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关键是提升劳动生产率

2014-02-03 18:27盛世豪杜平
浙江经济 2014年11期
关键词:换人劳动生产率浙江

盛世豪 杜平

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关键是提升劳动生产率

盛世豪 杜平

当前浙江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在加快结构优化调整的同时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是浙江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根本目的。笔者认为,必须把提升劳动生产率作为推动转型升级、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关键,努力使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从扩大规模转到提高效率上来,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升劳动生产率,真正实现效率驱动发展。

提升劳动生产率是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强劲动力

国内外发展实践表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阶段性,在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重点和支撑动力也不同。同时经济增长更多是一个长期现象,长期增长主要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升,依靠短期需求刺激能制造短期繁荣,不能产生长期增长动力,反而可能制造泡沫。当前,由于“人口红利拐点”、“刘易斯转折点”和“库兹涅茨曲线拐点”三点叠加,国内经济“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加之世界经济贸易格局显著变化,依靠需求拉动的出口导向型、粗放型传统发展型式日益式微。近年来,随着发展环境的变化,浙江省投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弱化,经济增速趋缓、下行压力加大,前期刺激形成的产能过剩仍处于消化阶段,工业经济仍处于下行趋势,房地产销售额和面积均出现负增长,转型阵痛加剧。特别是自2009年以来,GDP增速已连续5年列沿海四省末位,这几年一直在8%左右徘徊,与广东、江苏、山东的差距逐年扩大。2014年一季度,浙江经济同比增长7%,再创近五年来新低,在全国已经公布经济数据的十多个省份中排末尾。

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三个”过多依赖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增长质量和效益偏低,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2012年,浙江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约相当于美国的20%、日本的21%和韩国的44%,而同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8.4%、日本的9.1%和韩国的20.0%、台湾的34.1%,不到人均GDP相对水平的一半。即使与兄弟省市比较,浙江省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也明显偏低。2012年,浙江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为9.4万元/人,分别是上海的54.7%、江苏的82.5%和广东的98.9%。在要素资源投入完全不变的情况下,如果2012年浙江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当年GDP就可以增加9.3%。浙江劳动生产率水平上的差距,也反映出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空间,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投入对增长的边际贡献会不断下降,要确保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必须劳动依靠生产率提升。因此,只要我们着力在提升劳动生产率下功夫,推动经济增长向效率提升驱动,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而且也可以为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提供强劲动力,保持经济社会长期增长。

提升劳动生产率是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抓手

劳动生产率水平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核心指标,因而也是衡量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是否取得成效、成效大小如何的关键指标。世界银行《2030年的中国》报告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亚经济体之所以能够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就是通过技术创新、资本积累、劳动力素质提升等途径,使真实劳动生产率每隔数年翻番,从20世纪50-60年代仅相当于美国的20%提高至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50%以上。我们说当前浙江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就是指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资源的投入,劳动生产率提升缓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过低。2007-2012年,浙江工业劳动生产率从72836元/人提高到100709元/人,年均仅提高4.9%,低于工业增加值(9.2%)和GDP(9.6%)的年均增长速度。从绝对水平看,2013年浙江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6.3万元/人,分别低于上海(28.0万元/人)、江苏(26.0万元/人)、山东(26.6万元/人)和广东(17.7万元/人),只是全国22.7万元/人的71.8%,其中31个大类制造行业中,浙江有23个行业劳动生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过低的背后是浙江长期以来低层次产业比重过大、产品附加值过低、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等深层次结构性问题。

加快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也不是简单地看所谓的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了多少、服务业比重提高了多少,比重仅仅反映数量上变化,而核心是效率的提高,即促进要素资源向高生产率部门如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流动,进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坚持内生发展、高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集约发展,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达到不断提高设备、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利用效率,以及提高土地、环境、水资源等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加大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快实现机器换人、腾笼换鸟,达到增进经济运行效率的目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低耗低排放产业,加强产业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协同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达到优化升级经济结构,以及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目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必须把提升劳动生产率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切实破解当前发展中保持经济增长与加快结构调整的“两难”问题,真正为实现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提升劳动生产率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根本途径

