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性肝炎47例疗效观察

2014-01-31 15:22戴昌彤杭州市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病房杭州310002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纳差性肝炎黄疸

戴昌彤 杭州市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病房 杭州 310002

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性肝炎47例疗效观察

戴昌彤 杭州市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病房 杭州 310002

药物性肝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药物性肝炎(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的毒性损害或过敏反应所致的肝脏疾病。文献报道[1-2],药物所致的急性肝功能衰竭约占肝功能衰竭患者的10%~52%,病死率约11.9%。DILI一般预后较好,但也有部分患者可出现不可逆的肝损害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DILI 47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DILI患者8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男29例,女18例;平均年龄(42.1± 5.4)岁;病程9个月~3年;按肝功能损害程度轻度肝损害22例,中度肝损害22例,重度肝损害3例;其中伴有高血压病23例,结核病10例,风湿病7例,甲状腺机能亢进4例,脑梗塞3例;对照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1.7±5.3)岁;病程8.5个月~3年;轻度肝损害23例,中度肝损害16例,重度肝损害1例;其中伴有高血压病19例,结核病12例,风湿病2例,甲状腺机能亢进6例,脑梗塞1例;两组年龄、性别、原发病、肝损害程度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3]①用药后l~4周(或更长时间)出现肝损害表现;②初发症状有发热、皮疹、瘙痒、黄疸等;③末梢血中嗜酸性粒细胞≥6%;④有肝内胆汁淤积或肝实质细胞损害的病理和临床征象;⑤各种病毒性肝炎的标志物均为阴性;⑥偶然再次用药后又发生肝损害。①加上②~⑥项中的任何两项即考虑为DILI。

1.3 排除标准 排除酒精性肝炎、感染中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性肝病;排除心、脑、肾等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立即停用已知或可疑的损肝药物,同时加用护肝药西利膑胺2片、肌苷2片、肝泰乐3片口服,1天3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自制的解毒软肝方,组方:垂盆草30g,焦山楂、木瓜、乌贼骨各10g,板蓝根、党参、土茯苓、米仁各20g,茵陈30g,赤芍、蛇舌草各20g,三七粉3g,甘草6g。1天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30天为1个疗程。

观察指标:①两组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如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肝脏肿大、肝区不适、黄疸等症状;②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③不良反应。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数据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制定,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ALT下降70%以上;有效:症状减轻,ALT下降30%~70%;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肝功能无变化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3.6%,对照组为65.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3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比较 治疗前治疗组乏力7例(14.9%)、恶心及纳差13例(27.7%)、黄疸8例(17.0%)、肝肿大14例(29.8%);对照组乏力13例(32.5%)、恶心及纳差15例(37.5%)、黄疸10例(25.0%)、肝肿大16例(40.0%)。治疗后,治疗组乏力2例(4.3%)、恶心及纳差5例(10.6%)、黄疸4例(8.5%)、肝肿大9例(19.1%);对照组中有乏力10例(25.0%)、恶心及纳差11例(27.5%)、黄疸8例(20.0%)、肝肿大13例(32.5%)。治疗组各症状改善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4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治疗组n/例47对照组4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ALT/(U/L)168.1±11.2 57.5±7.9*△166.8±12.3 81.3±10.8* AST/(U/L)115.1±13.4 52.3±5.2*△112.5±12.6 61.9±7.7* Tbil/(μmol/L)82.8±17.6 27.3±8.0*△81.9±18.1 38.4±9.3*

3.5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观察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4 讨论

DILI属中医“药物毒”范畴,因毒邪直中脏腑致肝的疏泄调达功能受损。肝属风木,内寄相火,主藏血、疏泄,木郁则土壅,外中药毒,气火失调,相火妄动横逆脾土,脾不能升清,胃不能降浊,以致湿热阻滞中焦,湿热蕴结而发病。我院自制解毒软肝方中蛇舌草、板蓝根清热解毒、米仁、土茯苓、焦山楂、乌贼骨健脾利湿、益气化痰、舒肝活血;垂盆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赤芍入血凉血,清血中伏热;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茵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三七活血通络;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解毒、健脾益肺、舒肝活血、补营气、通经络、去寒湿、保肝功效。

本组结果显示,护肝药加服解毒软肝方治疗DILI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DILI疗效确切,攻补兼施、标本兼顾,服用简便,不易产生耐药性,患者容易接受。

[1]Larrey D,Pageaux GP.Drug-induced acute liver failure[J]. 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5,17(2):141-143.

[2]L lende M,Santrago Delpin E,Lavergne J.Immunobiologcalconsequences of splenectomy[J].J Surg Res,2008,147:716.

[3]叶维法.临床肝胆病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723-724.

[4]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第3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9-353.

2013-10-28

2013-12-25

猜你喜欢
纳差性肝炎黄疸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八段锦之“调理脾胃须单举”联合足三里穴位按压对新冠肺炎患者纳差效果评价*
丁香透膈汤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纳差的疗效观察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蒙医蒙药十三味红花散对酒精性肝炎治疗的效果及药学体会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糖尿病1例
益胃汤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应用及预后分析
小儿支原体感染性肺炎消化系统损伤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