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神经鞘瘤伴出血误诊为盆腔肿物1例分析

2014-01-27 01:14杨秀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鞘瘤附件肿物

杨秀清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通过对1例腹膜后神经鞘瘤伴出血的误诊经历的分析,以期提醒临床医生准确诊断疾病除了不断钻研业务知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外,还应该更详细地了解病情,并与患者做好充分沟通,才能提高诊断疾病的准确性。现将分析、体会汇报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65岁,汉族,发现盆腔肿物半月。患者既往月经规律,绝经10年。半月前当地医院体检,B超提示盆腔肿物,建议上级医院复查。遂就诊上级医院,复查彩超,显示右附件区囊性肿物 (6.7cm×5.5cm),建议手术治疗。患者为进一步诊治,以“盆腔肿物性质待查”入我院。患者自发病以来,偶有头晕,无消瘦、乏力,无寒战、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心悸、气短,无腹痛、腹泻,饮食精神好,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

妇科检查:外阴外观正常,阴道通畅,宫颈光,质中,萎缩。子宫萎缩,活动好,无压痛。右附件区触及一鸡蛋大小肿物,边界不清,活动欠佳,无压痛,左附件区触诊不满意。

外院彩超:右附件区囊性肿物 (6.7cm×5.5cm)。

入院后完善检查项目及术前相关检查化验,选择手术治疗。

术前诊断:盆腔肿物。

麻醉满意后,取平卧位,常规碘伏消毒腹部皮肤,铺无菌巾,取耻骨联合上2cm作腹部横切口,进腹探查显示:子宫萎缩,双侧卵巢及输尿管未及异常。继续探查,探及盆腔肿物,约7cm×6cm,囊性,位于肠系膜内,与骶骨关系密切。遂请外科台上会诊,考虑腹膜后囊肿,即施手术,剪开肠系膜,暴露肿物,肿物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取20ml注射器穿刺肿物,穿刺出咖色清亮液体。肿物与骶骨关系密切难以完整切除,故切开囊肿前壁,吸尽囊液,切取部分囊壁,以无水酒精清洗囊腔,吸净擦试后放置引流管,观察无出血后清理腹腔,常规关腹。术后送病检。病检报告显示:(腹膜后)符合单纯性囊肿伴出血,炎细胞浸润。

患者出院一个月后出现腰骶部疼痛,伴双下肢行走不便,不能长时间行走,双下肢往下坠的感觉,故来我院骨科就诊。根据核磁、CT检查,报告称:左侧骶骨及左侧盆腔占位病变,考虑神经鞘瘤可能性大,神经鞘瘤囊变,伴囊内出血。由于手术较为复杂,当时不具备该手术的条件,故患者家属暂时未考虑手术,继续观察病情。

2 讨论

对此例患者误诊有如下体会:

首先,神经鞘瘤是一种神经源性肿瘤,起源于周围神经髓鞘的血旺细胞,故又称血旺瘤。具有孤立性、有包膜、生长缓慢的特点,主要发生在周围神经,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1]。原发性腹膜后神经鞘瘤较少见,其虽然来源于神经组织,但伴随神经症状的却很少[2],患者就诊多以B超或其他检查发现腹部肿块为多见,其次为腹痛、腹胀及腰痛等症状就诊。由于临床医生缺少相关经验,所以很少会考虑到此病,也很容易被误诊为盆腔肿物。而腹膜后神经鞘瘤生长也比较缓慢,通常情况下没有不适症状。肿瘤生长部位常与妇科常见的附件肿物位置相近,所以当妇科检查发现近盆壁的肿物时,应该更详细检查B超。检查符合上述征象时应进一步进行CT或MR检查,来明确肿瘤的位置,并根据其CT或MR影像学特点来作出准确诊断。

其次,在治疗方面,由于其来源于神经组织,因此手术的关键是预防重要神经的损伤。因为神经鞘瘤大多沿大血管和神经干生长,所以手术时要避免强烈撕拉造成血管撕裂和神经受损,从而造成失血过多和术后相关的运动感觉障碍[3]。

所以,临床医生想要准确诊断疾病,除了不断钻研业务知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外,还应该更详细的了解病情,通过必要的检查及各种影像资料,充分了解肿物的大小、位置、深度等,才能作出准确诊断。再就是要与患者做好充分沟通,避免给患者造成精神及经济方面的损失。

希望这次误诊经历能提醒同行们高度重视诊断,避免误诊误治,引起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1]石美鑫.实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8:1997.

[2]Goh BK,Tan YM,Chung YF,et al.Retroperitoneal schwannoma.Am J Surg,2006,192(1):14-18.

[3]曾润清,陈贻乐,莫慧芝.腹膜后神经鞘瘤误诊为附件肿瘤一例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2013(5).105.

猜你喜欢
鞘瘤附件肿物
大型外浮顶储罐安全附件常见问题
附件三:拟制定的标准汇总表
吉非替尼通过促进H3K27甲基化水平抑制恶性周围神经鞘瘤细胞的增殖
乳腺肿物的超声自动容积成像与增强磁共振诊断对比分析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关于TSG 07——2019附件M与TSG Z0004——2007内容的对照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丛状神经鞘瘤
听神经鞘瘤需要手术切除吗?
新型武器及附件展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