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局部外用激素治疗葡萄膜炎40例※

2014-02-05 18:03魏丽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患眼葡萄膜眼部

魏丽娟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130021)

针灸联合局部外用激素治疗葡萄膜炎40例※

魏丽娟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130021)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局部采用激素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葡萄膜炎患者在局部常规应用激素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结果葡萄膜炎患者40例40只眼。治疗时间最短15天,最长58天,痊愈13只眼(32.5%),显效16只眼(40%),有效6只眼(15%),无效5只眼(12.5%),总有效率87.5%。结论患眼局部用药改善眼部症状体征,使病情得到缓解。针灸则能对整体免疫反应进行调控,巩固局部治疗的疗效,预防激素停药后的反跳现象,延缓复发时间,减少其毒副作用和并发症,疗效确切。

针灸;激素;葡萄膜炎;眼科

葡萄膜炎为自身免疫反应性疾病,因此临床中常采用全身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但长期应用此类药物副作用较大。而我院发挥中医特色,在局部应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灸调节免疫,巩固疗效,减少复发,且无毒副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文葡萄膜炎40例(双眼发病者单眼作为观察病历),男16例,女24例。最大年龄54岁,最小为20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半个月。

1.2 诊断标准符合《临床葡萄膜炎》[1]中葡萄膜炎的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典必殊眼药水日4次点患眼,1%阿托品眼膏日2次涂患眼散瞳,同时针刺治疗,具体如下:取穴:风池、睛明、翳风、合谷、曲池、攒竹、丝竹空、太阳、三阴交、足三里。每次选用4~5穴。

针具:选用直径0.30mm、长25mm毫针。

方法:针刺时患者端坐、闭眼,穴位常规消毒,针刺时运用徐入徐出的导气手法,先针风池穴,使针感向眼部扩散;再用平补平泻法针眼周各穴,进针要快,不捻转,不提插,得气时有触电样,或酸、麻、胀感觉,未得气者可将针稍提出一点重新调整后轻轻刺入;最后取四肢穴位,按补虚泻实的原则提针补泻。每日1次,留针20分钟。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穴区3~5 min,防止出血。

1.4 疗效判定痊愈:眼部炎症完全消退,停药后6个月内无复发;显效:视力提高,眼部炎症完全消退,停药3个月内复发,但较前症状轻,用药后很快即可控制;有效:眼部炎症基本消失,但时有复发,加用中药及少量激素后能控制病情;无效:加用激素后症状减轻,但全部停用激素后即复发,或病情无改善,或加重。

2 结果

葡萄膜炎患者40例40只眼。治疗时间最短15天,最长58天,痊愈13只眼(32.5%),显效16只眼(40%),有效6只眼(15%),无效5只眼(12.5%),总有效率87.5%。

3 讨论

葡萄膜炎在临床上西医多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但存在副作用较大,易反跳,不能防止复发等缺点;且尚可引起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并发症。

针灸具有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疏通经络的作用,临床研究其对体液及细胞免疫可进行双向调节,改善机体的免疫状况,增强防御能力。针灸调整免疫功能的特点是具有整体性,这与中医的整体观念是相一致的。其途径可能是通过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与经过交感神经系统调节免疫功能。

风池穴是治疗眼病的常用穴,针刺此穴,意在疏导眼部经气,通络明目,配合眼周及四肢穴位,可有效地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控制炎症的作用。眼周取穴可疏通眼区之经气,活血通络,从而改善眼功能。此外[2]还具有调节肝脏的抗氧化酶谱变化,并与神经内分泌激素松果体素的作用相关,从而,调节周身气血阴阳平衡的作用,达到治疗眼疾的目的。足三里穴报道较多,据高巍[3]等人研究:针刺此穴可提高大鼠脑肠肽的合成与释放,并通过这些免疫递质对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发挥作用,以增强免疫力。现代针刺研究[4-6]表明,针刺太阳、曲池、合谷、三阴交等穴位对引起炎症的炎性递质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同时对氧自由基、溶酶体酶及花生四烯酸代谢均有良性调节作用,可改善自由基代谢紊乱,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减轻局部疼痛和炎症反应。

本组观察中,患眼局部常规应用阿托品眼膏、典必殊眼药水点眼缓解局部症状,改善眼部症状体征,使病情得到缓解。针灸则能对整体免疫反应进行调控,巩固局部治疗的疗效,预防激素停药后的反跳现象,延缓复发时间,减少其毒副作用和并发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杨培增.临床葡萄膜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31.

[2]李忠仁,沈梅红,曲鹤年,等.针刺阻抑和延缓自内障形成的机理研究[J].中国针灸,2003,23(9):548.

[3]高巍,黄裕新,陈洪,等.电针“足三里”对大鼠脑肠肽含量的影响及其对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J].针刺研究,2002,27(1):50-55.

[4]邓春雷,殷克敬.实验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59-373.

[5]孙华.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J].中国针灸,2001,21(3):186-187.

[6]石德光.针刺对慢性炎症疾病中炎症介质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3,23(7):429-430.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2.033

:1672-2779(2014)-02-0052-01

��张文娟 本文校对:周 丹

2013-10-10)

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No:2012-061]

猜你喜欢
患眼葡萄膜眼部
葡萄膜炎继发高眼压的临床特征分析
囊袋张力环植入对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影响
用基于络病理论的针药结合疗法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效果观察
临床常用中药提取物在葡萄膜炎治疗中的新进展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严重眼外伤中的法医临床应用
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手术前后球后血流的改变及分析
为什么要做眼部检查
戴眼罩有助消除眼部疲劳
如何消除用电脑后的眼部疲劳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