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2014-01-26 15:30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5期
关键词:外渗外科手术输液

贵州省大方县中医院手术室,贵州 大方 551600

静脉留置针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王永琼

贵州省大方县中医院手术室,贵州 大方 551600

目的探究在外科手术中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选取136例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9例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对照组67例患者,采用常规静脉输液针的静脉输液,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外渗发生率为1.4%,对照组患者的外渗发生率为13.4%,两组患者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手术中使用静脉留置针,有利于手术的成功进行,减少并发症,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外科手术;静脉留置针;应用和护理

静脉留置针为套针管,套管柔软,操作简单,所以即使在静脉中进行长时间的留置也不会使血管壁穿破,能够避免对患者的反复穿刺,出现较大的痛苦,还可以使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得到减小,使工作效率有所提高。在很多外科手术中都已经采用该项措施,效果较好。本文对136例外科手术患者,分别采用两种输液方法,观察相应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6例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9例患者,38例男性,31例女性,年龄17~74岁,平均年龄50.72岁,留置时间:1~6天;对照组67例患者,37例男性,30例女性,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50.11岁,留置时间:0天。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静脉输液,实验组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和相关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使用方法 首先要对患者选择有弹性、粗直、血流丰富的血管使用留置针,首选上肢,头静脉、手背静脉、前臂中静脉、手肘静脉都可以[1]。留置针的型号要针对患者血管、年龄和病情进行选择,然后给予相关部位进行穿刺,消毒范围在6×6cm2中,将输液管成功接好,排气后对留置针的外管套进行旋转松动,在15~30°角中给予进针,若有回血情况则调整穿刺角度,并给予1~2mm的进针,待外管套彻底进入到血管后,将止血带松开,将调节器打开,并使用透明的无菌粘贴对留置针给予固定,并对静脉的输注速度进行调整,输液完毕后使用肝素盐水给予封管,6~8h的间隔时间。

1.2.2 健康教育护理 在进行留置管前,要对患者及家属阐述操作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置管后告知患者减少肢体的过度活动,并对穿刺部位进行护理,保持干燥清洁,置管期间避免淋浴,从而减少堵管、感染和液体渗漏的出现。

1.2.3 置管期间护理 置管期间要对穿刺部位进行观察,并给予碘伏消毒,1天1次,覆盖无菌敷料,对于连续输液的患者每天更换1次输液器,若局部出现红肿和热痛的症状,及时拔管,给予相应处理[2]。对留置针的末端肝素帽进行消毒后,要把头皮针良好插入其中,对输液器的开关进行调节。当液体出现滴入不畅时,禁止对输液器的挤压,避免小血凝块进入到血液,造成栓塞。

1.2.4 并发症预防护理 较长时间使用静脉留置针可能有并发症的出现,因此要采用相关措施进行预防,在静脉挑选时给予回流畅通和粗大静脉的选择,若给予刺激性较强的液体进行输注,一定要减慢滴速[3]。当出现静脉炎后,及时停止液体的输注,在24h内给予冷敷,超过24h后给予热敷,促进良好的血液循环,减少患者不适。若针眼局部有疼痛或者红肿的出现,及时拔管,并使用硫酸镁给予湿敷,当患者出现堵管后,禁止用注射器给予推液,而需要护理人员给予正确的回抽,防止凝固血栓进入到血管中而出现并发症。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χ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69例患者中,1例出现外渗情况,发生率为1.4%;对照组67例患者中,9例出现外渗情况,发生率为13.4%,两组患者在外渗发生率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外科手术中使用静脉留置针,能够对浅表静脉给予相应的保护,避免破坏血管,尤其对于多次静脉输液的患者,还能够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手术治疗的患者,可能在手术过程中出现躁动或者活动的情况,会使针头滑出血管,出现药物外渗或者疼痛的不适情况。因为留置针套管的制成材料较为柔软,能够与血管壁进行紧密衔接,能够大大减少液体外渗的现象。而且有些药物或者输血需要快速输入,静脉留置针的管钱较大,能够随意进行输液速度的调整。为了保证对静脉留置针的良好使用,需要对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实验组外渗的发生率仅为1.4%,对照组外渗的发生率为13.4%。

综上所述,在外科手术中采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并给予相应的护理,能够减少对患者的反复穿刺和药物外渗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阎位明,旷鹰,韦群梅.自制镇痛棉在手术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3,24(16):156-157.

[2]王惠君,杨晖,马巧灵,等.静脉留置针在小儿静脉采集血标本并输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9(18):116-117.

[3]项艳萍,卢晓辉,廖英,等.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患者入院时行静脉采血和输液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3(10):177-178.

R473.6

A

1007-8517(2014)05-0127-01

2014.01.15)

猜你喜欢
外渗外科手术输液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增速预注射在降低肿瘤非首疗程化疗患者CT增强检查对比剂外渗率中的应用价值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本刊2019年下半年各期重点内容安排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外渗1例护理体会
放疗患者CT定位造影剂外渗的护理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