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学科研的实践与探讨

2014-01-27 12:39常利杰
中国全科医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药剂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常利杰,吴 浩,王 丽

社区药学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点之一,而社区药学科研是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短板”,这就制约了社区药学服务向着更深层次发展,成为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瓶颈”[1]。近年来,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以科研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尝试组建了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药学科研学术团队,成员由本中心及其下属社区卫生服务站药学人员组成,同时聘请药学及相关学科知名专家作为学术顾问,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2]。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社区药学科研的意义

1.1 社区药学科研可以促进社区药学服务水平的提高 我们只有通过科学研究,依靠科技进步,跟上社区药学发展步伐,才能不断提高社区药学服务的整体水平,为社区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为社区药学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积累后劲。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社区药学服务开展方法研究”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根据药剂科人员学历、职称以及研究经历的不同分配相应的研究任务,使该科室大部分人员都参与到研究项目中来,充分发挥各自特长。年长药师虽然学历较低,但在多年的工作过程中却能够把基础的用药知识有效传递给就医患者,通过科研项目的合作与开展,高学历的年轻药师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有效的沟通技巧,年长药师也在年轻药师的合作下撰写了科研论文,使该科室提供社区药学服务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也成了其他科室竞相学习的范例。

1.2 社区药学科研是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的需要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参考指标;而科研项目又是高学历人才得到锻炼,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力量之源。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几年的发展科研能力得到一定的展现,截止到2013年6月共有在研项目16项,其中市级项目8项。在研项目中有7项为自主项目,其余9项为合作项目;近三年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4篇,这些科研实力的展现吸引了一批高学历医药人才的应聘,增加了社区卫生及社区药学科研人才的储备。同时,新进人才参与现有在研项目,使其科研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锻炼和提高。

1.3 社区药学科研是提高社区药师地位的必要条件 重医轻药是当今社会不争的事实,在医疗机构内部尤甚。社区药学科研展现了药师的能力,有助于增强药师在医疗改革中的话语权,使医改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药学科研过程中重视与相关单位和组织的合作与交流,相关科研成果得到了广泛认可,以及各大媒体的关注。《健康报》就曾接连报道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关于基本药物、社区药学服务研究的内容。《现代医院药事管理论文选编》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对社区用药情况的影响研究”一文入编,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和政府管理部门决策的重要参考。

2 社区药学科研的条件

2.1 人才团队 近年来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引进门槛逐渐提高,为社区药学科研的开展提供了人才储备;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模式的推广为社区卫生服务各专业人才的科研协作提供了组织实践。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药学人员14人,其中硕士学历1人,本科学历7人,大专4人;分别有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组成了较为合理的科研人才团队。所有药学人员均加入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中,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社区药学服务,在团队工作中与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充分沟通合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各专业人才的科研协作提供了组织实践。

2.2 专业指导与培训 北京市三级医院专家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对口支援工作是社区药学科研得到专业化指导与培训的契机,同时也是三级医院专家在社区发挥特长的良好平台,既避免了专家资源的浪费,又使对口支援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北京天坛医院的对口支援单位,北京天坛医院药剂科以项目合作的方式对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学科研给予全方位指导与培训,使社区药学科研的意识和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药学科研工作得益于北京药师沙龙发起的“基层合理用药共同成长计划”项目的专家技术支持平台,北京药师沙龙的专家义务为社区科研提供专业指导与培训。

2.3 科研合作 寻求与三甲医院和医药院校科研项目的合作也是社区药学科研取长补短的方式和捷径。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科与北京天坛医院药剂科和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各有1项科研合作项目,使得社区既学习了先进的研究方法,又获得了较多的产出。

2.4 科研优势 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起步较晚,科研基础较为薄弱,但正由于起步晚,社区卫生服务各专业的探索和研究又都具有创新的意义,而大部分的科研立项都非常重视创新,这对社区药学科研项目申请立项来说就是优势所在。

3 社区药学科研的选题和内容

3.1 简单做起,量力而行 大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药学人员编制不足,工作量相对较大,且受到设备、经费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因此科研课题的选择宜小不宜大,应从小的、简单的题目做起,重在积累经验、锻炼能力。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科考虑自身实际,并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与实践社区药学服务,在该中心主任及药剂科主任的提示下,药剂科把这些工作方法与工作内容进行提炼,并以项目的形式来开展工作和研究,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专家的指导下作了部分修改,2008年由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科自主申报“社区药学服务开展方法研究”被获批立项为北京市丰台区卫生系统科研项目。这是药剂科首次申请到科研项目,在申报成功的鼓舞下,各位社区药师积极向专家学习请教、相互学习交流。通过问卷设计、问卷调查,基本掌握了方庄社区居民对社区药学服务的需求情况,然后通过社区药学服务的切入点,如:对社区空巢老人提供整理小药箱等服务,在服务方法上通过再反馈,形成居民认可、专家评估合格的社区药学服务方法。通过该研究实践,提高了社区药师为居民提供药学服务的能力,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锻炼了科研能力。

3.2 结合日常工作,提炼升华 社区药学人员需要在完成自己繁重的本职工作之余来进行研究工作,因此,社区药学科研的选题和内容宜结合自己日常工作的内容开展,把日常工作得到的数据汇总、提炼、升华,申报科研课题,书写研究论文。属于社区药学或相关的日常工作包括:处方分析、处方点评、药品管理、数据月报、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社区用药教育、基本药物管理、社区药学服务、用药评价等,都可作为社区药学科研题目和内容选择的范围。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09年始就需要每月向上级部门报告基本药物用药数据,属于每月必做的日常工作,鉴于这种情况,该药剂科与北京药师沙龙合作,联合北京市城区31家抽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享基本药物用药数据。通过对该数据的处理、分析,掌握全市基本药物用药动态变化情况以及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基本药物政策的实施对社区用药行为的影响,为基层医疗机构药品储备、药品管理,政府部门定期调整基本药物政策等提供决策依据。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北京天坛医院合作申请的“北京基层医疗机构药物利用评价及用药合理性监测研究”、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主申请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实施对社区用药行为的影响”都分别获得2009年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立项资助。两者的科研成果分别获得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北京市丰台区科学技术奖。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科把“不得不做”的日常工作提炼升华,在增加很少工作量的情况下完成了一些科研课题,并获得了重要科技奖项。

