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居于《论语》的视角

2014-02-05 05:44胡贵勇康华明汪先平李明刚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论语君子孔子

胡贵勇,康华明,汪先平,李明刚

(遵义师范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团队建设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管理学家们关注的热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论著《论语》中的许多“立身处世”观对今天的团队建设有着较大的启发意义,其中很多理念并没有随时间的消逝而失去价值,相反,对今天的团队建设还有着历久弥新的意蕴。

一、个人在团队中应树立什么样的形象

《论语》中关于个人修炼的问题常常不是单独讨论的,孔子将它放到“社会”中,从今天组织学的角度,就是放到如何适应团队、如何协同团队来考察。

(一)“君子务本”:要有安于“本分”的形象

《论语》中关于个人如何立身处世首先强调的是“本分”问题。“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说的就是君子行事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孔子的这个“本分”指的是“孝悌”,就是要有“孝悌”观念和“孝悌”行为,如果在家里做到了,那么在团队里就能做到尊重领导、团结同仁。孔子始终认为懂得孝悌是创建和谐的基础,是社会安定的源泉,当然也是一个人融入社会、融入团队的基础。将处理家庭成员关系推及组织和团队,就是一个人要明确自己在团队中所扮演的角色、坚守所承担的责任。所以孔子又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教导人们不要随便“出位”,要牢记“君子思不出其位”,要注意自己的职务范围。“君子务本”不仅是个人处事的忠告,也是个人在团队中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脚踏实地、做好本职份内事情。

针对不同的角色,孔子还提出安于本分的要求,即“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哪怕是身居高位当领导也切不可不思进取,也要“居之无倦”。要有孜孜不倦、永不懈怠的工作精神,要勤于工作、努力学习,工作上不偷懒、行动上不指手画脚,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勇于学习、善于学习,争做学习型领导。对于没有担任领导职务的职员来讲,要“行之以忠”,就是处处要以忠心、忠诚来对待本职工作;工作时要心无旁骛,尽心尽力;不可耍小聪明,敷衍了事;更不可有“占公家便宜”的想法。

(二)“耻其言而过其行”:要有诚恳踏实、注重行动的形象

《论语》非常强调个人行动,教导人们切忌夸夸其谈,所以提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这句话很精炼,意义也非常深刻。实际上这是孔子告诫人们:工作中总有一些夸夸其谈的人,这种人说尽了大话、套话,遇事总滔滔不绝,但最后却是一件实事也没有做成,给团队和同事造成“虚滑”的印象。这是对“轻行重言”者的告诫。对此,孔子还从君子修养的角度强调:“巧言令色,鲜矣仁。”就是说,一天只知道花言巧语、装模作样的人,这种人是很少有仁爱之心的,大家对这种人要多留心、有防备。

孔子注重“行动”,认为注重行动就是仁,仁的对立面就是花言巧语,装模作样。这与儒家崇尚质朴有关。从今天个人形象的修炼上看,是要求我们每个个体说话要谨慎小心,要说到做到,要言行一致,要练就先做后说的习惯,检点只说不做的行为。这种踏实的处事态度和质朴的工作精神正是个人在团队中要好好修炼的。

(三)“和而不同”:在团队中要树立具有独立见解的形象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正派的人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则是谋求和他人一致,不太注重总体上的协调。正派无私的人能与他周围的人保持融洽和谐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是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从来不因怕破坏人际关系而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它启示人们在团队中既要把团队和谐放在首位,又要坚守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坚守组织原则与规章、遵循办事程序与规律;既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又善于处置不同意见,能将和谐与正确的不同意见巧妙处理,推动团队的发展,积极营造团队的和谐氛围、坚守团队的健康规则。

二、如何与团队成员相处

团队建设既要尊重每一位成员的个人意向,关照每一个成员的个性品质,同时又要要求成员之间相互平等。要积极为同事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构建真诚的人际关系,做到彼此协调以促进团队和谐。

优秀团队的一个特质就是所有成员都相互熟悉、彼此信任。在一个优秀的团队中,每个成员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劣势,同时清楚其他成员的长处和短处,这样可以很好地避免团队成员之间因为相互不熟悉而造成误解和纠纷,否则不仅不能相互补台,还将影响团队的创造力发挥,影响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一)“泛爱众而亲仁”:要彼此友善、相互关爱、尚仁而立

在《论语》中,“孝悌”、“谨信”、“爱众”、“亲仁”是常常提及的话题。儒家总是将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放在社会建设的第一位,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摆在第二位。所以有“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之说。这就是要求团队中的每个人首先要学会的是能广泛地去关爱别人、友善同事,常怀“爱众”之心、常行“爱众”之德、常施“爱众”之事,要学会主动去亲近那些在团队中德高望重、品行端正的人,力求在他们身上学到好的东西、养成好的习惯,同时逐渐剔除自己身上“自私”的一面,养就仁的德行。这不仅是社会和谐的需要,也是团队发展的需要。

