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形势下发展环保产业措施的探讨

2014-01-31 16:03松,闪
中国环保产业 2014年5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设施环境

刘 松,闪 旭

(新疆旭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 830000)

对新形势下发展环保产业措施的探讨

刘 松,闪 旭

(新疆旭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 830000)

论述了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并对发展环保产业的主要措施进行了探讨。

环保产业;现状;发展措施;探讨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保产业的发展,提出把加强环境保护、振兴环保产业作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并把节能环保产业确定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三个重要文件;2011年4月5日环保部发布了《关于环保系统进一步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将环保产业放在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绿色增长点的宏观背景下,体现了时代性和先进性的要求。

2011年至2015年,我国的环保投资将达3.1万亿元人民币,较过去5年翻一番。中国将绿色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吸收和利用外资的重点领域,旺盛的绿色需求和优良的投资环境将为各国尤其是本地区企业提供广阔市场和巨大投资机遇。

1 我国环保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环保产业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十五”“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环保产业政策的日趋完善,环保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总体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领域不断拓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整体水平有较大提升。近年来,中国环保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5%~20%(远高于同期GDP增速),未来还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总体来看,我国环保产业领域已经从初期的以“三废治理”为主,发展为包括环保产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服务、环境友好产品、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的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但环保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仍偏低、对环境保护事业的支撑能力不足,产业层次不高、市场规范不够、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不强,一些核心技术和高性能材料等依赖进口和国外技术,企业自主研发投入和人员力量都比较薄弱,环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龙头骨干企业匮乏,尤其是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弱势。

经过“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十二五”期间,国家在持续推进COD和SO2污染减排的同时,将新增氨氮(NH3-N)和氮氧化物(NOx)约束性指标,在部分区域实施总氮(TN)、总磷(TP)、重金属(M)等特征污染物总量控制;继续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逐步解决区域和城市大气中细微粒子及臭氧超标等空气质量问题,促进区域和城乡生态环境改善;积极推进工业污染全防全控;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着力解决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危险化学品等环境安全问题。上述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环保产业的强力支持。

目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着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与此同时,环保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确立,必然得到国家财政、金融等相关政策的扶持,环保产业发展的外部政策环境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因此,“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环保产业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期。随着我国的环保事业全面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污染治理、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环境服务业必将迅速发展,并产生巨大的技术、设备和资金需求,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环保产业市场之一。

2 发展环保产业的主要措施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围绕重点工程需求,强化政策驱动,大力推动以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脱硫脱硝、土壤修复和环境监测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发展,研发和示范一批新型环保材料、药剂和环境友好型产品。推动跨行业、跨企业循环利用联合体建设。实行环保设施运营资质许可制度,推进烟气脱硫脱硝、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等污染设施建设和运营的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进程,推行烟气脱硫设施特许经营。制定环保产业统计标准。研究制定提升工程投融资、设计和建设、设施运营和维护、技术咨询、清洁生产审核、产品认证和人才培训等环境服务业水平的政策措施。”这些目标的完成,需要环保产业的强力支持。

2.1 政府引导,政策推进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因此应优化政府引导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扶持作用,积极创造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切实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同时应充分运用经济工具和市场手段,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和绿色金融、信贷等经济政策,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和探索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等。

(1)充分发挥环保法规、政策、标准在引领环保产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扩大环保产业市场需求

各项环境保护法规、政策、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应统筹考虑环保产业现状和发展要求,制定与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需求相适应的政策措施。同时,各级环保部门在制定环境保护法规、政策、标准时应提前预告,为环保产业的优化、调整和升级留出时间。要及时将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管理重点等环境保护要求和投资向社会发布,为环保产业发展方向提供引导。

(2)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增强环保企业创新活力

一方面,可对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电价、脱硝电价实行优惠,对污水处理、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等企业实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积极治理污染、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

另一方面,降低环保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门槛,将环保企业纳入优惠范围。如对从事环保技术开发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环保新产品、环保设施运营减免征收所得税;对急需引进的环保技术,以及国内环保产品出口实行减免关税优惠政策等。

2.2 加强监管

(1)环境监管与环保市场监管协调联动

环保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环境保护设施的监管,通过强化管理有效提高我国环保技术设备、工程及服务质量水平,遏制市场不公平竞争,形成产业发展的有序良好环境。同时要推进环境保护设施的全过程管理,在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审批、环境工程设计或治污方案审查中,加强技术经济评价,加大对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内容的审查力度。逐步建立环境工程建设项目监理和验收制度,保证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内容达到设计文件和审批要求。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设施信息公开制度,通过公众监督强化政府监督,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立。

(2)健全环保招投标规范

为有效解决环保工程建设中的低价中标问题,有关部门应对招投标环节进行规范,明确各种评标方法的适用范围,加大环保工艺技术和环保设备性能等在评标中的权重,提倡使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及装备。同时要实行环保工程建设招投标备案制,重点监督有关评标标准采用情况和环保工艺技术、设备采用情况。不按规定报备的不予验收。

2.3 技术保障

(1)充分发挥环保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

推动建立以企业技术开发中心为主要方式的环保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同时,鼓励环保企业发挥资金及生产条件等方面的优势,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实力,推进环境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环境科技在环保产业中的运用。

(2)鼓励创建和扶持环保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建立环保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按产业链和产业要素,将工程技术公司、环境科研单位、环保设备制造及仪器生产企业组织起来,形成一批上下游产业链条较为完整、产业结构比较健全的体系,加速环保高新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

(3)构建和完善环保技术转移体系

在国家有关部门指导下,制定促进环保技术转移综合工作方案,协助政府部门全面推进环保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研究制订支持环保技术转移的相关政策和措施;组织开展重大环保技术验证评估与转化转移活动;组织专业技术转移人才培训。同时鼓励民营企业和民营资本进入环保技术中介服务领域,通过优化整合和兼并重组,实现服务功能综合化、服务质量标准化、运营服务信息化。

2.4 信息建设

(1)以行业组织为载体,建立面向社会、辐射全国的环保产业信息网络

通过信息网络及时发布重点最新环保技术成果、政策信息、研发信息、项目信息、市场信息、企业信息等,为环保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单位提供一个信息互通的平台。

(2)大力推动环保企业信息化建设

支持面向中小环保企业和产业集群的公共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发挥专业信息服务企业的优势,帮助中小环保企业低成本、低风险地推进信息化;利用各类环保技术创新计划带动环保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加快信息技术在环保产业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Probeinto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Measures Under New Situation

LIU Song, SHAN Xu

(略)

X324

A

1006-5377(2014)05-0033-03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设施环境
环境保护
民生设施非“摆设”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环境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