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监测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2014-01-31 12:29阿拉坦其木格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年5期
关键词:监测仪器环境影响环境监测

阿拉坦其木格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环境保护局监测站 内蒙古赤峰 02535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生态环境要求的也越来越高,更加注重自然环境与生活环境的和谐,我国生态环境依靠生态监测技术保障,生态监测技术对环境影响评价具有直接影响。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从业经验,主要分析环境监测技术的问题与整治方法,探讨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1 环境监测技术问题与整治方法

1.1 针对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为了实行环境监测,环境评价单位与监测部门建立委托关系,对项目拟建地实施本底监测,待监测合格后,再对项目建设环节、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制定动态化监测计划。项目试运营时,监测项目的验收、竣工,确保环境监测措施可良好落实,试运营结束后,还需给予回顾性评价。这些环境监测的准备、实施过程,可充分表现项目建设的监测过程。实施环境监测,主要是按照国家的环境质量标准,评价项目建设的环境质量,以便于处理工程现场问题。按照拟建地污染发展、环境情况与污染特点,实施现场环境监控,总结本地的环境监测数据,构建评价数据库,为节能减排提供准确、可靠的理论数据。对于环境监测,需做足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制定拟建地的污染状况监测计划,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对于项目建设的污染排放,必须制定监控计划。现阶段,我国环境监测是通过先进技术实现,因我国环境监测仪器的生产企业大多数属于中型、小型企业,监测仪器质量属于中等水准,无法满足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对于监测仪器而言,主要表现有如下问题:监测仪器的生产水平较低,导致重复生产较为严重,生产规模、生产效益不稳定,无法确保产品质量,仪器使用性能较差,使用寿命较短,极易发生故障与问题。国家对监测仪器的投入力度不够,无法满足环境监测市场需求。

对于环境监测工作而言,无法避免会发生某些问题,阻碍环境监测技术发展。因环境监测主要围绕人工与仪器的结合,进而无法防止周围环境影响监测,加上人为因素影响,导致环境监测频率不高,时常发生监测点位不全的问题,无法获取实际、准确的环境质量数据,参考价值较低。同时,由于经济、时间因素,环境评价单位通常会压缩、省略某些监测工作,为根据相关规范实行监测。

1.2 环境监测技术发展对策

主要包含如下四个方面:其一,提升培养教育力度。对于环境监测单位、环境评价单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提升其认识深度。由个人思想逐渐提升至全局意识,特别是需重视本底检测,严格环境保护审批;其二,构建环境评价的评审责任机制,各技术人员参与到评审监测、环境质量评价中;其三,对于环境影响评价,构建难度、经济及时间的互相约束机制。评价时间属于评审的重要条件,防止急功近利,为了赶工期而忽视该项工作。按照环境监测经济预算、计划时间,有序开展施工工作,确保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其四,对于环境监测,可推广使用3s技术,凭借高科技技术,准确测定监测点,依靠高精度特点,采集监测数据。

2 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针对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随着高科技不断发展,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一种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传统环境监测主要以实验室分析、人工采样分析技术,精确度较低,作业效率不高。而随着我我国环境污染形式日益严峻,需通过先进技术改进环境监测工作,提升环境监测质量。因此,催生了3s技术。目前,我国环境监测运用3s技术,目的是使地面监测同3s技术的有机结合,建立新型监测模式。由空间宏观角度,对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监测,从微观角度,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审视,进而达到互补作用。环境监测系统也逐渐网络化、一体化。

3S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遥感系统(RS)技术的总称,近些年来,3s技术不仅在某个领域使用,而是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工业、地质等检测。而对于环境监测领域,利用3s技术,必须构建一个完善、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实现动态化监测,提升表述能力、定量精确度,以为我国生态环境创造一个技术性的新发展方向。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监测单位不明确,污染状况监测计划不合理,监测仪器的生产水平较低,国家对监测仪器的投入力度不够,无法满足环境监测市场需求等问题,我们必须通过提升培养教育力度,构建环境评价的评审责任机制,构建难度、经济及时间的互相约束机制,推广使用3s技术等措施,同时,对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需构建一个完善、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实现动态化监测,有效提升环境监测质量与效率。

[1]侯昌龙.浅谈环境监测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方向[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12,31(1):42-43.

[2]李靖.关于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4).

[3]邱庆周.分析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J].城市建设,2013,(1).

[4]刘芳.目前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现状及问题研究[J].北方环境,2012,(4):196-197.

猜你喜欢
监测仪器环境影响环境监测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中国环境监测第33卷(2017)总目次
对建筑工程中基坑工程监测方法的论述
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新时期环境监测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