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化痰法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30例

2014-02-02 02:43李立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天麻高血压病白术

李立荣

(广东省肇庆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科,肇庆 526020)

健脾化痰法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30例

李立荣

(广东省肇庆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科,肇庆 526020)

目的 观察健脾化痰法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50例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尼群地平片;对照组给予尼群地平片,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 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不仅有降压作用 (P<0.05),而且有降低血脂的作用,且临床上无副作用。结论 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尼群地平片较单用尼群地平片有更好的降压疗效,健脾化痰法不仅具有降压作用,而且具有调脂作用,安全性好。

高血压病;中医药疗法;健脾化痰法

流行病学调查[1]显示:我国人群50年来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的持续上升趋势,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至少2亿,其中每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约占全球高血压总人数的1/5。成都一项老年人群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显示:老年性高血压患病率为55.17%,并且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增高。老年人体质较弱,其中不乏长期服用多种降压药物者,容易出现肝、肾功能损害,水电解质紊乱等,而且也加重了其经济、心理上的负担[3-4]。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有效又安全的降压方法。研究表明,临床中老年人以痰湿壅盛型高血压较为多见,笔者采用燥湿化痰、健脾和胃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尼群地平片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50例,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50例患者按照纳入时间的先后顺序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中男16例,女14例;其中年龄45~64岁,平均年龄为 (55.68±5.76)岁;病程3~11年,平均病程为 (9.10±1.82)年。对照组予西药降压治疗,20例中男12例,女8例;其中年龄45~63岁,平均年龄为 (54.85±5.66)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为 (7.58±2.83)年。入选时两组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病等资料经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1 治疗 两组均采用西医降压治疗。治疗组加用本方,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清半夏15g,陈皮10g,茯苓15g,天麻15g,白术15g,甘草6g,竹茹10g,枳实12g,决明子15g,山楂15g,丹参15g。本方由肇庆市中医院中药房提供原材料,由制剂室煎药机统一煎取。将上述诸药浸泡清水中30分钟,共同加水武火煎煮30分钟,后用文火再煎煮20分钟,静置、滤过即得。真空袋包装,100m L/袋,每剂2袋。用法:口服,1袋/次,早晚各服一次。并同时服用尼群地平片10mg,每日服用1片,每天服用2次。以4周为疗程,每周监测血压3次,取平均值,并记录症状变化情况。对照组单用尼群地平片治疗,其服法、疗程同治疗组。治疗组、对照组均停用其他药物,饮食及生活习惯不变,并观察症状及血压变化等情况(尼群地平片,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4402398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诊室血压、症状积分值、临床疗效、血脂。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1.5 病例入选条件 均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符合高血压病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年龄在18~65岁,且知情同意者。

1.6 西医诊断标准 高血压诊断参照2005年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所规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和其他明确的非高血压原因所致的心、脑、肾、血管损害。

1.7 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参照 《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有关内容拟定。主症:眩晕、头痛、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次症:心悸、失眠、口淡、食少、舌胖苔腻、脉滑。

2 结果

参照 《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2.1 降压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mm Hg或以上,须具备其中1项;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及10mm Hg,但已下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或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Hg以上,须具备其中1项;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2.2 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证候积分 (%)=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2.3 两组对血压影响 治疗4周后,治疗组收缩压平均下降10mm Hg,与治疗前比较P<0.05,对照组收缩压平均下降7mm Hg,两组舒张压水平均降低均不明显。治疗后,治疗组降低收缩压优于对照组 (P<0.05),降低舒张压两组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P>0.05。见表1。

表1 两组对诊室血压水平的影响 (±s,mmHg)

表1 两组对诊室血压水平的影响 (±s,mmHg)

组别 n 收缩压 舒张压治疗组 治疗前20 142.80±7.85 89.58±9.85 30 149.86±9.88 91.18±9.96治疗后 30 138.85±8.26 89.26±8.68对照组 治疗前 20 149.78±9.90 91.56±9.88治疗后

2.4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4周后,治疗组症状积分平均下降10分,与治疗前比较P<0.01。对照组症状积分平均下降5分,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治疗组改善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 (P<0.05)。2.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0.0%,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70.0%,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1),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6 血脂变化情况 治疗4周后,降低血脂,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

