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在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中的作用

2014-01-26 10:08吴雪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9期
关键词:耐药性药师医师

吴雪娟

临床药师在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中的作用

吴雪娟

目的发挥临床药师在医院药学服务中的作用, 协助临床医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跟随临床医师进行病房查看, 了解患者病症及用药情况, 并进行分析和评价, 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结果临床药师能够很好的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临床医师进行用药指导, 使得对药物的应用更加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而且还对还能为患者及医师说明不同药物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 使患者对战胜病魔充满信心同时也对医院充满信心。结论临床药师在临床药物的合理使用、药物的配伍、药品的不良反应检测方面起到很大作用, 对于指导、监督临床合理给药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

临床药师;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药学服务

临床药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临床相结合, 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和用药监护等相关工作, 他们指导医师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让患者从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性上享受到更好的药学服务, 并有效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1 参加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 建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各项制度, 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监管

临床药师不仅在医院药物管理方面极其重要, 在抗菌药物治疗规范管理上同时发挥出了极其积极的正面作用。本院从2012年8月开始参加卫生部云南省分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云南省分网的监测上报工作, 获得了大量临床用药数据, 了解了医院抗菌药应用情况, 为实施抗菌药管理掌握了第一手资料。通过深入查阅分析病历, 定期进行点评,临床药师对各科室用药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点评, 并将结果及建议反馈给各科室和医务科, 医院对这些建议高度重视;还参与了本院包括“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在内的多项药物应用制度的制定, 使医院对药物的合理使用可监管度大大增加。

2 定期参加临床查房, 参与抗感染治疗, 规范抗菌药使用,提高抗菌疗效, 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本院有3位临床药师每天下临床科室参与查房, 针对感染性疾病较多的情况, 总结了各类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方案、常见致病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性、常用抗菌药特征、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内容, 为临床医生正确选用抗菌药提供依据。如内科患者, 男性, 75岁, 因“反复咳嗽、咳痰5年, 喘息2年, 再发加重1个月”入院后诊断为:①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②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 入院后2次痰培养, 给予头孢曲松钠2.0 g静脉滴注b.i.d.抗感染治疗, 患者诉咳嗽咳痰有所好转, 肺部啰音较入院时减少。患者诉近日每日午后感下肢抽搐, 考虑骨质疏松可能, 患者要求补钙, 医师给予碳酸钙D3口服, 临床药师提醒医生钙剂与头孢曲松有禁忌,医生采纳药师建议, 换用头孢地嗪钠继续抗感染治疗, 病情控制可。头孢曲松钠为阴离子, 极易与阳离子(钙剂)形成不溶性沉淀, 因此在使用头孢曲松钠期间停用一切含钙制剂,以减少发生胆、肾结石病的危险。根据原卫生部(现卫计委)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 手术预防用药应遵循的原则:本院Ⅰ类及Ⅱ类切口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都执行术前0.5~2 h内给药, Ⅰ类切口手术使用疗程不超过24 h, 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 h。Ⅱ类切口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72 h, 清洁无污染或轻度污染伤口, 除非免疫功能低下、高龄外, 一般不预防用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 h, 或失血量大(>1500 ml), 都在手术中给予第2剂抗生素。这样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就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 h。

3 根据抗菌药物和患者的特点制定给药方案, 有针对性地选择抗菌药物[1]

抗菌药物分为时间依赖型和浓度依赖型两种。时间依赖型药物的疗效与游离药物浓度大于等于感染菌MIC的维持时间有关, 因此需要每日多次服药以保证血液内游离药物浓度能维持在MIC之上, 以保证药物疗效, 弹药注意的是一旦药物浓度过高, 疗效就不会继续增加反而会带来更多副作用, 这就需要合理用药, 此类药物主要包括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等。浓度依赖型的药物疗效则与峰浓度/感染菌MIC的比值和24 h曲线下面积/MIC的比值有关, 一般给药1次/d, 此类药物包括氟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等。临床药师还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对医师进行用药指导, 结合患者身体机能、不同体质、不同年龄等因素对给药方式、剂量、途径等给予指导。

4 关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

很多药物在应用过程中, 会产生不同的副作用、不良反应甚至毒性反应, 药师应该及时发现问题, 提醒医师及患者注意。比如青霉素会导致休克、氨基糖苷类能引起终身耳聋,喹诺酮类药物对儿童显毒性, 可以导致关节病变;如临床中发生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提醒医生或护士认真提醒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在药物相互作用上应注意抗菌药物, 如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合并氨基糖苷类药合用, 有协同抗菌作用, 但合用时可增加肾毒性;四环素能使地高辛血药浓度升高;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抗凝药联用, 能干扰维生素K合成依赖的羧化酶, 进一步引起出血。

5 注意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和细菌耐药流行趋势合理用药

就我国传染性疾病感染情况来看, 细菌耐药性提升日趋严峻, 各种耐药菌引起的传染病发率在逐步增多。所以社区获得性耐药菌感染不容忽视, 耐药菌常见于医院, 感染中以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生殖系统耐药菌感染较为常见。耐药菌的感染常导致患者病程延长、出现其他并发症、感染复发、医疗费用增加、甚至导致患者死亡[2]。病菌耐药性的发展有以下几种表现:①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率增加;②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率增加;③耐青霉素肺炎球菌在世界范围的扩散;④屎球菌出现万古霉素抗性;⑤草绿色链球菌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产生抗性;⑥光谱β-内酰胺酶耐药菌变异。药师结合病菌抗药性, 根据全院细菌分布情况和药敏率分析病菌耐药因素, 对临床用药提出合理建议, 病菌普遍已出现耐性的抗生素建议暂停使用, 同时引入耐药率低的药物。药师对医师的合理指导可以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 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6 开展抗菌药物讲座, 宣传合理用药知识

在护士按医嘱完成治疗时, 临床药师仍需要对抗菌药的成分、性能、使用方法的合理性、静脉滴注时间、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等问题进行指导。临床药师通过收集整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相关内容, 作成幻灯片, 每年在全院业务学习及科室里进行专题讲座,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7 小结

合理使用抗生素是目前临床医务人员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它关系到人类是否会回到“无抗生素时代”, 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普遍, 用药方式日趋复杂, 临床合理用药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药学服务的深入开展, 临床药师在医疗服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临床药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为切入点, 参与药学服务, 提高了临床抗菌药物的用药水平, 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1] 顾兴奋.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772.

[2] 余自成.细菌耐药性的流行趋势及其控制措施.世界临床药物, 2006, 27(3):168.

2014-05-19]

663000 云南省文山州中医医院药剂科

猜你喜欢
耐药性药师医师
药师“归一”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美洲大蠊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80位医师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