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观点

2014-02-03 09:16
浙江共产党员 2014年3期
关键词:闭馆月球车玉兔

博览.观点

“让领导先看”领导你怎么看?/连海平

2月12日上午,河南省宝丰县马街书会在当地中华曲艺展览馆举行开馆仪式,仪式结束后有关领导和少部分群众进入馆内参观游览,大门随即关闭,引发现场其他等候群众的强烈不满。

追溯过往,我们发现,“让领导先看”其实是“让领导先走”的还魂。多年前克拉玛依那场大火,一句“大家坐下,不要动!让领导先走!”久久刺痛国人的心。在一些人眼中,领导干部就应该高人一等,就应该享受特权,让领导干部与普通群众混在一起就是不尊重领导。为了讨好领导干部,他们不惜得罪普通群众。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些行为不是在帮领导树权威,恰恰是“坑官”——被媒体曝光,让领导干部下不了台。

当然,也不排除是享受闭馆参观待遇的“领导”授意。身为党员干部,理当走群众路线,与群众打成一片,成为群众的贴心人。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摆官架,耍官威,则是封建时代的老爷作风。可惜,个别党员干部直到今天仍未意识到这一点,对特权情有独钟,处处都要显示自己有别于老百姓的身份。

对闭馆接待领导行为,有关部门不妨把它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麻雀”来解剖,看看究竟是哪些人不把普通群众当作一回事,并通过适度惩戒达到以儆效尤的效果。

(广州日报)

微信就是稍微信一点/苏文洋

一般地说,传统媒体要发布的信息,都需要经过调查核实、领导事先审查等环节。微信上的各种信息,大多没有经过调查核实,更没有领导事先审查,发不发由你个人负责,信不信也由你个人负责。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同样的道理,尽信微信还不如没有微信。

微信的真实性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就成为一个刺激、培养人们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的大课堂。过去,在学校读书、考试,最终都会获得教科书和老师给出的完全正确的标准答案。而微信上的所有信息,都没有也不可能有最终的正确标准答案。经常有朋友通过微信问我,某某信息是否可信?有些我可以回答其可信度,有些我也是刚刚知道,无法作出回答。但我要感谢所有的微信信息提供者,不仅仅是职业习惯使然,也确实是通过微信让我们看到了大千世界丰富多彩的一面,一个世界多种声音的一面。如同一个森林,什么鸟儿都有,唱出各自的歌声。假如森林里面只有一种鸟声,这将是多么单调,多么无趣。

“知道了”不一定就要相信。微信让人们对很多过去不知道的事情“知道了”,总比什么都不知道蒙在鼓里活一辈子强得多。这一点,我不是微信,而是坚信。

(北京晚报)

科学也卖萌/郁晶陶

距离地球38万公里之外,月夜是否已经过去?之前故障的月球车玉兔,能否熬过这个月夜,重新在微博上欢蹦乱跳地卖萌呢?

当然,那个在微博上自我介绍为“月球是目的地,地球是家乡”、反复强调“人家是男孩子”的“月球车玉兔”,并非本尊;从飞向月球之前4个小时发出的第一条微博,到故障之后向地球道“晚安”,背后是一个或一群地球人的努力。但“他”的26万多粉丝,以及更多关心玉兔的人,一定早就把这个微博塑造的一边勤恳工作、一边使劲卖萌的可爱“兔子”形象,和遥远星空中的那台月球车融合在了一起。

“大家好,我是月面巡视探测器玉兔,你可以叫我@月球车玉兔。我来自中国,4个小时后将和嫦娥三号一起飞向月球。我长得有点普通,但能探测和考察月球,会收集、分析样品。这是我第一次发微博,希望接下来几个月,能和大家分享太空的样子。其实我有点紧张……希望这次能完成任务。”

“早上好!走了一晚上的路,我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但是每当想到那么多前辈走过那么远的路,压力就很大呢。这张图里是月球和火星上的其他车辆走过的路,有些是大型的载人车,有些和我一样是无人操纵的漫游车。走得最远的是(前)苏联的月球车2号,足足跑了37公里。我也要加油了!”

探月,实在是一次难得的科普机会。更新微博、写“月球车日记”、发表文章,既要科普探月知识,又要与粉丝热情互动,“月球车玉兔”忙得不亦乐乎。不知多少人被“他”的科学精神感染,被“他”永不放弃而又坦然面对挫折的态度打动。让科学与大众的距离更近些,让科学散发出温暖气息、洋溢着人文精神,从月球车的“兔脚印”中,应该可以想到很多吧。

(新民晚报)

猜你喜欢
闭馆月球车玉兔
玉兔寻回行动
月球车之最
玉兔号月球车正式停止工作
波斯尼亚博物馆有望重开
Mining the Moon Becomes a Serious Prospect
水调歌头·玉兔巡宫
玉兔卖萌
“玉兔”月球之旅遐想
月球车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