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翻番是本届省政府的重要目标。从浙江实际看,提升劳动生产率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六普”表明,2010年浙江工业就业比重达到44.7%,居全国各省(区、市)首位,比江苏、上海和广东分别高出9.6、8.5和4.8个百分点。研究表明,2001-2012年,浙江工业对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8.6%,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50.4%,目前这两个比例还在稳步提高。①浙江工业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研究,《浙江省统计局简报》(统计分析专刊)第17期,2013年3月14日。2012年,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下降至37.3%,纯粹的农业收入只占15%左右,主要来自打工的工资性收入占比达到52.6%,比2000年提升了5.6个百分点。即使在低收入农户中,工资性收入比重也很高,2012年全省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6260元,其中工资性收入2996元,占47.86%。②浙江低收入农户致贫原因及增收对策研究,《浙江省统计局简报》(统计分析专刊)第4期,2013年3月25日。因此,自于工业的工资性收入不仅是目前浙江城乡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且对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也很大。而劳动生产率作为企业及社会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标志,决定了工资收入水平的高低。2013年浙江通过实施“机器换人”,规上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9.9%,职工平均薪酬增长12.2%。

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必定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反之亦然。总体上看,近年来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缓慢,这与相对较低的工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2012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5.10万元/人,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0%,明显低于当年规上工业企业人均劳动报酬的相对比重(90.3%)。2012年,与浙江人口地理、经济规模类似的台湾制造业从业人员小时劳动报酬达到9.5美元,是浙江城镇制造业在岗职工小时劳动报酬的2.8倍,主要由于台湾制造业较高的小时劳动生产率(每小时36美元),约为浙江城镇制造业的2.7倍。全球范围看,2012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不足7000美元的50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均GDP低于6000美元(1990年GKs),制造业人均个人可支配所得普遍在2000美元以下;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高达5万美元的25个较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均GDP平均超过2万美元(1990年GKs),制造业人均个人可支配所得普遍在1万美元以上,收入增长较快。这说明,如果工业等行业劳动生产率不能得到较快提高,工业企业劳动报酬提升的空间已经很小。因此,要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翻番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提升全社会尤其是工业劳动生产率,并通过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以改革的思路和举措提升劳动生产率

提升劳动生产率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产业结构调整、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科技创新和劳动力素质提升等方方面面,既需要在制度层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需要微观层面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创新驱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既需要继续鼓励物质资本投入、提高全社会资本存量,更需要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提高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第一,加快深化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后发经济体的发展实践表明,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确保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的根本基础,也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并缩小和发达经济体人均GDP差距根本途径。浙江要紧紧抓住十八届三中全会带来的机遇,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以市场决定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改善省域经济系统效率,提高要素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向效率更高方向发展。一是要以“三张清单一张网”为突破口,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和审批层级,提高审批效率,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的活力。二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竞争促进资金、土地、环境容量等重要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健全完善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落后产能淘汰退出机制。三是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重点投向公共服务、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保护生态环境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引导并带动民营资本创新发展。四是强化劳动生产率导向,“以亩产论英雄”,切实把劳动生产率纳入工业强县、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考核的重要指标,不简单地看产业比重。

