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性胰腺炎的治疗

2014-01-27 12:39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8期
关键词:胆石胆源胆总管

王 睿 王 慧

(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手术麻醉科,内蒙古 包头 014040)

胆石性胰腺炎的治疗

王 睿 王 慧

(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手术麻醉科,内蒙古 包头 014040)

目的探讨胆石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60例,均为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并发ABP的患者,在早期实施手术治疗,回顾性总结治疗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0例,占83.3%;中转开腹手术5例,占8.3%;急诊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5例,占8.3%;术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恶心呕吐各2例,经针对性处理后痊愈,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对于胆石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早期实施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率,可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胆石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手术;临床分析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是胆道疾病中常见急腹症,其主要是由于胆道结石、炎症等引起胰管梗阻,胰黏膜屏障损害,胰液外溢,胰腺组织自我消化形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其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腹痛、恶心、腹胀、黄疸、发热、消化道出血、休克等。随着胆石症发病率的增高而呈上升趋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手术时机的把握及病例的选择是保障手术安全、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1]。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60例,均为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并发ABP的患者,在早期实施手术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60例,均确诊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其中男28例,女32例。平均年龄46.5岁。

1.2 临床表现:均有腹痛,腹胀,血、尿淀粉酶高于正常者,12例有轻度黄疸,B超发现胰腺肿胀者50例,CT发现胰腺水肿者43例,无腹腔积液。原有高血压和糖尿病3例。60例患者中伴单纯性胆囊结石者55例,伴胆囊胆总管结石者5例。

1.3 实验室检查、B超检查:24 h血清淀粉酶>550 U/L,ALT>40 U/L,ALP>140 U/L,总胆红素>20 μmol/L 5例。B超:55例患者有胆囊结石,其中5例合并胆总管结石伴胆总管轻度扩张(直径>1.0 cm)。

1.4 方法: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抗生素应用,胃肠持续减压,对胰酶和胰液分泌进行抑制,并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行支持治疗。血淀粉酶或(和)尿淀粉酶有所恢复,虽比正常值稍高,但<3倍正常上限,腹部症状有所缓解,谷丙转氨酶、血清胆红素限至正常水平。腹腔胆囊切除术均在发病7 d内实施,水肿、粘连分离受阻者中转开腹切除胆囊,12例有梗阻性胆管炎者,急诊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术后给予生长抑素类药物及可透过血胰屏障的抗生素药物应用,持续胃肠减压,对症支持,至血、尿淀粉酶呈正常恢复,症状缓解。

2 结 果

本组60例患者中,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0例,占83.3%;中转开腹手术5例,占8.3%;急诊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5例,占8.3%;术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恶心呕吐各2例。经针对性处理后痊愈,无死亡病例发生。临床治愈率为99.9%。

3 讨 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其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该疾病起病急,发展迅速,病死率较高,一般是由于各种胆道疾病而诱发[2]。临床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可采用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手术治疗中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胆囊结石诱导发生的ABP在治疗上存在问题,没有效的将胆石去除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有较高复发率。ABP在伴发胆道梗阻发生短期行保守治疗未见效果者,需积极行急诊手术,以使胆道梗阻得以解除,对保守治疗起效的患者,需在患者一般情况改善,有效控制ABP后,再对胆道疾病行手术处理[3]。胆囊结石无胆总管结石合并发生的患者,在病发的2~4周内对轻度ABP患者行胆囊切除术可使胰腺炎复发率显著降低。对于因胆道有梗阻而罹患胆石性重症急性胰腺炎,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是必要和有效的。早期行EST可解除胆道梗阻,降低胰管压力,既避免了急诊手术,又为择期手术创造了条件。一般而言,大部分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前期可进行保守治疗,有利于部分或完全解除梗阻,如果临床疗效不明确,应进行急诊手术,但我们也应充分考虑急诊手术的局限性,如手术危险系数大、并发症多、患者恢复周期常、住院周期长,有些患者的病情一次急诊手术难以彻底根治,需再次手术[4]。笔者认为早期或超早期手术不会改变胰腺炎的病程转归,而以延期手术比较合理,便于详细检查胆道,在明确诊断和炎症消退的情况下,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或作比较彻底的胆道手术,最恰当的手术时机是ABP发作消退。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期间,应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如腹痛、腹胀、黄疸,定期测量体温、血WBC,CT观察胰腺出血坏死情况等,以免患者出现病情恶化,错过抢救的最佳时机[5]。综上所述,对于胆石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早期实施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率,可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胰腺炎诊治指南[J]现代消化及介入治疗,2007,12(3):206-208.

[2] 叶昆连,程文元,戴振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外科治疗46例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6,18(4):244.

[3] 肖江华.急性胆石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09,7(20):113.

[4] 王兴朋,许国铭,袁耀宗,等.中国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指志(草案)[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3):190-192.

[5] 熊进文,刘忠民,黄海球.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个体化治疗[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1):20.

R576

B

1671-8194(2014)28-0155-01

猜你喜欢
胆石胆源胆总管
普外科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时机及效果研究
禅心自在
惊天之举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胎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胆石中心简介
世界上最大的胆石有多重?
腹腔镜治疗胆总管囊肿穿孔术中护理配合策略
高脂血症性和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血钙和全段甲状旁腺素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