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治理措施的分析

2014-01-31 12:29万利晓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年5期
关键词:环境污染环境保护文明

万利晓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环境保护局 河南洛阳 471400)

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基于农村环境的,但是当前我国的农村环境问题却面临着十分严峻的问题。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主要是为了实现农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一个相对优质的的农村人居环境。

1 环境污染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表现

1.1 生产方式粗放,农业生产污染严重

我国的农业现代特别化还处在一个发展阶段,农村技术推广系不够完善,科学有效栽培方法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普及,这就使得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还是粗放型。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粗放型农村生产方式,这就很大程度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是通过加大农业生产中各要素的投放量来提高农村农作物产量,其中农业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农业机械的投入、劳动力数量、耕地的面积以及农药和化肥等物化产品的投放量。

1.2 基础设施较差,生活污染问题突出

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相对来说比较差,生活污染问题相对严重。绝大多数的农村还停留在初始阶段,垃圾得不到处理,污水只能依靠蒸发,这种状况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体现的尤为明显,如中、西部。相比之下,东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的农村的生活垃圾,如快餐盒、塑料袋、废旧电池和废旧的农药瓶等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处理,导致随处可见,对农村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这主要就是因为这些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管理机制还比较缺失。其中生活污染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污染。这都对农民的生活质量[1]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工业日用品的不断普及,农村生活污染问题遭遇了更大的挑战。2011年我国农村产生的生活污水达到了九十亿吨,制造的生活垃圾达到三点六亿吨,并且这一数据还会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而不断提高,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产量的增加将严重影响到周年环境质量。另一方面,伴随现代化产品的日益普及,导致农村生活污水的成分更为复杂、生活垃圾种类更为繁多,但是这些农村里却没有能够处理这些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基础设施,加上许多农民环保意识不强,造成大量的生活污水到处倾倒、不少的生活垃圾被随意丢弃。

1.3 技术设备落后,乡镇企业污染加剧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富农政策,畜牧养殖企业和工业企业在乡镇地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就为大量的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但是乡镇工业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乡镇工业数量较多、技术相对落后、机器设相对简陋且布局混乱,这就导致不少的能源和资源消耗过多,造成了不必要的的浪费。当农村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污染。在2011年我国农村工业污染破坏的耕地占到了全国耕地总量的百分之十七点五,为十六点七万平方千米。乡镇工业企业带来的污水排放量占到了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2]。这些都是由于乡镇企业排放的大量废气、废水和废渣所致,且分别占到了全国“三废”排放量的百分之六十七、百分之二十一和百分之八十九,严重危害到了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与此同时,农村对于畜牧养殖经营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导致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到处排放、大量的粪便出现堆积,致使养殖场附近的水环境被污染,对周边居民的人身健康和用水安全带来了非常大的隐患。在2011年我国的三大畜禽鸡、猪、牛的粪便年排放一氧化碳达到了六千九百万吨,占到全国生活废水产出的一氧化碳值的五倍以上,对农民的生产环境和居住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3]。

1.4 城乡二元格局,污染转嫁矛盾明显

将城市污染转嫁到农村是一些城市治理环境污染的捷径。这种转嫁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随着城市环境管理和准入条件的加强和提高,有些城市便将污染严重的企业搬迁到偏远的农村地区或是城市的郊区。二是将无法安置或是难以处理的城市垃圾转运到城市附近的郊区加以填埋或是堆放。对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会发生短缺,大量的城市垃圾则会被运往城市周边的一些农村进行处理。三是以招商为由,将高噪声、高污染、高烟尘和高能耗的企业建立在农村地区。四是将城市过时或淘汰的商品和电子产品卖农村地区。将城市污染转移到农村的举动不仅不利于城乡的统筹发展,还会极大程度的破坏农村生态环境。最终农村的污染还是会通过一系列的渠道影响到城市环境,从而造成整个生态环境质量的破坏。