第二,进一步加大“机器换人”力度,加快物质资本积累。加大“机器换人”力度,加快物质资本积累,促进人均资本增加,是提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提。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机器换人”工作,有力促进了劳动生产率加速提升。2012年全省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6.29%,比2000-2010年年均水平提高0.71个百分点,①“机器换人”促进浙江劳动就业结构转型升级,《浙江省统计局简报》(统计分析专刊)(第33期)2013年8月15日。2013年规上工业从业人员减少1.3%、劳动生产率提高9.9%。②浙江省推进“机器换人”取得的成效及下一步措施建议,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调研与建议》第8期,2014年3月7日。但总体上看当前浙江全社会人均资本存量,尚不及韩国台湾的一半、不足美国日本的四分之一;制造业人均资本存量更是远远落后发达经济体。因此,一要大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大力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机器装备投资力度,进一步落实好设备购置增值税抵扣、进口设备和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免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优惠等政策,对企业“机器换人”和相关技术改造按研发投入享受政策。二是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生产环节开展“机器换人”示范工作,制定具体的技术路线、重点项目和目标要求,为全省各行各业机器化、自动化改造提供示范。三是加强对企业“机器换人”的科技和服务支撑。加大对智能装备和机器人技术研发支持力度,设立相关重大科研专项,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技术联盟或协同攻关,鼓励支持与我省“机器换人”重点行业紧密相关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和产业,培育和发展一批为“机器换人”提供方案设计、设备研发、系统集成、安装维护的生产性服务企业。

第三,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强化人力资本支撑。世界经济论坛《2013年全球人力资本指数》报告指出,人力资本禀赋,即劳动人口的生产力与技能,是影响一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远胜于其他任何资源。研究表明,制造业企业职工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劳动生产率就会上升17%,尤其是从高中到大专和大专到本科生两个阶段的变化对劳动生产率的正向影响作用最大。③如果企业职工全部由初中以下学历的职工构成改善为全部是高中学历职工的话,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将提高24%,如果再进一步改善为全部是大专学历的话,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可以再提高75%。与此相仿,由大专到本科劳动生产率可以再提高66%。见蔡昉:再续人口红利需深化教育改革,《经济参考报》2009年09月16日。浙江发展的事实也表明,从长期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要大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每增长1%,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1.173451%,但简单劳动力已经处于过剩或饱和状态。④浙江人力资本的经济发展效应,《浙江统计分析》(91),2012年12月25日。“六普”表明,浙江非农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9.57年,不到全国平均水平(10.47年),其中高中及以上比重为3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32个百分点。劳动力教育水平的差距是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潜力之所在。因此,一要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在职培训的支持力度,允许企业把员工培训经费纳入税前列支或享受研发经费投入同等优惠政策。二是加大政府对在职培训的资金支持力度,通过购买服务形式,为就业人员提供培训服务,提高就业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扩大政府补贴项目职工培训范围。三是进一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深化工学、校企合作,鼓励社会力量、企业参与技能培训,多渠道扩大职业技术规模。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毕业生学历层次,努力培养一支高质量的现代产业大军。

第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创新支撑作用。创新驱动是加快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源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一要加大创新投入,把创新投入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内容纳入扩大有效投资考核内容。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去年全面修订GDP核算方法,其中最显著的一个变化就是把研发经费投入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纳入到GDP计算。二是大力推动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小微企业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⑤统计表明,相比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在创新发明、专利技术上具有更高效率,具有更高的社会资本累积效应;单位研发支出和研发人员投入的创新发明,小微企业是大中型企业的2倍左右。,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力度,科技、财金等政策要进一步向小微企业倾斜,允许将小微企业购买技术、发明专利的经费支出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纳入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扣除范围。三是积极推动商业模式变革与创新,鼓励引导实体经济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跨界合作,加快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商业模式在制造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四是加强工业工程研究和成果推广,⑥工业工程是一门以系统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工程技术,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工具,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在内的各类企业的实际工程与管理问题进行定量、系统的分析、设计与优化,从而实现系统的最大效率和效益。大力推动企业技术改造与生产流程再造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推动工业设计从产品设计向装备和生产流程设计延伸,促进企业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作者单位:盛世豪,浙江省政协研究室;杜平,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

猜你喜欢
换人劳动生产率浙江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中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我国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研究
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速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中国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7.4%
新华网:杭州未来5年推3000个“机器换人”项目
都是“换人”惹得祸
浙江医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