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趋势的分析※

2014-02-05 08:37李超彦周媛媛李德恒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医疗机构毕业生岗位

李超彦 周媛媛 李德恒

(1 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生理教研室,漯河462002;2 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漯河462002)

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力、解决就业难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必须要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以高职高专医学技术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为例,通过调查毕业生的就业趋势,分析其就业方向及岗位需求;探讨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进行适当调整,以提高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及就业能力。

1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分析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一门促进伤残患者和残疾人身心功能康复的新兴治疗学科,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目的是使人们能够尽可能地恢复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劳动,以及社会生活的能力,融入社会,改善生活质量[1]。自20世纪50年代起,以伤残军人疗养院、康复医院、荣军疗养院为载体,我国康复医学教育事业逐渐发展起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但伴随而来的生产安全事故、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及人口老龄化等社会、自然环境因素都不同程度增加了群体致残的风险,使我国存在机体功能障碍而需要康复治疗介入的患者越来越多。患者对康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医院对康复治疗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以面向基层医疗机构的高职高专三年制大专层次的康复治疗技术康复医学教育也随之提升到一个更重要的位置。目前我国康复医学教育普遍存在规模小、系统差、临床实践和科研能力比较薄弱的问题,经专业培训出的合格康复人才极少,故而各级康复机构基本处于虚设状态;因此依据康复医疗机构的广阔岗位需求,未来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享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2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趋势的调查

本研究通过对毕业生采用问卷调查、座谈的方式进行广泛的调研,同时针对课程体系及培养目标选择性的与人才需求单位座谈;通过调查问卷与座谈,了解毕业生的就业趋势及就业意向,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及岗位需求。综合调研的信息反馈到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从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大学生的择业与就业,更好的使毕业生认识到自身的就业渴望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近两年来,我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共计63名,毕业生的就业主要面向三级医院康复科、二级医院及社区康复中心、其他医疗机构、学校等。其中毕业去向最集中的是就业于二级医院及社区康复中心,占38%,这也体现了高职高专的就业是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特点。毕业生就业于三级医院的比例是32%,反映出三级医院康复治疗人才仍然不足,因为我国康复医学本科教育的起步较晚,毕业生的职业认同感,高学历康复人才的就业专业内的就业意愿较低,因此高职高专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仍有继续进入高层次医疗机构就业的机遇。本研究的调查中其他医疗机构主要包括各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养老服务机构等,毕业生的就业比例为14%;其中养老服务行业吸纳毕业生的能力发展迅速,养老服务业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到来,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在养老行业存在巨大需求空间[2]。

3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的定位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因此要及时了解医疗卫生机构结构的变化对人才需求的需要,充分研究临床康复治疗的新趋势和动向,从而对本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组合、教材建设及临床实训体系的建设等做出调整,适应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大学生入学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及对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学校应根据康复医疗机构需求的变化前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职业规划,还可与辅导员或就业专干共同协商,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今后就业趋势相结合,确定必修、选修课程的设置,改变择业观念,完善职业背景,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方向,因此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必须加强其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3]。我校按照临床康复岗位的需要设置临床康复治疗环境,建立对应的康复治疗专业培养所需的职业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体系,并将工学结合的思想贯穿于专业课和公共课之中,在校期间的教学过程中前期展现临床康复治疗人员的特点和岗位需求。后期安排学生去康复科、老年病科、保健科等医疗机构实习,使学生尽快实现从学生身份到职业康复治疗师的转换。同时并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心理咨询师、公共营养师、美容师、康复技师等职业资格的培训和考试,以期实现一专多才、拓宽就业渠道。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就业趋势的调查和分析,更好的掌握了本专业的就业定位,有利于针对性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更好的培养符合康复治疗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从而促进了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1]卓大宏.关于我国康复治疗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6):406-410.

[2]冯建光,王秀兰.康复专业培养方向与养老需求接轨的探索[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4):395-396.

[3]罗治安,陈卓颐,罗洪英,等.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4):398-400.

猜你喜欢
医疗机构毕业生岗位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最“叛逆”的毕业生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