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病围手术期的中医护理

2014-02-05 08:37李素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痔病痔疮肛门

李素霞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消化科,北京100027)

痔病围手术期的中医护理

李素霞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消化科,北京100027)

痔病;围手术期;中医护理

痔的原有概念是直肠下端肛管的黏膜或皮下的曲张静脉团。根据发病部位不同以直肠齿线为界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1]。随着解剖学和组织病理学的发展,肛垫下移学说已经被普遍接受。肛垫是位于直肠末端的组织垫,为静脉丛、平滑肌、弹性组织和结缔组织所构成的肛管血管垫,其功能是闭合肛管,节制排便。当肛垫松弛、肥大、出血或脱垂时便产生了痔,也称之为痔疮[2-3]。痔病的发生是一个慢性过程,全身和局部因素均可参与致病,多与自体虚弱、感受外邪和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阴阳不和、湿热内生、热毒蕴结等有关。护士对痔病处于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症状的患者实施辨证施护,以使患者尽快康复。下面对痔病手术前、后的护理予以综述。

1 非手术期间的护理

在痔疮的护理中,应根据病情以中医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原则。对痔核脱垂后发生嵌顿,肿胀疼痛,或出血严重等急症应做好手术准备,以及还纳、消炎、止痛等治疗后护理,以解除病人痛苦。对症状缓和的痔疮患者应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进行分型,并以此为依据实施辨证施护。

1.1 心理护理 多数痔病患者病程较长,缺乏对痔疮知识的了解,就诊时顾虑较多。自觉病变位置在下而不好意思就诊,特别是女病人负担较重。又有病人因怕痛、怕手术有后遗症造成精神负担过重而延迟就诊。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对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消除顾虑。具体方法:①在进行诊疗和护理前,需向病人讲清楚操作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让病人能主动配合参与减轻病人顾虑。②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尊重病人隐私。不利于疾病治疗的话不说,增加病人负担的事情不做。③护理人员态度应该和蔼可亲,真诚体贴,从而减轻病人对环境的陌生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2 饮食护理 痔病的发生与病人的饮食习惯、嗜好有着密切的联系。平日喜欢食用辣椒、葱、蒜、芥末等辛辣刺激之物可直接刺激直肠和肛门粘膜导致痔静脉充血、扩张,肥甘厚味和饮酒过多均可伤脾生湿化热,饮食过饱也可造成食物停滞不化蕴生内热。以上均可造成湿热下注于肛门,灼伤血脉,瘀血内结致静脉迂曲扩张形成[4]痔。因此护理人员向病人宣讲饮食调养知识,谨和五味,合理调配膳食。避免过食肥甘厚味食品如肥猪肉、羊肉、鱼虾等,忌过食辛辣刺激食物,忌过量饮酒。正气不足和脾虚的患者宜食山药大枣粥。大便秘结者宜多食蔬菜、水果、蜂蜜等促进排便。脾气虚弱、中气不足患者中药宜热服以助药力上升。肺热壅盛、湿热下注患者中药宜冷服以助药力降泻[5]。

1.3 健康教育 痔疮的发生与人的生理解剖结构有关,也与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疾病知识的普及是预防痔病发生的关键。护士的职责既要做好临床护理也要做好卫生宣教,突出“治未病”思想,减少痔病的发生[6]。

1.3.1 正确姿势 长久的站、坐、蹲位或者长时间负重远行,可使直肠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导致痔疮发病[7]。所以指导病人避免长时间固定体位,经常变换姿势,避免久坐、久站或久蹲,避免负重远行对预防痔疮发生有重要意义。

1.3.2 不良的排便情况也对痔疮的发生有很大影响 排便时间不固定,生活无规律导致的便秘,排便时间长,过于用力这些因素均可导致静脉回流受阻,静脉丛屈曲、扩张引起痔疮发生。因此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如尽量做到清晨排便,缩短排便时间,排便时不看书报,不要太过用力使腹压增高,以减少痔疮的发生机会[7]。

1.3.3 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导致痔疮的因素之一 过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食物,可直接刺激直肠粘膜和肛窦而致痔静脉充血、扩张最终生成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纠正偏食,达到均衡膳食是预防和治疗痔疮的关键[8]。指导患者正确饮食,多食新鲜的水果、蔬菜、果仁等,尤其是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防止便秘产生。减少油炸食物、肥肉、辛辣刺激食物、白酒等食物的摄入预防痔疮发生。