2.7 安全性观测 两组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治疗组中2例出现轻微腹痛腹泻。对照组中1例出现下肢水肿,1例出现颜面潮红,1例出现头痛。服药前后两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无明显改变。

3 讨论

目前,在高血压病的西医治疗中,钙离子拮抗剂作为临床一线降压药广泛使用,而尼群地平片为临床上降压疗效较确切的药物。但本研究结果表示,对于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降压疗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高血压多属中医的 “头痛”、“眩晕”范畴,其证型有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等不同证型,其中以痰湿壅盛型较为常见。有流行病学调查[6]亦显示:高血压出现率最高的证型为痰浊壅盛型,加之南方的气候土卑地湿,饮食多喜肥甘,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在临床上非常多见。

“无痰不作眩”、“因于湿,首如裹”的理论说明眩晕的病变,湿浊内停,痰浊中阻,如束布帛,是引起眩晕的主要原因。《素问·至真要大论》中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如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浊阴不降,痰浊蒙蔽清窍,不得升发,故头眩晕。由此可见,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病位在脾,病因痰浊内生。笔者采用燥湿化痰、健脾和胃方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收到良好的疗效。本方中,法半夏燥湿化痰、升清降浊;天麻平肝熄风而止眩晕;二者为君,为治风痰眩晕头痛要药。以白术为臣,健脾燥湿,与半夏、天麻配伍,祛湿化痰、止眩之功益佳。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与白术相伍,尤能治生痰之本;陈皮理气化痰,以使气顺则痰消。使以甘草调药和中。

现代研究半夏具有短暂的降压,降血脂,抗心律失常作用。天麻中含有天麻苷即天麻素,可以降低外周阻力,扩张小动脉及微血管,具有降压、镇静作用。白术具有利尿作用,抑制电解质重吸收,尤其是促进钠离子的排出。茯苓有利尿作用,主要与影响肾小管对钠离子重吸收有关。茯苓与白术配伍利尿加强。具有降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等功效。山楂所含熊果酸和金丝桃甙具有降低胆固醇,调节血脂和提高血清SOD活性的药效作用[7];丹参具有降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作用,各药协同发挥作用,达到良好降脂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健脾化痰法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的降压作用,能改善患者的症状、无明显副作用,而且具有调脂作用。临床上,不少患者存在血压高、血脂高等代谢综合征的表现,从脾论治,中医药能较好的控制血压、血脂,减少患者向冠心病等血管病变发展的可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进一步研究。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S].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2.

[2]袁涛,薛梦,黄晓波,等.成都地区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J].四川医学,2011,32(4):460-463.

[3]李平.治疗顽固性高血压60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09,11(10):34-35.

[4]梁峰,胡大一,吴明营.顽固性高血压治疗的现状与进展[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7):631-633.

[5]郑莜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4.

[6]张志斌,周春刚,陆曙.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6):969-971.

[7]李归海,孙敬勇,张希林,等.山楂降血脂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J].中草药,2002,33(1):51.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Dampness Type Hypertension Jianpi Huatan Method Treating Phlegm for 30 Case

Li lirong
(Zhaoqing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haoqing City,Guangdong Province,52602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Jianpi Huatan method of hypertension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efficacy of phlegm dampness type and its effect on serum lipid.Methods50 patients of phlegm dampness type hyperten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3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of 20 cases,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banxiabaizhutianma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Nitrendipine Tablet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Nitrendipine Tablets,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4 weeks.Changes in blood pressure,blood lipid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Clinical observation shows that,The treatment group not only has antihypertensive effect(P<0.05),But the effect of lowering blood lipids,And no clinical side effects.ConclusionsTo Treat the phlegm dampness type patients,Banxiabaizhutianma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Nitrendipine Tablets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was better than single use of Nitrendipine Tablets,Not only has the hypotensive effect of Jianpi Huatan method,But with lipid regulating function,Good safety.

Hypertension;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the Jianpi Huatan method

10.3969/j.issn.1672-2779.2014.10.014

1672-2779(2014)-10-0027-03

张文娟 本文校对:周 帅

2014-02-11)

猜你喜欢
天麻高血压病白术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
HPLC-RID法同时测定天麻丸中3种成分
RP-HPLC法同时测定7个产地天麻中5种成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相同栽培条件下不同来源白术中5 种有效药用成分测定与比较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
王付教授运用白术治疗便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