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

2014-01-26 19:58杨俏容吴雄梅曾碧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糖化服用安全性

杨俏容 吴雄梅 曾碧红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150)

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

杨俏容 吴雄梅 曾碧红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150)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入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其中实验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评价不良反应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差异,但治疗后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降幅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轻度低血糖反应2例,头晕头疼2例,胃肠紊乱3例,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7%,并且随着治疗均缓解消失;对照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经对症治疗后也均缓解。结论二甲双胍有较好的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并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

二甲双胍;临床疗效;安全性

2型糖尿病又称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此类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未完全是丧失,但胰岛素作用效果较差[1],不能维持体内正常的血糖水平,因此患者需要口服药物来刺激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及作用。二甲双胍为双胍类口服降糖药,具有多种降血糖机制。现本文就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具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入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的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年ADA(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入院前1个月内其他降糖药治疗的患者;肝肾功能异常;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血液病患者;高血压患者。180例患者中,男102例,女78例,年龄44~81岁,平均年龄(53.5±4.2)岁。病程3~32年,平均病程(12.5±5.9)年。2010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①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②空腹血糖FPG≥7.0 mmol/L。空腹定义为至少8 h内无热量摄入[2]。③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 h血糖≥11.1 mmol/L。④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11.1 mmol/L。在无明确高血糖时,应通过重复检测来证实标准①~③。随机分为实验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参与比较。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应用二甲双胍(格华止;规格0.5 g国药准字H20023370;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起始剂量为500 mg,1次/天随晚餐服用。每周剂量增加500 mg,最大剂量至2000 mg,1次/天随晚餐服用。如果用至2000 mg,1次/天,血糖仍没控制满意,可以考虑改用1000 mg,2次/天试验性治疗。如果还需要更大量的二甲双胍,应当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2550 mg/d的最大剂量,分次服用[3]。对照组患者应用格列齐特缓释片(达美康;规格30 mg;国药准字H20044694;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起始剂量为30 mg,每日1次,剂量为1~4片,30~120 mg。建议于早餐时服用。如某日忘记服用药物,第2天服药剂量不得增加。与所有降血糖药一样,应根据患者的代谢反应(血糖、HbA1c)来调整剂量。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以评价安全性。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进行分析,组间比较均应用t检验,单因素及预后的关系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糖化血红蛋白

治疗前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差异,但治疗后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降幅高于对照组。详见表1。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etformin

YANG Qiao-rong, WU Xiong-mei, ZENG Bi-hong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150,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tformin efficacy and safety.MethodsFrom Ja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3 hospitalized with type 2 diabetes, 18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9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90 case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metformin therapy, the control group of application gliclazide, 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 was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glycated hemoglobin levels, and to evaluate the adverse reactions and safety.ResultsBefore treatment, no difference in glycated hemoglobin levels, but after treatmen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glycated hemoglobin levels fall. Mild hypoglycemia experimental group 2 cases, 2 cases of dizziness, headache,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three cases, 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7.77%, and with the treatment were relieved disappeared;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11.11%, after symptomatic treatment were also eased.ConclusionMetformin has good hypoglycemic, improve insulin resistance, and adverse reactions are mild, safe.

Metformin; Clinical efficacy; Safety

R587.1

B

1671-8194(2014)11-0011-02

猜你喜欢
糖化服用安全性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服用二甲双胍 谨防维生素B12 缺乏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服用三七的“科学打开方式”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加强广播电视信息安全性的思考
应用安琪酿酒曲糖化工艺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