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规范化管理助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

2014-01-31 06:00张远侠
中国水利 2014年15期
关键词:节水型排污口张家港市

卫 臻,张远侠,张 剑,张 磊

(江苏省张家港市水利局,215600,张家港)

一、建立责任考核制度,完善规范化管理体系

1.明确责任、强化考核

(1)制订政策

张家港市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县级试点后,及时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意见》、《关于成立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和《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事项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责任、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此外,其他相关工作和指标也纳入到了市委市政府年度责任制考核和其他专项考核中。

(2)实施考核

2013年年底,分管市长专门召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布置2013年度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年度考核工作。2014年年初,市政府办、市发改委、市水利局、市绩效办联合组成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小组,对各责任单位进行了考核。2014年5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考核结果上报了市政府,经市政府领导批示同意后,将考核结果通报各责任单位,并抄报市委组织部。

2.完善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1)建立水资源管理标准化模式

为了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张家港市修订了水资源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建立了水资源节约、保护、管理和监测的全方位、全过程标准化管理模式,实现了“定岗定责、程序规范、过程受控、考核评价、持续改进”的目标。此外,本市出台了《张家港市区(镇)水利站水资源管理考评细则》等文件,明确了9个镇级水利站水资源管理工作职能、工作流程、工作标准、计量台账和考核要求,统一市镇两级水资源管理工作标准。

(2)开展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活动

形成了“职能一体化、队伍专业化、设备现代化、流程标准化、档案星级化、宣传长效化”的水资源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模式,被江苏省水利厅授予“江苏省水资源管理示范市”称号。

二、从严控制,落实“三条”红线

1.严格用水总量控制

(1)严格取水许可审批

一是规范许可受理。取水许可审批事项进入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集中受理,一次性告知取水申请人审批要求和审批流程。二是严格论证制度。组织10万t/a以上的地表水、深层地下水项目(省级审批)和1万t/a以上浅层地下水项目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要求低于以上取水规模的项目填写水资源论证表。三是实行限批制度。按照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控制新增取水项目的许可审批。严格执行取水许可限批和禁批制度,严格控制“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消耗资源性)外资项目和产能过剩项目的取水审批,尤其是严格禁批深层地下水取水许可和化学制浆造纸、制革、酿造、染料、印染、电镀等6类的取水项目。四是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组织对飞翔化工工业园等项目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

(2)调控高耗水行业取用水总量

一是调控工业取用水量。重点针对钢铁、纺织染整工业、化学工业等高耗水行业取用水大户,按照“依据定额、比对往期、覆盖多源、许可量封顶、总量控制”的原则控制用水计划,调控取用水量。二是限制工业废水排放。对122家重点水污染企业提标升级并提高允许排水量限值,倒逼压缩取用水量。目前,钢铁行业中水回用率达到80%以上,纺织染整行业达到20%以上。三是关停并转高耗水、高污染企业。截至2013年年底,张家港市累计关停无法实施有效治理的小化工等企业268家,还明确了46家重污染电镀企业的关停期限。综合以上措施,2013年全市高耗水行业的取用水存量在2008年的基础上削减了25%左右。

(3)调控农业灌溉水量

重点开展水稻灌溉节水减排调控措施,一是大力推广“浅、湿、控”节水灌溉制度。加强水稻种植期水浆控制和灌溉管理,全市95%以上水稻种植采用“浅、湿、控”节水灌溉制度。二是开展节水灌溉考核奖励措施。组织当地水管员成立了节水灌溉考核自主管理小组,采用“依据定额、以电核量、节水奖励、以工补农”的方法,对打水员的节水(节电)效果进行考核和奖励,使亩均净定额由奖励措施前的 506 m3/亩(1 hm2=15 亩,下同),提高到了390 m3/亩,并形成了污染减排30%左右的显著效果。

(4)发挥水价的调控作用

一是及时出台水价政策。规范制订水资源费等价格标准。二是严格执行征管制度。无擅自减免和违规收费行为,应征到账率超过98%以上。三是对超计划用水加价收费,2013年对9家超计划企业全部实施了加价收费。