1.3.4 指导病人进行合理运动 中医认为全身和局部的活动可使气血周行,疏通经络,运化瘀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经常运动也能增强体质,防止盆腔充血,减少痔疮的发生。指导病人做提肛运动,方法:深吸气慢呼气,同时收缩腹肌提肛,一呼一吸为一次,每次10~30次为宜[7-9]。此方法为内按摩运动可以锻炼肛门括约肌,提升中气,经常运用可以改善痔静脉回流,对痔疮预防和治疗有一定作用。睡前操:便后清洁肛门,然后用右手指压肛门缘,轻轻向上推肛门,同时收缩肛门,然后放松如此重复30次[9]。睡前操:睡前两膝跪在床上,双肘着床,头低垂,腰部下弯,臀部稍高,挺身收腹吸气,同时用力地收缩肛门,然后放松,重复30次[9]。坚持以上运动均有减轻痔疮症状,达到治疗和预防痔疮的目的。

1.4 对症护理 痔疮病人一般因出现肛门疼痛、便血、肿胀、脱垂等症状而就诊。正确适当的护理可以为患者解除痛苦,促进疾病康复。

1.4.1 疼痛 直肠肛门区域神经较为丰富,痛觉敏感,严重的理化刺激或者肛门肿物脱出、嵌顿可以引起强烈的痛感。对于可以耐受的疼痛可以引导病人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缓解疼痛。严重疼痛可以遵医嘱给予止痛剂,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

1.4.2 便血 痔疮便血可便后滴血,也可呈喷射状。一般由大便秘结划伤痔静脉、动脉引起。护士要严密观察出血情况,根据出血情况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液,止血药物等。中药宜温服或凉服。保持大便通畅。

1.4.3 肛周水肿 一般发生在混合痔嵌顿或痔疮术后。病人肛门肿胀、坠痛,非常痛苦,应积极采取治疗及护理措施。可用中药驱毒汤或者苦参汤进行熏洗,每日2次,洗后再用金黄膏、化毒散膏外敷以促进水肿消退。护理人员应注意病人症状改善情况,熏洗时注意水温情况,勿烫伤病人[10-11]。

2 手术期间的护理

2.1 术前常规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开展必要的入院指导非常重要。一般病人入院后都有对环境和医务人员的陌生感,对疾病知识缺乏了解,对手术的过程不了解,以及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状与不适的不了解,这些都会使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和焦虑。护理人员应针对不同病人、不同情况做好心理护理。讲话要语言柔和,诚恳贴切。使患者消除顾虑,解除不必要的恐惧和紧张情绪,以良好的心态配合医务人员使手术顺利进行[12]。例如进行谈话讲解术中、术后可能遇到的情况及注意事项。组织看痔病知识的光盘了解手术过程。请恢复期病人介绍经验、体会等以解除病人思想顾虑。

2.1.2 一般护理 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为病人疾病恢复创造条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静、舒适。注意昼夜温度及气候变化,防止六淫外邪入侵致病。保持床单要整洁。行动不便者护士应给予协助如洗漱、进食、如厕等。保证病人休息,对失眠或焦虑者应遵医嘱适当给予镇静剂。

2.1.3 术前准备护理 完善实验室检查。做好药敏试验。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及时处理。术前沐浴更衣,皮肤准备,肛周清洁。手术前一晚清洁肠道。手术当天早晨进流食,避免刺激性饮品或食物[13]。

2.2 术中护理 配合手术室护士注意观察病情,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3 术后护理 痔疮手术术后护理非常重要,护士应针对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手术一般采用低位硬膜外麻醉或者骶管麻醉[14]。手术后8~10小时麻醉药效消退,手术对肛门及邻近组织的牵拉、挤压和损伤可引起局部水肿和剧痛。镇痛泵的使用可使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术后便意感、肛缘水肿等并发症也明显减少,但也可因神经麻醉现象造成术后尿潴留[15]。局部水肿和剧痛也可导致反射性尿道和膀胱括约肌痉挛引起尿潴留,纱布压迫过紧也可以引起尿潴留。所以护理人员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痔疮术后出现的疼痛、出血、水肿、便秘、尿潴留等并发症加强护理,以缓解症状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2.3.1 疼痛 痔疮手术后患者根据手术部位和创伤大小会有不同程度的肛门疼痛。轻者可以忍受不需特殊处理。严重者可影响休息,也可诱发尿潴留、便秘,甚至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危及生命的症状。妥善处理术后疼痛可增加病人舒适度有利疾病恢复。第一、观察患者疼痛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第二、对中度可耐受疼痛可分散病人注意力例如听音乐、阅读书报、聊天等。第三、可给予按压或针刺足三里、阳陵泉、内关、合谷、大肠俞、痔俞等穴位可起到止痛作用。第四对重度剧烈疼痛患者应遵医嘱给予哌替啶等止痛剂。术后第二天可进食新鲜蔬果以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刺激、损伤伤口引起疼痛[1]。