1.5 法制不健全,环境管理体系不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颁布后,我国先后出现一系列的环境法律和部门规章,形成了一套具有我国特色的环境法律体系。但是这套体系和现实需求还相差甚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执行力差、力度不够、内容比较陈旧等,尤其是对于一些起步较晚的农村,很难开展环保工作。就现在的环境保护行政程序法来说,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且各部门的职能相对模糊、职权常常出现交叉等问题,这对高效开展环保工作带来了不少的阻挠,现有的立法中很多条款都不能有效的对农村环保工作进行指导。如对污染物排放制度只是局限在污染点,而不是整理的一个污染物处理,这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的防治。同时,对农村自然环境的利用没有一个比较健全的动态监测系统,对农村自然资源的损耗情况没有清楚的了解,这种体系缺陷将导致我国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受到非常大的障碍。

2 综合防治环境污染,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2.1 依靠科技力量,大力发展新型农业

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模式的特征主要是高投入,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也会对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并且也是对农村可持续经济的一种不良影响。改良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模式,大力加强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投放,建立一套合理的推广体系,引导广大的农民学习科学的种殖技术,走向新型的农业化生产道路;要做到循环经济,按照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生产要求,发展绿色农业、支持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努力提高无污染、高功能和易降解的农用膜的研发和推广,积极促进固化气化发电技术的应用和普及,让农业环境友好型得到快速的发展;合理施肥、高效用肥、减少化肥浪费和化肥污染[4]。按照不同农作物的需求进行专用型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的使用。同时充分利用腐植肥料和微生物提高肥料利用率。

2.2 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的农民,同时他们也是担任着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的重任。广大农民具备了很强的环保意识,会极大的促进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如何提高农民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和环保意识呢?主要是要多开展一些多形式和多层次的宣传教育活动,认真维护农民的环境权利,尊重农民的环境参与权和知情权以及监督权,农民要有自主发言的权利和想法,勇于在建设项目过程中从自己的切身利益角度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同时还要不定时的对农民开展技能培训和环境保护知识培训,让他们拥有保护环境的能力,清楚的了解环境污染可能带来的危害,全面掌握科学的农业生产新技术,做到健康文明生产,文明消费和文明生活,真正让农民能够从行动上开始保护环境。

2.3 统筹城乡发展,防止污染转嫁

城市污染转移到农村的举动不仅不利于城乡的统筹发展,还会极大程度的破坏农村生态环境。最终农村的污染还是会通过一系列的渠道影响到城市环境,从而造成整个生态环境质量的破坏。所以,一定要认真贯彻“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实现城市农村环境立法一体化,加强完善农村环境的法律法规,规范农村环境现状及发展规范,只有提升农村在环境基本法中的地位,才有利于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协调的发展[5]。

2.4 完善农村生态法制体系

生态文明的建设必须将生态文明的思想体现在法律中,农村环境保护首先要考虑到农村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和整体性,然后才能制定一套完善的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同时还要对农村人口、社会、经历以及环境和资源等之间的关系做合理的协调。第一,要完善环境保护各项政策,全面分析和系统、各部门对环境保护执行的要求和担负的责任,并提出对应的要求和管理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度;第二,通过国家制定基本的环境法,将生态环境作为基本的立法指导思想,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内容,让人人有法可依,有据可行;第三,在地方上,可以专门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或是地方条例,对现有的环境问题提出改善措施,对现有的一些法律中提到的相关内容作具体的规定。

3 结语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都关系了我们整个社会的有序发展和进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通过发达国家和我国的某些城市发展道路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更应该知道不能继续走“先发展,后治理”的错误道路。面对着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情况,我们必须深知所面临的艰巨现实,各级政府和人民都必须认真落实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努力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加大防治农村环境污染,实现城市和农村的统筹发展,大力依靠高新科技,积极创新,实现政府做主导,全民共参与的和谐局面。共同将农村文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积极推行,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1]戴向荣,蒋立科,罗曼.发展农村生物质能的设想与建议[J].世界农业,2011,(07).

[2]苏杨,马宙宙.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02).

[3]吴新涛,陈绍军,林乃铨,叶夏,吴明其,黄玲清.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J].开放潮,2012,(Z3).

[4]赵海霞.科学发展观下的农村环境政策创新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5]尚宇红.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的经济博弈分析[J].理论探索,2013,(06).

猜你喜欢
环境污染环境保护文明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请文明演绎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漫说文明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
对不文明说“不”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以及给我国的启示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