4]王作彬,魏能润.针刺对豚鼠听觉系统电反应的影响[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79,14(3):179

[5]张涛,杭群.针灸现代研究与临床[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488

猜你喜欢
左耳听阈耳聋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ABR、40Hz-AERP和ASSR与主观纯音听阈测定的相关性研究
短声听性脑干反应结合单频刺激听性稳态反应在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力评估中的应用*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左耳问题
左耳问题
凡高的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