(5)强化取用水过程监管和考核

一是完善市镇两级用水监管网络。在水利系统内部市镇两级水资源管理机构中安排22位用水监管人员,在市级专管机构——市水资源管理处设立督查科,由2位专职督查人员监管工作质量。二是明确监管要求。重点围绕取用水单位用水计划执行情况、计量情况及在线监控设施完好程度、标牌是否齐全、规费上缴情况和入河排污口排水水质状况等内容开展取用水现场监管;将50万t/a以上规模的取水户列为重点监管单位,敦促企业建立节水管理网络、完善用水台账、开展水平衡测试等内容。三是强化考核。市水利局每季度和年底组织对市镇二级水资源管理工作进行集中检查考评,考核结果纳入到对各单位年度绩效考核内容。

2.实施用水效率控制措施

(1)大力推进工业节水技改措施

一是推进企业节水技改措施。通过推进企业开展水平衡测试和节水型企业创建活动,强化节水技改,大力发展重复用水技术。截至2013年年底,已完成水平衡测试企业60多家(占工业总水量86%),创建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42家,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企业102家。二是开展工业园区废水“零排放”。张家港市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新建2万t级再生水厂,深度处理园区内处理后的工业废污水和生活污水,制成不同等级的再生水供给园区不同用水需要,对膜处理后浓缩盐水进行蒸发处理,废盐干燥后填埋,实现高标准的“零排放”。

(2)大力推进农业节水技改措施

一是发展工厂化水稻育秧技术。在全市新建了4个大型工厂化育秧点,采用喷、滴灌技术对秧苗进行定量化灌溉。二是大力推进渠系和田间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建成了4.3万亩标准化农田,50%以上的农田已经建成永久性渠道,实施滴灌、微喷灌工程5 280亩,建成节水型农业示范区28家。

(3)大力推进服务业和生活领域节水技改措施

一是推广普及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免费为市民更换节水器具2.5万件(套)。二是大力推进服务业节水型载体建设。深入开展节水型单位、节水型学校、节水型机关、节水型宾馆等服务业节水型社会载体创建活动。三是加快实施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完成了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着重加大镇村供水管网改造力度。目前,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已降至7.8%,累计完成镇村管网改造长度330km。四是开展城市再生水利用。将市区第二污水处理厂450万m3尾水用于城西新区湿地的河道景观,490万m3尾水作为城西购物公园污水源热泵中央系统空调系统的水源;投资800万元新建城北新区建设再生水处理厂。目前,张家港市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1.7%。五是强化了雨洪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在宾馆、饭店、校园、居住区内建设了一大批雨水蓄集设施,城市主干道两侧建设了大量下凹式绿地调蓄雨水。

(4)规范节水管理

一是强化定额管理。将用水定额和清洁生产定额作为水资源论证、取水审批、用水计划制定、节水评估和用水审计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二是强化计划用水管理。对所有工商业取水户和市区500 t/月以上的自来水用水单位全面执行计划用水管理,用户年度用水计划经公示后由政府发文执行,并强化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管力度。三是全面实施节水 “三同时”管理。通过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验收环节严把节水“三同时”关,公共设施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工作已纳入行政服务中心归口管理。四是探索开展用水审计工作。2014年在2家企业开展了用水审计工作。此外,积极主持开展企业用水标准和节水导则的宣贯工作。

3.推进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措施

(1)落实水功能区纳污总量

47个水功能区中,省级水功能区23个,苏州市级水功能区14个,张家港市水功能区10个,其中列入省级、市级水功能区划的河流纳污能力执行规定的指标值,其余的执行《张家港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的纳污能力指标值。

(2)严格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

一是由审批窗口规范许可受理。二是严格论证制度。要求所有项目提供入河排污口论证报告书,重要项目组织开展专家审查。三是实行限批制度。严格控制在重要引清通道内、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和水质不达标水功能区内排污口设置的审批。

