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前患者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测与分析

2014-01-26 10:08孙来芬朱瑞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9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传染病标志物

孙来芬 朱瑞敏

输血前患者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测与分析

孙来芬 朱瑞敏

输血前;传染病标志物;医疗纠纷;自身保护

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 输血已成为临床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 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治疗效果起了重要的作用,输血安全也日益成为相关部门关心的重要问题。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 医疗纠纷也随之增加, 为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区分患者是输血后被传染上了传染病, 还是患者在输血前本身已患有传染病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解患者传染病的感染情况, 还有利于保护其他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自身保护。因此, 对输血的患者在输血前采集血清进行相关的传染病标志物检测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本院对全院输血患者均要求采集血样进行相关传染病标志物检测, 对于长期反复输血患者拒绝采集血样的, 一律要求签写拒绝采集标本的书面文件, 避免以后产生医疗纠纷。现就本院2012~2013年输血患者输血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的检测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样本来源 本院2012~2013年临床各科输血及备血的患者约4230例。

1.2标本的采集 血标本均需要用黄帽的分离胶试管采集,然后用专业离心机分离血清后备用。

1.3试剂与仪器 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310051);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31102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由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3081712);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生产企业为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用仪器酶标仪为Anthos 2010。

1.4检测方法 检测的方法均为酶联免疫法, 具体的操作过程按照相应的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

2 结果

在4230例输血患者的检测中, 总的阳性率为10.73%。其中HBsAg阳性368例, 阳性率为8.7%;抗-HCV阳性36例,阳性率为0.85%;梅毒阳性50例, 阳性率为1.18%;艾滋病抗体未能检出。

3 讨论

通过输血传播的疾病与感染已知有十几种, 其中最严重的是艾滋病,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1]。本实验室在检测输血前患者的传染病标志物的总阳性率为10.73%, 可见在输血前对患者的血清进行传染病标志物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未提前对这些患者进行传染病标志物检测, 这些患者就存在日后发生医疗纠纷的风险性, 对传染病标志物提前检测, 能很好地避免这种风险的发生, 同时对于输血的患者, 在输血前应该与患者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 使因为输血而引起的医疗纠纷降到最低。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国之一, 在我国人群中HBV的感染者和携带者高达10%左右[2], 在本次统计中, HBsAg阳性率为8.7%, 略低于相关的报道水平, 出现这种情况, 可能是目前乙肝疫苗接种已被广泛应用, 并且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增强, 对于有肝炎病毒的孕妇, 在怀孕期间应用免疫球蛋白进行了母婴阻断, 有利的保护了新生儿;另一方面, 有一部分患者, 尤其是长期反复输血的患者, 因为家庭条件的限制, 来院仅仅就为了输血, 这类患者相当大的一部分人拒绝采集血样进行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测, 以此来降低医疗成本,在这部分人群中, 传染病尤其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对要高一些, 这也是造成传染病标志物检出率低的一个原因。全国艾滋病疫情呈低流行态势, 但部分地区和部分人群中疫情严重,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数量继续增加,但新发感染人数保存在较低水平[3]。本次未能检出抗-HIV阳性的患者, 可能与本次统计仅仅统计输血的患者有关, 输血患者并不能完全代表本市全部人群艾滋病流行情况, 而且在这部分输血患者中, 尤其长期反复输血的患者, 很多人用以与医院签订协议的方式拒绝采集血样进行相关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测, 这也应该是造成抗-HIV未能检出的一个原因。

进行输血前患者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另一个必要原因是可以降低其他患者医源性感染和保护医护人员。对于这些有输血需求的患者, 输血仅仅是疾病治疗的一个部分, 有的患者还需要进行手术、血样透析、介入、侵入性检测等治疗与检查, 这样, 他们的病毒对于其他的患者及医护人员构成了一个威胁, 对于这些患者应用过的医疗器械, 要更加严格的消毒处理, 使严格的消毒工作更有针对性。医护人员因为每天都会接触各种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及体液等, 在对患者进行医疗操作的过程中, 如果发生皮肤黏膜暴露损伤, 暴露的黏膜一旦接触到患者的污染物时, 患者的病毒就会感染给医护人员。据相关报道, 我国的医务人员血清HBsAg阳性率是普通人群的3~6倍[4]。因此在了解了患者的传染病感染情况,医护人员在处置这些患者时, 应更加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避免医疗损伤的发生, 提高自身的防护意识, 做好医务人员自身的保护工作。

[1] 王培华.输血技术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87.

[2] 张钦辉.临床输血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322.

[3] 姚展成, 丘燕, 欧佩芳.1035名医院工作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调查分折.广东医学, 2002, 2(23):36-37.

[4] 高晓玲.医院工作人员HBV感染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998, 8(3): 165.

2014-06-09]

154100 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传染病标志物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传染病信息》简介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传染病的预防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