3.3 目的明确,内容清楚 研究范围适中不宜过大,研究目的和对象要明确,集中解决1~2个问题即可,不可“大而全”。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主申请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实施对社区用药行为的影响”项目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实施前后用药结构的对比分析和合理用药情况的对比分析,研究目的与范围较为明确。目的明确,内容清楚,这在项目申报中必须体现出来,既是项目获批与否的关键,也是将来项目实施能否顺利按期完成的关键。清晰的阶段研究目标,是各种科研课题立项的基本要求,除了可以帮助理清研究思路的作用外,笔者认为其主要作用是便于科研基金管理部门考核,而“便于考核”是课题立项审核的重要规定。

4 社区药学科研的立项及产出情况

2008—2012年,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学部门在研项目共4项,其中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项目2项,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项目1项,丰台区卫生系统项目1项。内容涉及国家基本药物、处方分析、合理用药监测、社区药学服务。期间共发表论文7篇,论著2部,其中1篇论文获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5 社区药学服务质量改进

5.1 社区药学服务能力提升 社区药学科研项目的实施,与药学专业机构的合作,与相关专家的交流,都使社区药师的专业素养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药物信息服务能力、处方点评能力、健康教育水平,甚至窗口服务态度都有了较大改善。社区药学人员在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以团队服务为基本模式的社区药学服务得到了推广,社区居民满意度逐年提高,在2012年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被评为北京市丰台区卫生系统“十佳群众满意窗口”,1人被评为北京药学会“优秀药师”。

5.2 培养专业人才 中心及下属社区卫生服务站共有9名社区药学人员参加了科研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占全部药学人员的64%。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1人评聘为药学高级职称,多人次参加各个级别的学术交流,其中做市级以上学术报告4次,区级4次。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学人员承担的社会兼职分别有:北京药师协会药品使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药师沙龙核心组专家、紫禁城国际药师论坛学术委员等。1人被列为北京市“十、百、千社区卫生人才”社区卫生业务骨干。

5.3 承担教学任务 通过社区药学科研项目的锻炼,共培养了2名北京药师沙龙“安心用药工程”教学师资,负责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常见病、慢性病合理用药系列科学知识教育。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名社区药学专家承担了首都医科大学临床药学系教学任务,参加了首都医科大学临床药学系教材和《社区安全用药指导》系列教材的编写,还承担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培训基地的部分教学任务。系列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了社区药学人员的理论水平、教学水平以及社区药学服务能力,为社区药学服务人才的教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6 讨论

多年以来,我国基层医疗机构药剂部门一直处于以调剂处方为中心的被动服务模式。但随着新一轮医疗改革的深入,按照《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的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师的服务模式将逐步转变为以社区患者和居民为中心的全方位社区药学服务,社区药师的素质是社区药学服务的根本支撑,所以社区药师必需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参与社区药学科研,探索社区药学服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真正为社区患者和居民提供科学的全方位社区药学服务。

万事开头难,找准切入点,才是把社区药学科研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药学科研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学习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对北京市丰台区卫生系统科研项目“社区药学服务开展方法研究”的研究,发现大多社区居民家中都备有防治常见病、慢性病的药品,而居民对这些药品的管理和使用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用药安全问题存在隐患,而居民对药品使用的知识又相对匮乏[3]。该项目报告提出:要加强社区药师自身药学服务能力建设,针对居民用药存在的问题,找准切入点,探索适合社区居民的药学服务方法,满足居民对用药知识的渴求[4]。通过对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项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实施对社区用药行为的影响”的研究,认为目前我国的国家基本药物政策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仅有基层使用版是不够的,供大医院使用的扩展版的推出亦十分重要,但对慢性病治疗药物的选入应以社区慢性病用药范围为基础,适当地、慎重地扩展,与基层版不应有太大的差别,以免造成慢性病患者在大医院开的药在社区开不到而重新回到大医院的局面,形成新一轮的“看病难”[5]。

我国社区药学服务与社区药学科研都尚处起步阶段,各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学部门的人员结构、服务特色各不相同,但是我们应该顺应新一轮医疗改革潮流,抓住机遇,理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对社区药学科研的认识,提高对开展社区药学科研的能力和信心,找准适合自身条件和特色的切入点,科学有效地把社区药学科研工作搞好,更好地为社区提供优质的全方位的社区药学服务。

1 王丹.药学:社区的短板[N].医药经济报,2008-12-22(B01).

2 刘秀梅,吴浩.科研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研究与实践[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0):1595-1596.

3 常利杰,张拓红.居民对社区药学服务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8):2444.

4 常利杰,吴浩,徐众淼,等.开展社区药学服务的体会和工作方法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9):2960.

5 吴浩,常利杰,赵志刚,等.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对社区用药情况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5):1427.

猜你喜欢
药剂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药剂科药学服务模式转变的效果分析
分析药剂科加强药事管理对合理用药的实际促进效果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医院药剂科药品管理系统的构建与效果评价
分析药剂科加强药事管理对合理用药的实际促进效果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股东大会知多少
纠纷调解知多少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