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创新管理理念破解城市发展“水”难题

2014-01-31 06:00钟伟民罗宜兵靳亮亮
中国水利 2014年15期
关键词:深圳市水源节水

钟伟民,罗宜兵,靳亮亮,成 洁

(广东省深圳市水务局,518036,深圳)

深圳本地水资源缺乏,全市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0.51亿m3,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98 m3,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11,远小于世界公认人均占有量1 000 m3的缺水警戒线。目前,全市年供水总量为19.07亿m3,其中80%为境外东江引水,城市供水高度依赖外调水源的供水结构特征显著。由于深圳供水的“依赖性、单一性、脆弱性”特点突出,全市水资源短缺形势十分严峻。与此同时,由于境内无大江大河,河流水环境容量小,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用水量较多,且排水系统改造尚未完成,导致本地微弱的水环境要承载大量的污染负荷,稍有污水入河即造成河流严重污染。目前水资源紧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最紧迫、最直接、最主要的制约因素。

2011年,水利部正式确定深圳成为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深圳的水资源管理工作也从之前的国家水资源综合管理试点建设转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建设。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深圳市依托水务一体化发展的优势,秉承特区先行先试的创新品格,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完善制度配套,破解城市发展“水”难题,为全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探路求解,进一步推动深圳水资源管理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偏重水量管理向水量水质并重转变,从开发建设为主向建设保护并举转变,从单一水源向多水源互补转变,从低效利用向节约高效转变,从注重行政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

一、落实“四个率先”“四项制度”的具体做法

试点期间,深圳严格按照水利部《关于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的通知 》(水资源 〔2012〕186号)精神,积极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四个率先”“四项制度”。

1.建立了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根据国务院、水利部、广东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要求,结合深圳实际需要,编制了《深圳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工作方案》,提出试点工作的100项建设任务和20项指标任务;印发实施《深圳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深府办函〔2013〕22 号),将全市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任务分解到全市各区(新区)、各职能部门;配套印发《深圳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细则》(深水务〔2013〕327号),依托市政府绩效考核平台,全面开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考核结果纳入市政府绩效管理“专项工作”指标评价,各区(新区)考核结果纳入市政府绩效管理“水务建设与管理”评价指标,切实凸显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约束力。

2.积极建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

深圳主要通过以下六个方面的理念创新,加快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工作。

①用水总量要“控”。加快实现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首要的是要摸清底数,将有限的水资源进行量化分配,通过审批管理增强用水总量的刚性约束力。为此,水务局及时会同市政协完成了全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和2015—2020年需水量预测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水务“十二五”规划,提高总量控制的刚性约束力;以《广东省东江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中分配深圳市的16.63亿m3/a东江引水指标为基数,依据各区经济发展需水状况,制定实施《深圳市用水总量分配方案》,将本地水库水及东江境外水总量细化到各区(新区),实行总量控制与分区限额相结合的双控管理;积极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率先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突出加强高耗水行业取水许可管理,努力实现水资源利用向以供定需转变。

②水资源配置要“优”。科学进行水资源配置,是连接总量控制和用水效率的中间环节,需要建设管理并重,提高水资源保障系数和调配能力。一方面,不断加快水源供水工程建设,东江二期、北线引水、铁岗水库扩建、长岭皮水库加固扩容等一批水源干线工程相继投用,2纵 (东深、东部引水干线)、3横(网络干线、北线、大鹏等3条输水干线)、17线(盐田等17条配水支线)、13库(公明、铁岗、清林径等13宗联网中型水库)的水资源调配网络不断完善,一批储备水源和干支线网络工程建设不断加快。另一方面,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根据全市供水系统结构复杂、供水保证率要求高的特点,统筹考虑水量、水质及各供水单位运行成本等因素,开发了多目标水源调度系统作为全市水源统一调度的基础平台,为深圳市制定水资源调度方案、调度计划和应急调度预案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提高水资源优化配置决策水平。

③节水管理要“全”。开源节流,节约优先,节水管理是破解城市水难题的根本之策。深圳市始终注重节水全过程管理,颁布实施节水法规规章37个、专项规划8个,2005年即颁布实施《深圳市节约用水条例》,成为华南地区第一个为节水立法的城市。科学核定用户用水定额,实施5项节水审批,对全市10万多家单位用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与节水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把节水技术改造纳入产业技术进步资金扶持范围,实行节水与产品升级换代相结合,建立节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每年面向社会征集发布《深圳市节水型工艺、设备、器具名录》,引导和鼓励用水单位和居民使用节水型工艺、设备、器具,产品数量已达300多种,节水型器具普及率达到了100%。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用“超量加价,多超多付”的办法调控用水需求。通过节水“三同时”制度和节水型企业创建、节水宣传等措施,有效规范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从源头到末端各个环节的节水行为。