2.3.2 出血 肛门周围血管丰富,术后创面大多数开放,护理人员应密切注意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情况。发现病人脉搏、心率异常,面色苍白,肛门坠胀,辅料大面积染血表示有较大出血应及时通知医生尽快处理,并遵医嘱给予建立静脉通道,运用止血药、抗生素等。嘱病人大便时不能强弩或时间过长,便后应用温水冲洗会阴或者选择中药熏洗剂外洗,洗毕可外用马应龙痔疮膏适量,避免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术后第一、二天可适当给予流食或半流食,以减少大便对创面的污染,防止术后出血。

2.3.3 水肿 肛门水肿一般是患者术后排气、排便过早,致使痔核外翻嵌顿造成。患者不仅肛门肿胀坠痛,而且使结缔组织增殖,局部高突、肿胀,病人舒适度差。出现水肿情况应马上处理,护士可嘱病人侧卧位卧床休息,肛门外加衬垫并固定,控制48小时内不排便。也可用10%硫酸镁进行肛周热敷或者坐浴,也可以用中药驱毒汤或者苦参汤熏洗,洗后可用金黄膏,痔疮膏外敷以促进水肿消退[11]。但水温要适中,以免烫伤皮肤和粘膜。

2.3.4 便秘 痔疮术后患者可能惧怕伤口疼痛,不敢及时排便造成。还有患者卧床时间较多,肠蠕动减慢造成燥热内结,耗伤津液致便秘。所以护士护理时应针对可能产生便秘的原因进行护理。根据病情鼓励病人早下床活动以增强肠蠕动。给予易消化、富营养食物,多饮蜂蜜水,忌辛辣刺激食物,多食新鲜水果、蔬菜等。指导病人晨起和睡前做腹部按摩(从脐部开始顺时针按摩,每次15~20分钟)促进肠蠕动[16]。指导病人如厕,勿久蹲、弩挣。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通便润肠药物,如麻仁润肠丸等。每日可用中药熏洗剂或温水坐浴,促进水肿消退,减少疼痛促进排便。

2.3.5 尿潴留 由于受麻醉、手术刺激、疼痛、局部水肿、伤口填塞过紧、加压包扎等因素的影响,痔疮术后极易发生尿潴留现象。护士应通过护理技术预防尿潴留并对24小时未排尿患者尽快帮助解除排尿障碍。方法:①解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多安慰、开导,使其放松精神,配合医护工作;②对于不习惯床上排尿的患者应指导使用便器,必要时用屏风遮挡病人;③因肛门填塞过紧的,可在术后10~12小时观察有无异常后适当放松辅料,减轻对尿道的压力;④对尿意明显而排出困难的,先期可以诱导排尿,比如聆听流水声。下腹部或会阴部热敷以刺激排尿;⑤采用针灸治疗不但操作简单而且效果明显,针刺或按压穴位可助排尿。选穴:关元、气海、中极、三阴交、归来、阴陵泉、膀胱俞等穴[17];⑥对疼痛引起的排尿困难,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⑦对使用上述方法无效的患者也要遵医嘱行导尿术;⑧对PPH术后使用镇痛泵的病人,可常规保留导尿管3天,以避免因镇痛药物引起膀胱肌肉麻痹造成的尿潴留[1-18]。

