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体会

2014-02-05 08:37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方用贝特甘油三酯

漆 军

(江西省上栗县中医院药剂科,上栗337009)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体会

漆 军

(江西省上栗县中医院药剂科,上栗337009)

高脂血症是由于人体内脂肪代谢失调,致使体内血脂成分增高的疾病,本病与冠心病的发病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血脂过高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也是形成高血压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对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危害更大。

中西医结合;高脂血证;中医辨证

高血脂症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肥胖、疲乏、头晕等症状,一般情况下都会选用降血脂药,尤其选用他汀类降血脂药,患病初期或病情较轻的效果明显,病程较长或病情较重的病人疗效不是很好,这时需要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笔者从事临床药学多年,跟踪走访了很多高脂血症患者,从患者的饮食结构、饮食习惯到患者每天的运动量等各方面,做了大量的了解,现就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情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中医辨证高脂血症多属“眩晕”、“胁痛”的范畴,病因病机多由于人到中年之后精耗神衰,气血不足,肾气虚弱;或因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气交阻,瘀积脉道,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致使血脂过高,发生眩晕;或因情志失调,气机郁结,气滞血瘀,阻塞脉络所致。治疗上应以调理肝脾肾三脏入手,根据不同的证型,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案。从临床检验来说,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高于正常值,高密度脂蛋白低于正常值,多伴有脂肪肝或肥胖,这是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

如果血脂检验报告单显示有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等指标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等降低,则提示已存在有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易患因素。这时要注意调节血脂水平,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⑴高脂血症患者首先应采取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等一般性措施。如果无效,才考虑药物治疗。

⑵合理选用调脂药物。①苯氧乙酸类,如安妥明、力平脂(非诺贝特)、吉非罗齐(洁脂,诺衡)、苯扎贝特(必降脂)等,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它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而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有升高作用。②羟甲基戊二醚辅酶A还原酶制剂(他汀类),如洛伐他汀、美降之、血脂康(脂必妥)、辛伐他汀(舒降之)、普伐他汀(普拉固)等。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作用比苯氧乙酸类明显,降低甘油三酯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则不如苯氧乙酸类。③多不饱和脂肪酸,如鱼油制剂(脉东康、多烯康等),亚麻酸等,可降低甘油三酯,但降低胆固醇作用较差。④烟酸类,如烟酸、烟酸肌醇酯、东脂平、戊四烟酯等。但部分患者用后有脸红、心悸、皮肤僵痒、胃肠道不适等。⑤弹性酶,调脂能力较弱,但副作用小,可用于轻度病人。⑥C受体阻断剂如特拉哩嗓,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但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⑶许多调脂药,尤其是影响胆固醇和胆汁酸经胆汁和粪便排泄的降脂药,会使胆汁中胆固醇呈饱和或过饱和状态,而易于形成胆结石。

⑷降胆固醇药对肝脏有一定损害。此外,长期服用调血脂药可引起机体脂质变化,从而导致非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一旦发生不良反应,要及时停药。

⑸由于人体需要一定量的血脂质来维持正常机体功能,所以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等指标过分低于正常范围也属不正常表现。

⑹应戒烟忌酒。因为吸烟能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机制之一就是吸烟能降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而不利于对胆固醇的清除,而饮酒可加重高脂血症。

通过中医临床辨证,高脂血症又分实证与虚证,多种类型的临床表现也各有差异,只有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辨证施治,方能奏效。同时在治疗上注意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在辨证基础上,选方用药应尽量具有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中西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同时要给过高的血脂寻找排泄通道。可通过芳香化湿,消积导滞,疏肝解郁,活血祛瘀等方法,使浊脂逐渐排除。

举例如下:

林某,女,52岁,2010年因头晕,疲乏,两胁胀痛初诊。自诉2009年9月上旬开始头晕,身倦乏力,心烦易怒,两胁胀痛,2009年9月25日到某县人民医院就诊,经检查诊断为:①高血压病,②高脂血症,常服用非诺贝特、美托洛尔,服药期间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停药后各项指标又明显升高,故要求中医配合治疗。诊见:形体肥胖,体倦乏力,头晕,两胁胀痛,心烦易怒,纳呆口干,大便不爽,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弦细涩。血压24/14kPa,血脂三项指标:总胆固醇8.9mmol/L,甘油三酯13.8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49mmol/L。B超提示脂肪肝。西医诊断:①高血压病,②高脂血症。中医诊断:①眩晕,②胁痛。中医治疗宜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10g,枳壳10g,白芍15g,青皮10g,香附10g,川芎10g,郁金10g,当归10g,丹参15g,钩藤30g,甘草6g。

中药每日1剂,煎服2次,同时口服苯扎贝特片每日3次,每次200~400mg,15天后复诊,诉上症明显减轻,精神舒畅,胁痛消失,二便正常,但尚觉头晕,乏力。血压:20/12kPa,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细,继用上方减钩藤,加山楂20g,增加消食导滞、降血脂的作用。配合苯扎贝特片服用15天后,再以上方去枳壳、香附,加女贞子30g,枸杞子15g,增加补肝肾作用,配合苯扎贝特片治疗,一个月后复查,患者自觉精神爽快,食欲增加,二便自调,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血压20/12kPa,总胆固醇5.2mmol/L,甘油三酯1.3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5mmol/L。B超报告:肝胆正常范围。

由于高脂血症患者的病因病机不同,临床表现各异,虽有实证与虚证的不同,而在中医辨证上又有各种类型的症候,而所配方也有不同,如实证的湿热蕴结型方用甘露消毒丹加减,湿浊内阻型方用平胃散加减,气滞血瘀型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虚证的气虚血瘀型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肝肾阴虚型方用杞菊地黄丸加减,脾肾阳虚型方用实脾散加减等,所用方药各有不同,所以诊断时既要辨别症状的虚实,又要分清虚实症候中的各种不同临床表现,配以不同的方药进行治疗。

高脂血症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一般在50~55岁、女性在55~60岁发病,男性病变重于女性,现在高脂血症的发病年龄在提前,高脂血症的病人要坚持服用具有降血脂作用的中药,如绞股兰、草决明、何首乌、泽泻、山楂、大黄、红花、银杏叶等,还要中西药物结合应用,同时要增加适当的体育锻炼,调整饮食结构,多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减少热量的摄入。高脂血症与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对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因此,我们在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老年人的高脂血症时,还应该特别交待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应该加强营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控制高脂血症的病情,使患者能得到合理的治疗。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5.063

1672-2779(2014)-05-0104-02

苏 玲 本文校对:陈秀明

2013-11-11)

猜你喜欢
方用贝特甘油三酯
支气管哮喘基本用方
高甘油三酯血症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最美丽的生命
体检时甘油三酯水平正常,为何仍需注意?
On the Effects of English Subject Edu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人乳脂中甘油三酯分析方法及组成的研究进展
加减平胃散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及体会
最美妙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