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紧急抢救与护理措施

2014-01-26 10:08康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9期
关键词:内科症状护理

康莹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紧急抢救与护理措施

康莹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紧急抢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对150例内科昏迷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及合理护理干预, 分析抢救及护理效果。结果经抢救及护理干预后, 患者住院时间为11~34 d, 平均住院时间(14.9±3.6)d, 抢救成功患者128例(85.3%), 死亡患者22例(14.7%)。结论急诊内科昏迷患者, 及时予以有效抢救及合理护理干预, 可以有效减少死亡率, 提高抢救成功率。

内科昏迷;急诊抢救;护理措施

昏迷是一种情况较为严重的意识障碍, 急诊内科中达到4%左右, 一般强烈疼痛刺激无法确保患者恢复清醒状态。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因此诊断存在一定困难性, 且昏迷患者由于意识障碍无法主诉病史及病情, 极易引发误诊, 所以急诊昏迷患者合理救治及护理具有重要作用[1]。本文选取150例内科昏迷患者, 实施紧急抢救且应用合理护理干预, 效果明显,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150例内科昏迷患者, 其中男80例, 女70例, 年龄17~62岁, 平均年龄(43.1±3.6)岁。中度昏迷者58例, 电击伤昏迷者52例,心脏疾病引发昏迷者40例。

1.2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需及时询问送诊人员, 了解患者引发昏迷原因及昏迷程度, 而且对患者予以严格监测, 检查患者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血糖等相关指标, 患者应接受详细化系统性体格检查, 确保患者得到较为明确诊断结果。针对导致患者发生昏迷原因及实际病情程度采取对症抢救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内及时设置静脉通道, 平衡酸碱紊乱状况,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性, 呼吸道需确保通畅, 若患者存在休克症状, 则及时应用补液治疗, 纠正酸中毒症状, 而且予以血管活性药物治疗保证患者体内具有良好循环功能, 若患者出现危重昏迷, 则应及时送入复苏室实施救治, 如有必要则将患者转移至危重病房完成进一步救治。治疗过程中、治疗后均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合理护理干预, 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

2 结果

在所选取的150例患者中, 经抢救护理后, 患者住院时间11~34 d, 平均住院时间(14.9±3.6)d, 抢救成功患者128例(85.3%), 死亡患者22例(14.7%)。

3 讨论

昏迷属于较为严重的意识障碍, 此疾病发病急、病情重,具有较高死亡率。在患者脑功能遭受高度抑制时, 大脑皮质或脑干网状结构遭受损伤往往出现昏迷症状, 主要临床特点为意识形态丧失, 躯体运动功能丧失, 觉醒状态丧失, 对疼痛刺激无明显反应, 引发昏迷病因及病种均具有较高复杂性,医师往往难以进行有效处理。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对其病史进行了解, 并检测昏迷患者病情变化在临床中均具有重要意义。出现重度昏迷症状的患者往往会存在生命危险[2], 而急救人员所具备的专业技术操作水平及应急能力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对患者抢救成功率及预后质量造成影响。如要提高昏迷患者抢救成功率需对患者进行及时准确诊断, 且应用对应治疗方法, 医师应向家属询问患者相关病史, 了解患者药物应用, 具有糖尿病史患者往往属于酮症酸中毒, 具有脑血管疾病患者往往由于脑梗死、脑出血症状而发生昏迷, 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偏瘫、呕吐、大小便失禁。为了确定患者中毒原因, 应对其实施辅助性检查, 主要有脑电图、血糖、血尿常规等。患者出现昏迷程度可依照GCS评分结果进行判定, 主要有运动反应、语言反应、睁眼反应, 这三项指标评分分值越低表明患者所出现的昏迷程度越严重, 相对应的死亡率也越高。在治疗过程中, 合理护理干预对于患者具有重要作用,在急诊抢救时, 需及时对呼吸道进行清理, 确保呼吸通畅,予以面罩吸氧, 患者肩部垫高, 使得颈部得到伸展, 防止舌根出现后坠现象, 并及时吸痰。及时设置静脉通道, 若患者病因无法确定时应注射生理盐水或平衡盐。若患者停止心搏、呼吸, 应立即进行心脑肺复苏术, 与医师进行密切配合实施及时抢救。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有效监测, 及时与心电监护仪相连接,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包括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等, 将数据进行准确记录且告知医生。护理人员应快速敏捷、准确熟练地与医生实施配合以便及时检查患者体格变化, 患者进行CT、B超等检查过程时护理人员应进行全程陪同并予以合理性监护、吸氧等, 保证患者能够在得到抢救同时完成检查项目。患者通过抢救后如生命体征保持稳定, 则可转送至住院病房内继续完成治疗, 在此过程中, 护理人员应将各种治疗设施管道进行完全固定, 防止出现脱落现象,整个护送过程中应避免患者出现坠落现象, 防止双手碰落相关治疗设备。在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时, 应先对造成患者生命状况不利影响相关因素进行治疗, 包括心搏、呼吸停止症状等, 及时予以心肺复苏术治疗, 在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症状时,可及时予以机械通气治疗;在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症状并存在严重传导性阻滞时, 应及时予以药物复律, 经药物治疗过程中依照患者具体情况实施电复律, 如情况严重则予以临时起搏器实施治疗;若患者存在休克现象, 则及时设置静脉通道实施扩容治疗, 在此过程中予以软化血管类药物治疗, 在患者收缩压>180 mm Hg (1mm Hg=0.133 kPa), 舒张压>110 mm Hg,应分析其是否因脑溢血而引发昏迷症状, 并立即予以甘露醇等利尿药物完成治疗, 而且给予营养神经类药物[3];若患者存在显著中毒症状, 则应及时进行洗胃、导泻处理, 使得体内毒素能够完全排出, 予以特效解毒剂治疗;若糖尿病患者存在酮症酸中毒时, 出现高渗性昏迷症状, 则可及时诊断且予以小剂量胰岛素治疗。

总之,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及时抢救, 且予以相应护理干预, 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1] 张建, 李信健.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 21(2):147-148.

[2] 叶先智.急诊内科抢救 150 例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时珍国医国药, 2011, 22(11):2814-2815.

[3] 徐善超, 高跃进.医院急诊内科上呼吸道感染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1):169-171.

2014-07-24]

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猜你喜欢
内科症状护理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内转科型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粪石性肠梗阻9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