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附子的临床药理及应用

2014-02-05 08:37徐红兵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乌头药理附子

徐红兵

(云南省祥云县人民医院,祥云672100)

略述附子的临床药理及应用

徐红兵

(云南省祥云县人民医院,祥云672100)

目的 本研究主要就中药附子的药理以及应用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中药附子的现代药理、临床应用以及毒性反应及其处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药附子在抗炎、抗心律失常、镇痛、抗肿瘤、抗衰老等方面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结论 在采用附子来对各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一定要对其应用范围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用药,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毒副反应,必须进行严格的观察,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对其进行处理。

中药;附子;临床药理;应用;毒性反应

附子,中医学认为其对于某些疾病具有起死回生的功效。现代临床医学中,常用附子对风心病、冠心病、低血压状态以及心肌梗塞所致的休克来进行治疗,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效果[1]。为了对中药附子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全面、深入了解,本研究将对中药附子的现代药理、临床应用以及毒性反应及其处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附子的现代药理

1.1 化学成分 附子是毛茛科乌头子根的加工品,其化学成分主要为川乌碱乙、川乌碱甲、塔拉第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以及带有剧毒的二萜双脂类生物碱。此类药物的主要作用器官为心脏,此外,该药物中还含有毒性相对较强的甲基乌头碱、氨基酚、阿替新。

1.2 药理作用

1.2.1 强心 附子具有较强的强心作用,有研究在附子的水溶液分离过程中得到了一种新成分的尿嘧啶,采用50mol/L该尿嘧啶来对蟾蜍的离体心脏进行刺激,其心肌收缩作用出现了明显加强的情况,且剂量越大,时间越长,其强化程度也就越高,且不会对心率造成影响[2]。与人工合成的尿嘧啶相比,其强心效果基本一致。在生附片中分离出了多种成分,经过研究证实了上述结果。

1.2.2 抗心律失常作用 有学者对附子抗心律失常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动物研究发现[3],在对氯仿小鼠进行治疗时,附子中的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的室颤具有较强的预防作用,其中水提取物的效果尤为明显。药理试验的结果表明,附子的成分中,抗心律失常的有效成分较多,特别是水提醇后的溶液效果更好。

1.2.3 对血压以及血管的影响 附子具有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以及扩张血管的作用。去甲乌药碱静脉注射液或附子注射液的扩张血管作用尤为明显,在对麻醉犬注射后,其股动脉血流量以及脑血流量均有所增加,其血管阻力也有所减小[4]。不过附子的这一作用可以被普萘洛尔阻滞,附子不仅具有升血压的作用,而且还具有降血压的作用,这主要与其有效成分有关。有研究结果显示,甲乌头碱的降压作用十分明显,这可能是由于甲乌头碱可使α受体被阻断,使β受体兴奋,氯化甲基多巴胺是一种受体激动剂,去甲猪毛菜碱对α受体以及β受体均有一定的兴奋作用,这也是其升压的有效成分。

1.2.4 抗炎、镇痛 附子煎剂对急性炎症具有十分明显的抑制作用,有学者对蛋清或甲醛所引发的关节肿胀小鼠采用附片水煎剂或大鼠进行灌服后,其关节肿胀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5]。有研究指出,附子的抗炎机制主要为抑制甲醛、角叉菜胶、蛋清等所引起的大鼠足肿胀,同时它还可以抑制醋酸所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并对佐剂性关节炎以及肉芽肿的形成进行适当的抑制。

1.2.5 抗衰老作用 实验室研究结果证实,附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老龄大鼠的总体抗氧化能力以及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自由基的代谢产物含量,提高组织膜中酶的含量,并使细胞膜脂的流动性发生改变。附子可以通过保护细胞膜的功能与完整性,以此来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2 临床应用

2.1 功效、性味 中医学认为附子的功效与性味主要为有毒、性热,味甘、辛,功能散寒除湿、补火助阳、回阳救逆。

2.2 适用范围 中医理论认为,附子主要适用于以下三方面的患者:①寒性疼痛患者;②阳气欲脱患者;③阳气虚弱患者。汉代以后附子的应用范围变得更广,内科、外科以及妇女儿童均可采用此种药物来进行治疗,不过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必须辨证准确。

2.3 配伍应用

2.3.1 与温热药配伍 例如与炙甘草、肉桂以及干姜配伍,其主要用于对伤寒传入三阴、寒邪直中于里的患者。此类配伍汤药主要有通脉四逆汤、四逆汤以及干姜附子汤。

2.3.2 与补气药物配伍 附子与人参配伍具有回阳固脱的作用,通常用于剧烈,吐泻以及大汗后,例如参附汤、四逆加人参汤。

3 毒性反应与处理

3.3.1 毒副反应 附子的有毒成分主要为乌头碱,它属于二萜类生物碱中的一种,其带有箭毒样作用,同时它还具有乌头碱其它方面的作用。附子中毒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麻木、烧灼感,如未得到及时的处理,就有可能发展成为烦躁不安、心慌气急、头晕目眩、呕吐、恶心,情况严重时还会出现呼吸抑制、体温下降、四肢逆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心律失常、脉搏缓弱、膝反射减弱等。

3.3.2 中毒处理 在对附子中毒患者进行临床处理时,其方式主要有院外治疗以及院内治疗这两种方式,在对患者进行院外治疗时,其方法主要有蜂蜜解毒法、米水甘草汤、绿豆解毒法、单味生甘草、防风黑豆汤等。院内治疗的方式主要有洗胃与催吐、对症支持治疗、药物治疗以及透析治疗。

4 结论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中药附子在抗炎、抗心律失常、镇痛、抗肿瘤、抗衰老等方面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由此可见在采用附子来对各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一定要对其应用范围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用药,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毒副反应,必须进行严格的观察,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对其进行处理。

[1]郑尚辉.中药附子临床药理及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9):69-71.

[2]高斌,高慧明.中药附子的历史善用与现代解析[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2,10(3):封2,17.

[3]汪星,孙卫,张铁军,等.乌头类有毒中药配伍减毒增效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8):327-331.

[4]朱常美.附子的现代药理与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研究[J].医学信息,2013,(19):444.

[5]陈荣昌,孙桂波,徐惠波,等.乌头药材不同部位的毒性比较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1,22(1):4-7.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5.065

1672-2779(2014)-05-0107-02

苏 玲 本文校对:胡 燕

2013-11-14)

猜你喜欢
乌头药理附子
金莲花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延胡索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含乌头碱中成药理论中毒风险的数学分析
甜叶菊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德钦乌头块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山楂核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附子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不同姜制附子中6种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高乌头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