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山:处理立法与改革关系需梳理借鉴已有策略

2014-02-03 15:40刘松山
中国司法 2014年6期
关键词:经验主义依法治国时期

当代中国立法与改革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30 多年来,为妥善处理这一关系,我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背景下,采取了不同的策略。立法推动改革前进的策略曾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取得巨大成功,但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遇到阻滞和曲折;立法适应和服从改革需要策略的运用,积累、形成了经验主义和工具主义的立法思想;立法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策略,经过了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取得了成功,但也存在值得注意的问题。现在,改革又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妥善处理立法与改革的关系,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任务。中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还将处于改革时期,在不同的改革时期,针对不同的改革事项,采取科学的、有针对性的立法策略,是十分不易的。为此,需要在梳理已有处理立法与改革关系策略的基础上,深入总结、探索和把握改革时期立法的特点、规律,特别是理性认识改革时期立法存在的诸多问题,客观评估立法对改革的作用,把握立法在改革进程中的定位,为今后妥善处理立法与改革的关系,不断推动改革,实现依法治国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刘松山如是说,《检察日报》,2014年5月6日)

猜你喜欢
经验主义依法治国时期
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批判的语境经验主义:数据与语境
——第十七届《哲学分析》论坛专题研讨之二
思 辨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全面依法治国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