(二)“周而不比”:要正直、和谐相处

成员之间健康的人际氛围与团队和谐休戚相关。在《论语》的记录中,孔子特别反感“结党营私”的小人做派。孔子说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就是说道德高尚的人常常是合群而不搞相互勾结,那些小人则相互勾结制造不和谐。在一个团队中,如果有小人结党营私、相互勾结,搞小团体、拉小帮派,人为地设置人际障碍,就会造成团队中大多数人难以融洽相处,致使踏实人、老实人受到排挤,处事总是谨小慎微、放不开手脚,生怕得罪这些小帮派,团队的凝聚力就必然遭受破坏。因此,要使团队健康发展,每个成员都应该练就胸怀宽广、正直无私的“坦荡荡”的处世态度,始终坚持与大家和谐相处、正派往来,不拉小团体、不搞小帮派。《论语》中提及的“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也是同样的道理。

(三)“躬自厚,薄责人”:要学会反思,多替别人考虑

事实上,经常相处的团队成员之间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纠纷或误会。面对类似问题,孔子教导我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意思就是说遇到这类问题时要学会反思,多在自己身上查找问题,主动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要动不动就怨天尤人,动不动就认为上苍不公,或总是把责任推给别人,认为自己总是对的。“学会反思”不仅自己少忌恨别人,也会避免别人的忌恨,同事之间自然就相处和谐了。责己严,待人宽,这是维护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可或缺的原则。

《论语》中还提到曾子的一段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儒家十分强调的以塑造个人理想人格的又一描述。《论语》中曾参提出的“反省内求”的人格修养方式,都是要求处于组织中的个人要学会时常检查自己的言行,将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符合组织和社会的理想人格。这与今天提出的加强自我批评的意义基本一致。这种自省、自觉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四)“君子成人之美”:同事间应学会互助

在团队中,光学会反思自己是不够的,还应该积极主动地帮助别人,要有助人的修养和胸怀。所以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成人之美”是儒家一贯的思想主张,是做人的胸怀与境界。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一脉相通。只要同事之间相处愉快,工作心情自然舒畅,人际关系会更加密切,这种良好的人际效应自然会促进同事间在工作中相互帮助、彼此照应,工作上取长补短,工作效率自然大大提高。还应提及的是,这种互助既有具体工作上的实质性帮助,也有精神上的督促和鼓励。正如孔子说的“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五)“泰而不骄”:学会谦逊相处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常常作为我们中华民族自我提示的警语。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组织,谦虚总是受人尊重的良好修养,谦虚谨慎的人总是很受欢迎。孔子就说过:“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因此,在团队中要注意修炼自己,争取做一个有教养、安静坦然、彬彬有礼、从不傲慢的人。这不仅是年轻人在团队中快速成长的经验,也是团队中“老资格”成员赢得尊重的法宝。团队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了,青年人的创造力和老员工的余热也同样被唤醒了,还有什么样的团队目标不能实现呢?

三、如何在团队中提升自己

在团队建设中,任何个人的力量都不可小视。团队力量的强大既要依靠个人能力的强大,也要依靠个人其他素养的提升。

(一)“小不忍则乱大谋”:在团队中练就隐忍精神

孔子讲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意思就是说花言巧语会败坏人的德行,小挫折不能承受、小麻烦不能忍耐、小亏都不能吃,那么要做好大事就是一句空话。孔子的这句话已经成为很多人用以警示、修炼自己的座右铭。这句话确实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处事智慧。对于一个有抱负、有远大志向的员工,往往是在团队中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是具有豁达的胸襟,不断提高自己的忍耐力、承受力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变得从容不迫、处变不惊,遇到繁琐的事能忍耐,遇到大事、急事心不慌。这既是提升自己的途径,也是人格修炼的目标。

(二)“思而不学则殆”:要有勇于学习、不断积累新知的意识

孔子认为学是思的基础,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经历长时间的积累,具备一定量的积淀,思考、谋划才有依托,才有效果。孔子讲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段言论与我们耳熟能详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相近。孔子既强调人要多思考、遇事多动脑筋多想办法,要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同时,孔子又强调一个人平时要多学习、多积累,不能凭经验办事,勿入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泥潭。二者不可偏废。在组织中,可以学习的对象有领导和同事,学习的内容有知识、技能,甚至还有他人的人格与修养。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思考才会有科学依据,思考才会缜密合符实际状况,也才能谈得上组织创新。没有学习积累的思考往往是主观臆断和凭空想象,这种情况下的判断和决策对组织发展是相当具有危害性的,也是今天构建“学习型组织”要警惕的。

