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临床分析

2014-01-30 19:35杜非洲朱凯军牛瑞珂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1期
关键词:诺和丹红微血管

杜非洲 朱凯军 牛瑞珂

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临床分析

杜非洲 朱凯军 牛瑞珂

目的分析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 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300例作为观察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注射诺和灵30R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 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观察对象总疗效、生化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5.33%(128/150), 对照组有效率为54%(81/150), 两组观察对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作为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丹红注射液;2型糖尿病;诺和灵30R;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主要表现为足趾、神经组织、心肌、肾脏、视网膜基底膜增厚并伴有透明样物质沉积[1], 本文随机选择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300例作为观察对象, 采用诺和灵30R和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2月本院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300例作为观察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 观察组男性89例, 女性61例, 年龄41~72岁, 平均年龄(53.6±8.9)岁, 病程3~12年;对照组男性82例, 女性68例,年龄44~79岁, 平均年龄(56.4±10.8)岁, 病程4~10年;两组观察对象均符合美国糖尿病学会于2010年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同时出现微血管病变, 300例患者中糖尿病肾病98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39例, 糖尿病神经病变63例, 入选对象TG>1.7 mmol/L、TC>5.72 mmol/L。

1. 2治疗方法 观察对象均进行诺和灵30R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进行丹红注射液30 ml加入250 ml 0.9%氯化钠溶液, 静脉滴注1次/d, 连续治疗2周,在治疗过程中, 所有患者均保持糖尿病饮食和运动生活方式, 停止服用扩血管、降脂和抗凝药物。

1. 3检测方法 所有观察对象在检测前12 h禁食, 忌高脂饮食和服用影响血液成分的药物, 采用DXC800(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真空采血管抽取静脉血3 ml进行血脂检测, 采用LBYN6A(背景普利生公司生产)型自动清洗旋转式粘度仪采集静脉血5 ml进行血流变检测, 温度保持在37℃左右, 采用EHK红细胞沉降压积仪对红细胞和血沉进行检测[2]。

1. 4统计学方法 对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率来表示,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 12周后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3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 经比较,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2周后患者血流流变学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 两组观察对象血液流变学水平明显改善, 观察组改善水平由于对照组(P<0.05)。

2. 32周后患者血脂情况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TG、TC、ApoB、LDL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 ApoA1、HDL水平较以前有升高,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中, 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发挥中重要的作用,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HDL-C降低和TG上升是其主要特点, 冠心病的发生很大程度上由于HDL-C水平降低引起。糖尿病患者出现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的“脂毒性”和“糖毒性”的影响, 因此导致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丹红注射液主要成份是红花和丹参, 主要有效成份为红花黄色素和丹参酚酸以及丹参酮等, 有关研究表明,丹参酚酸以及丹参酮在降低血液粘稠度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可以增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 提高血液循环效果, 同时红花黄色素可以防止血小板凝集, 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因此可降低血脂水平, 本研究发现, 丹红注射液在进行辅助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治疗时, 可以有效降低血脂水平, 改善血流动力学, 具有较好的抗心血管疾病功效, 因此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李佳佳. 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15(5):672-673.

[2] 欧阳兴廷, 陈慧琴. 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观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 20(10):1685.

Clinical analysis Danhong injection of adjuvant therapy in type 2 diabetic microangiopathy

DU Fei-zhou, ZHU Kai-jun, NIU Rui-ke.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Zhengzhou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Zhengzhou 4500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Danhong the effects injection of the adjuvant therapy in type 2 diabetic microangiopathy,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ethods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microangiopathy observed object as 300 cases, 15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15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injected Novolin 30R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with Da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red injection, the total effect was compared for two weeks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ed object, biochemical parameters and adverse reactions.Results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rapy effective rate 85.33% (128/150), the control group was 54% (81/150),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objects (P<0.05).ConclusionDanhong injection as an adjuvant therapy for type 2 diabetes drugs has some clinical value.

Danhong injection; Type 2 diabetes; Novolin 30R; Microvascular disease

R587.1

A

1674-9316(2014)01-0005-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01.003

450000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猜你喜欢
诺和丹红微血管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应用诺和笔注射胰岛素后针头停留时间的观察
基于CYP2C9亚型酶研究丹红注射液与阿司匹林的相互作用
丹红注射液临床应用的系统评价
丹红注射液对高糖引起腹膜间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1型糖尿病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受损
诺和笔5干预老年糖尿病血糖波动的应用体会
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26、EGFL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