(3)严格入河排污口监管

一是总量控制。将排污总量和减排目标分解落实到排放责任主体。二是严格入河排污口监管。将入河排污口监管责任分解落实到各河道保洁责任段的河管员和巡查人员。三是实施排污口的集中整治。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和引清通道内全面关闭入河排污口;将塘桥、杨舍、凤凰镇区的18个入河排污口统一接入污水管网,并将达标尾水排污口由张家港河搬迁至走马塘。四是强化污染源监测。建造了203套废水在线监控系统,并定期对入河排污口排水水质取样监测。五是强化社会监管措施。对非法排污实施有奖举报,聘请志愿者和义务监督员加强巡查和监督。

(4)强化控源截污

一是加强工业点源治理。工业企业均实现了达标排放。二是加快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8%,镇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农村污水处理率达到41.8%。三是强化农业污染综合治理。执行规模化养畜禽养殖禁养区制度,对42家规模化养殖场,实施雨污分流、固液分流、粪便处理和污水处理等限期治理;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措施,稻麦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95%,配方肥使用占65%,化肥使用强度204.1 kg/hm2,水稻生物农药防治覆盖面达到100%,生物及生物源农药使用占46%;秸秆综合利用率98%;塘循环水养殖率达到50%。

(5)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一是对饮用水水源地有效保护。发布了《张家港市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办法》《张家港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安全事件预警和应急预案》,划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建设隔离装置和视频监视系统并组织日常巡查,一干河备用水源地实施河道长效管理,开展水量水质在线监测并发布公报,实施生态补偿等。二是建设备用水源地扩容工程。在一干河南段新开挖沙洲湖,配套新建了一干河备用水源地市政30万t备用取水口,应急供水能力将达到8天以上。三是组织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2013年12月通过了省水利厅、住建厅、环保厅的联合验收。

(6)实施河网治理和生态修复

一是建设三个水循环体系。为缓解平原河网水体水动力条件不足和南部地区缺少清水水源问题,张家港市先后投入近40亿元推进骨干河道改造工程建设,建成了中部水循环体系,东部、西部水循环体系正在建设之中。同步推进城乡二级河网与骨干河道的互连互通整治。二是大力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大力推进河道周期性疏浚,积极开展黑臭河道治理和生态河道创建,强化各类河道保洁措施,大力推进“河长制”。三是实施河道蓝线控制。颁布和实施《张家港市河道蓝线管理办法》,对蓝线内的土地和水域实施严格管理。

三、加强监控能力建设,提升精细化、现代化管理水平

1.构建水资源量值一体化监测和监控体系

一是成立了市水资源监测站。与市水利局专职水资源管理事业单位——市水资源管理处合署办公,先后获得了水量水质监测和水资源论证乙级资质,添置了先进、配套的水文、水质监测设备和应急监测车、船,建立了地表水、地下水水量水质两大类的实验室监测、车船载移动监测、野外远程自动监测的立体化监测体系,开展了水功能区监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测、取水单位的退水水质监测等活动,并开展了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论证、节水评估、用水审计等工作,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二是建设取水计量在线监控体系。完成了地表水年取水量10万t以上、地下水年取水量5万t以上的取水计量设施实施监控技术改造工作,共计99套在线计量监控设施,监控水量占实际取水量的95%以上,全部与省厅联网。

2.完善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

先后开发建设了水资源费和水利工程水费收费管理信息系统、长江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预警监测系统、20多套雨量实时监测系统、地下水位在线监督系统、水资源监测实验室LIMS信息管理系统等。2013年张家港市还被省水利厅列为水资源现代化管理试点城市。

猜你喜欢
节水型排污口张家港市
我国将于2023年完成长江黄河等七大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排污口排查
张家港市鹿苑小学教师作品
张家港市侨商会正式成立
Intensive Training of Maths(4B)
新时期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措施
张家港市德积小学
节水型抽水马桶
合理规划入河排污口布局 严格纳污总量控制
上海:以节水促减排 以减排抓保护 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太湖流域:统筹兼顾 多管齐下 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