3 讨论

痔疮是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俗话说“十人九痔”,可见此病发病非常普遍。痔病虽然病变在局部,但与人体全身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病理变化密切相关。脏腑亏虚,气血不足而致脉络瘀滞,蕴生湿热是痔疮发病的原因。又与饮食起居,久站久蹲,负重远行,便秘腹泻,妊娠分娩,遗传因素等以及风、湿、燥、热外因有关[19]。治疗痔病的方法很多,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明显疗效优势。中医根据辨证分型选用适当中药内服或外用治疗效果明显。其中熏洗、坐浴、外用油膏等传统方法非常有效。中医护理以整体观念,辨证施护,三因制宜为指导思想与辨病、辨证、辨症相结合可以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简便,使用范围广,简便易学,经济适用的特点为痔病的治疗、恢复和预防提供有力的支持[17]。中医护理也一直秉承“治未病”的思想,坚持预防为主。鼓励病人了解痔病知识,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杜绝不良嗜好,学会使用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养生方法,做到强身健体,促进健康和谐发展。但对于重症、急症及临床分期Ⅲ期以上反复发作的痔疮患者建议采取手术治疗,再以中医药辅助治疗消除和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

总之,痔病治疗结果的好坏与护理方法有着很大的关系。护理方法得当可以预防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也可以迅速减轻、缓解或消除症状,对痔病的治疗和恢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痔疮护理中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因痔疮是常见病、多发病,有早期症状不明显等特点,往往会产生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护士在护理时要及时纠正病人的错误认识,防止疾病加重[20]。如有人认为痔疮是小毛病,有症状出现是“上火”了;还有的人嫌看病麻烦,自己随便买点儿药吃吃或抹一抹;还有人认为此病反反复复,治疗不治疗区别不大;或因工作忙,带病坚持工作。诸不知肛肠疾病具有明显的堆积作用,如不及时治疗会从一个发展至多个,从轻度发展到重度,致使错过疾病的最佳治疗期。以上情况既耽误病情,又浪费金钱,还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所以痔病的防治要坚持中医的“治未病”思想,以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早日康复。

[1]陈豫梅.对248例痔疮术后加强护理措施的临床观察[J].河南中医药学刊,2002,17(2):70.

[2]赵高伦.PPH技术在基层医院痔疮患者应用中的不良问题及对策[J].工作探讨,2012,10,28(19):166-168.

[3]陈虎.浅谈痔外科术式的演变[J].医学综述,2012,11,18(21):3626-3628.

[4]朱晓娟.痔疮病人生活护理要点[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1,3,18(1):60.

[5]董霞.痔疮的护理,河南中医药学刊[J].2001,16(6):72.

[6]郭秀君.“治未病”理论在整体护理实践的运用和思考[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1):2816-2817.

[7]陈长香,刘海娟,高红霞,等.痔疮发病的危险因素研究及健康教育[J].护士进修杂志,2002,5,17(5):328.

[8]肖群饿,林笑婷.痔疮患者饮食施护[J].福建医药杂志,2001,23(5):192.

[9]刘彩云,朱红.“治未病”理论在混合痔护理中的应用[J].河北中医,2010.6,32(6):936.

[10]李梅.痔的辨证施护体会[J].四川中医,2011,29(11):123.

[11]吕晓峰.痔疮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医临床研究,2011,4(3):83.

[12]陈园萍.浅谈痔疮手术的整体护理[J].时珍国医国药,2000,11(9):862.

[13]黄开君,李仲华.健康教育在预防混合痔手术患者并发症中的应用体会[J].当代护士,2010,22(10):182.

[14]李琳.痔疮手术前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新疆中医药,1998,16(3):37.

[15]徐东升,刘爱珠,薛培芳.痔疮手术后疼痛的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1999,21(6):110.

[16]戴桂娥.痔疮手术后便秘的相关因素及中医护理[J].当代护士,2007,(9):69.

[17]王贵芳.痔病围手术期的中医整体护理[J].当代医学,2009,11,15(33):2.

[18]陈莉莉,方法娇,徐道昆,等.镇痛泵治疗肛肠外科术后疼痛20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6,20(3):54.

[19]贺执茂.肛肠疾病的诊疗与预防[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97-99.

[20]丁敏.痔疮治疗“误区”多[R].健康咨询,2008:8.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5.072

1672-2779(2014)-05-0116-04

苏 玲 本文校对:高宏杰

2013-11-13)

猜你喜欢
痔病痔疮肛门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对比
肛门瘙痒如何治疗
关于痔疮防治的科普知识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肛门瘙痒不能挠
芩蓟凉血合剂治疗I、Ⅱ期出血性痔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清热利湿法对减少痔病术后水肿的应用效果分析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
浅析宁夏回族成人痔病中医辨证分型及相关危险因素
菠菜红酒防痔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