(三)“择其善者而从之”:要有“向善”的自觉

团队发展中最怕的就是“从恶”现象无人管、“从恶”现象滋生。所以孔子提醒弟子们“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受到后世教育界的极力推崇。他不仅主张向他人学习,要满怀谦虚精神,同时他还主张要善于在“不善者”身上吸取教训,远离从恶者,始终要有保持洁身向善的自觉性。

《论语》中还记录了曾子的一句话:“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意思就是说正人君子常常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并且依靠“有学问、有思想”的朋友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来帮助自己提升性格修养,永葆向善的正能量。

(四)“匹夫不可夺志”:要有追求和梦想

孔子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可谓妇孺皆知。孔子时代的“志”在今天就是“理想”、“梦想”的意思。孔子高度重视青年人的“志”,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可见一斑。对一个人来讲,有梦想才可能有不断进取和不懈努力的冲劲,有远大的志向才可能造就其独立的人格,有远大志向和独立人格的人能自觉维护自己和团队的尊严,自觉抵御外界的威胁利诱,这正是团队长远发展所需要的。

于此孔子还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意思就是说人要是有了志气、骨气,他就像松柏那样,不会随波逐流,而且能够经受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

(五)修己安人:将修炼自己放在自身发展的首位

“修己以敬”、“修己安人”是《论语》中十分强调的修身理念。孔子教导弟子首先要重视修炼自己,对事对人始终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然后使周围的人们安乐,最后才能促使普天下的百姓安乐。将修身放在自身发展的首位,始终坚持“修己以敬”、“修己安人”的处事目标,长此以往,自己就达到了尧舜修养的境界了,自己也就成为人们敬仰的君子了。孔子认为,提升自己的修养是君子立身处世和管理政事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做,才可能实现天下大同,社会和谐。在今天来讲,这既是一名员工的团队责任,也是一名员工的社会责任。

四、如何建设团队文化

(一)“言应及义”:应营造健康、积极的团队议事文化

健康的团队文化在今天已经成为团队发展的关键要素了。优秀的团队十分重视培育积极健康的团队文化,而在团队文化中,“议事文化”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化要素。对此,孔子有十分精彩的阐释:“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意思就是说,一帮人成天聚在一块,议论一些与团队发展、与本职工作业务无关的话题,团队成员不仅不爱钻研业务反而喜好在团队聚会中卖弄、显摆一些与业务无关的话题,这种团队因其没有健康的团队文化是难以发展的。不仅如此,孔子还警告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意思是说如果大家都一起来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抵制那些歪风邪说,让那些不良言论无藏身之地,影响团队的祸害就可以消除了。所以,不管是一般员工、还是团队领导在集体聚会场合都应该带头谈义务、主动讲发展、宣传正能量。久而久之,成员们的每一次聚会就会变成大家群策群力的业务咨询会、业务研讨会,这种良好的议事文化必将促进组织的大发展。

(二)“亲君子,远小人”:树立讲正气的团队文化

团队发展中常常会遇到员工提拔、业绩嘉奖、任务委任等问题,是荐举贤才、选贤用能、奖勤罚懒还是唯亲是举、举庸抑能涉及团队的正气问题。《论语》中记录了哀公与孔子之间的一段对话,哀公问孔子:“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这里讲的是治国安邦的道理,用在团队建设中同样适用。“亲君子,远小人”树正气是孔子一贯的主张。

(三)“当仁不让”:自觉维护制度的尊严

孔子说过:“当仁,不让于师。”这里的“仁”可以理解为人们应该遵守的礼仪与典章制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面对规范化了的制度与规章,就是老师或领导站在面前,也不要出现情感摇摆、轻易让步、忽视规章尊严的现象。孔子虽然强调师道尊严、重视师生关系,但他也十分尊重制度与规章,把严格执行制度规章摆在相当重要的地位。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团队行事不按规章,领导随意表态、随意决策不仅会导致领导威信的下降,还会导致员工我行我素,丧失纪律与制度的尊严,团队必将成为一盘散沙,丧失凝聚力。

[1]毕宝魁.《论语》“忠”“恕”本义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2]闫春新.《论语集解》何晏注初探[J].齐鲁学刊.2010,(2).

[3]杨鸿源,陈晓龙.《论语集解》以玄释儒辨[J].社科纵横.2010,(3).

猜你喜欢
论语君子孔子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君子无所争
有君子之道四焉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