④非常规水资源利用要“新”。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点难点,也是试点工作的创新点。为此,深圳市以非常规水资源利用为重点突破口,加大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的制度创新、工程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编制完成了《深圳市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基础技术规范》《南山、横岗两片区再生水供水管网详细规划》等文件,为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将低冲击开发理念引入城市建设,在开发利用雨水资源的同时,控制城市开发引起的污染和洪涝灾害,目前光明大道等低冲击开发道路示范项目已建成通车,为在全市乃至全国范围内推广绿色道路建设作出了表率。同时引入民间资本,对建成的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西丽再生水厂、大运中心等项目进行社会化运作,让非常规水资源利用范围不断扩展。

⑤水生态保护要“实”。水功能区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为此,深圳市以饮用水水源水库为重点,不断强化水源保护工作。率先实施一级水源保护区隔离围网建设,对全市117km2重要饮用水水源水库的一级水源保护区分批实施隔离围网工程。目前,深圳水库、铁岗水库等15座重要水库的一级水源保护区已完成围网工程,科学配备哨所、人员、设备,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推行封闭式管理。全市一级水源保护区水源保护林建设工程和饮用水水源水库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基本完成。铁岗水库入库小流域河口治理、石岩水库截污工程以及水库消落带等水源保护及生态修复工程陆续建成。小型水库确权划界工作加快推进,已经编制完成《深圳市小型水库管理范围划定》及其总图,划定了148座水库的管理控制范围线,小型水库的依法规范管理将得到加强。

⑥河道排水设施监管要“严”。河流水环境问题一直是市民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为此,深圳市充分发挥水务一体化管理优势,全力构建源头控污、工程治污、管理防污的工作体系,推动河流水环境不断好转。加强入河排污口监控,严厉取缔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口,充分发挥水务一体化优势,深入开展新一轮排水管网正本清源行动。申请国家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专项用于雨水和污水管网建设,扩大排水管网增量,盘活排水管网存量。坚持流域治理和生态治河的两大理念,统筹防洪排涝、截污治污、生态景观三大任务,全面推进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全市河流水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强化排水许可监管执法,查处纠正了一大批涉水违法案件。通过购买服务,引入市场化、专业化力量,对全市排水管网和重点河道实行社会化管养,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和细则,定期开展达标考核,较好地巩固了治理效果。

3.建成了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为解决本地资源性缺水问题,深圳除了积极进行调配水工程建设,还注重依靠科技手段强化管理,谋求通过对水资源有效的监控和调度,实现在丰枯年、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分配,最大程度保证水资源的供应。为此开展了 “深圳市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示范项目,通过集成全市所有已建成运行的水雨情、水源地供水计量设施和水源地水质、地下水、污水处理水量自动采集系统的数据,新建28个水源地供水计量设施实时流量采集系统,进一步丰富了水资源管理的基础信息,构建了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平台,为提高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深圳市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主要成效

通过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圳在落实“三条红线”方面取得以下成效:

用水总量方面,2013年全市实现GDP 14 500亿元,同比增长11.97%,工业增加值达到5 889亿元。在全市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近三年来用水总量基本持平并呈下降趋势,全市原水供应总量由2011年的19.55亿m3下降到2013年的19.07亿m3,下降2.5%。2013年全市自来水供应总量为15.91亿m3,与2011年相比下降1.49%。

用水效率方面,全市万元GDP用水量由2011年的17.0 m3下降到2013年的13.15 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011年的11.61 m3下降到9.33 m3,在全国大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88%,城镇供水管网漏损(失)率为12.72%。

水环境质量方面,截至2013年共建成运行污水处理厂30座,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79.5万t,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6.22%。河流水质总体呈好转态势,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攀升到86%,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连续三年保持100%。

三、结 语

深圳市将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精神,抓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建设各项工作,进一步健全制度,深入创新,严格“三条红线”管理,强化水资源总量控制,提高用水效率,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保护,提升水环境质量,加快健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长效机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水资源保障和支撑,为推进深圳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深圳”、建设“美丽深圳”的梦想作出新贡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J].中国水利,2011(4).

[3]李建华.坚持科学治水 全力保障水安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4-06-24.

[4]李国英.2012中国水利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5]李国英.2013中国水利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深圳市水源节水
深圳市鑫钻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深圳市朗仁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水源探测器
南水源头清如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