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2014-01-26 10:08张英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9期
关键词:核糖糖苷氨基

张英杰

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张英杰

随着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 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出现了多重耐药性, 成为医学药学研究者的一大难题。本文综述了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及其耐药机制, 为广大研究者提供参考。

多重耐药菌;耐药机制;抗生素

人类与致病性微生物的斗争是长期存在的。随着抗微生物药物的大量使用, 微生物显示出多样化的耐药性[1], 特别是细菌的多重耐药性已经成为医学上一个很大的难题, 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对这些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进行研究,有利于合理使用抗生素, 开发新的抗微生物药物, 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1 常见的多重耐药菌

多重耐药是指致病性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耐受多种不同的抗微生物药物, 主要是耐受抗生素, 也包括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寄生虫药物以及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消除病原微生物的化合物[2]。2011年, 欧洲疾控中心和美国疾控中心组成了一个国际专家组[3], 该专家组旨在创建一套国际标准化的术语用以在获得性耐药的文件记载中描述所有能引起临床感染和易于产生多重耐药性的细菌, 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肠杆菌科(除了沙门氏菌和志贺氏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

2 多重耐药机制

2.1基因缺失 病原性细菌获得外源基因是许多细菌获得耐药性的基础。消除抗生素作用的一种更极端的机制是去除药物靶点, 但由于药物靶点通常是必需基因, 所以这种现象可能很罕见。Török等[3]研究发现一种由革兰阴性杆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中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的缺失而引起的对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他啶耐药性的新机制。

2.2生物质膜的影响 Thornton等[4]模拟血流动态环境考察肺炎克雷伯菌在其中的生长, 探究生理流体的剪切力对肺炎克雷伯菌多细胞聚集物生长以及耐药性产生的影响。研究者将野生型、O-抗原突变型以及荚膜突变型的肺炎克雷伯菌置于Taylor-Couette流体槽的肉汤培养基中培养, 测定了在该仪器中形成的聚集体的粒径分布和抗生素抗性, 也测定了静脉注射该聚集体在老鼠血流中的存留能力, 发现在生理剪切力环境下生长的细菌具有一种介于浮游状态和生物质膜状态之间的具有增强抗生素抗性的中间体型, 揭示了生物质膜的形成对微生物耐药性的影响。

2.4核糖开关 Jia等[5]在耐药性病原菌中首次发现了一种由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调控的新型“核糖开关”, 该“开关”对控制此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有重大作用。大部分的核糖开关是能通过结合小分子代谢物调节基因表达的调节性RNA。该核糖开关是位于耐药性基因的前导序列, 耐药基因编码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AAC)和氨基糖苷腺嘌呤转移酶(AAD)对药物进行修饰产生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

[1] Boucher HW, Talbot GH, Bradley JS, et al.Bad bugs, no drugs: no ESKAPE! An update from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America.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9, 48(1):1-12.

[2] Hernández-Sarmiento JM, Mar tí nez-Neqrete MA, Castrillón-Velilla DM, et al.Thin layer agar represents a cost-effective alternative for the rapid diagnosis of 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Rev Salud Publica(Boqota), 2014, 16(1):90-102.

[3] Török ME, Chantratita N, Peacock SJ.Bacterial gene loss as a mechanism for gain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Curr Opin Microbiol, 2012, 15(5):583-587.

[4] Thornton MM, Chung-Esaki HM, Irvin CB, et al.Multicellularity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Klebsiella pneumoniae grown under bloodstream-mimicking fluid dynamic conditions.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012, 206(4): 588-595.

[5] Jia X, Zhang J, Sun W, et al.Riboswitch control of 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 resistance.Cell, 2013, 152(1-2): 68-81.

2014-06-06]

134300 吉林省白山市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核糖糖苷氨基
麻疯树叶中3个新的糖苷类化合物
小分子靶标的核糖开关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
芍药黄色花瓣中黄酮醇及其糖苷类化合物组成分析
地榆成分3,3′-二甲氧基逆没食子酸-4-木糖苷对NIH3T3细胞促增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D-核糖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
HPLC法测定马铃薯块茎中糖苷生物碱的含量
1,1′-二羟基-5,5′-联四唑-5-氨基四唑盐的合成及性能预估
两种含1,3,4-噻二唑α-氨基膦酸酯与蛋白质弱相互作用的ESI-MS研究
2-(4-氯苯氨基)甲基苯酚降解的动力学研究
含有1-氨基蒽醌基团的α-氨基磷酸酯的合成及其路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