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整合 化“小”为“大”
——谈特色学校建设中校长资源领导力

2014-02-05 21:00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4年5期
关键词:榕树特色生命

庄 莉

(厦门市园南小学 福建 厦门 361001)

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说,“领导者的责任就是要对得起自己所支配的资源。”[1]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校长应充分运用、管理各种资源,包括物质、精神、人力、文化资源等,按照学校发展目标,引领、激励师生实现目标,推进学校发展。

特色强校是学校发展中的新取向,也是一场学校变革。这场变革对校长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除价值、动力等方面,在资源方面,校长更要具有有效收集、整合、运用、提炼、推广的意识与能力,使各项资源共同为特色服务,更有效地促进学校发展。

我校被称为厦门的“袖珍校园”,生均占地面积不足一平方米,办学硬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全面优质的发展。为寻找自我变革、自我提升的路径,我们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培植学校特色,力争在有限的空间内打破束缚,在小学校里为师生搭建生命成长的“大舞台”。

一、小载体大文章——认识和利用显性资源

在新的资源观中,资源被区分为两类: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通常物质资源是有形的易被发现的,所以我把它称为显性资源。在校园里,显性资源是那些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建筑、教学设备及教师、学生等人力资源。

许多领导者认为拥有越多的资源,就有了越多的发展条件,也就能更好地实现目标完成任务。其实并不然,如果这些资源被浪费和闲置,那么对学校的发展是毫无作用的。因此,在特色创建的过程中,要具有辩证的思维和与时俱进的观念,善于发现显性资源的开发潜力和利用价值,独具慧眼地从一个事物、一个人身上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价值,并且具有开阔的眼界和丰富的想象力,能够把似乎毫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为实现同一个目标、完成同一项任务做出贡献,使资源的效能发挥到最大限度。

榕树是厦门特有的树木。它连体生长的奇特气根,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及包容万物的独特风姿,绘成了闽南风情中的绿意画卷。在我们的校园中,几棵百年古榕树见证了学校八十几年的历史。参天的古榕攀岩挺立,粗壮的树根依附古城墙的条石缝隙生长繁衍,宛如以石墙为底的“根”流图画;眼帘中,是它浓浓的绿荫和挺立的姿态。学校被古榕紧紧包围,成为我们特有的图腾。

榕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载体,更是精神的象征——

榕树见缝插针、随处可生,历经灾害、仍旧生生不息,彰显其顽强的生命力;

榕树枝干举天,傲然挺立、直入云霄,诠释了舍我其谁的奋进之心;

榕树树冠如盖、垂阴满地、遮风挡雨、怡人滋物,凸显海纳百川、包容豁达的胸怀;

榕树独木成林、同根生长、脉络相连,传递着团结协作的正能量。

这些精神特性,启迪了我的深层思考。我由榕树之绿,联想到生命之绿。把探索“榕文化”与生命化教育融合,形成具有园南特色的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切入点。

几年来,以“榕文化”为主题的生命化教育在我校盎然生长——

1.探寻榕树精神,凝练特色理念

特色创建需要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我们通过梳理榕树的生态特征,挖掘榕树文化内涵,提炼出“榕文化”的核心:让绿意点亮生命。它强调的是“生命”的主体姿态,倡导对生命的成全。

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我们进一步探寻榕树精神,寻找师生优质发展的精神导向,进而对“它”进行了内容建构:

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蓬勃向上的进取精神;

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独木成林的开拓精神;

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包容豁达的协作精神。

并且,我们把提炼的榕树精神贯彻在育人目标中,形成了“三风一训”——我们的校训是:像榕树一样蓬勃生长;校风是:脚踏实地,蓬勃向上;教风是:兼容并包,执着向上;学风是:志存高远,善学会用。

2.挖掘榕文化精神内涵,践行特色理念

我们从整体着眼,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特色理念。积极打造了充满绿意的榕文化主题景观,实现了校园环境、形象、理念、特色的一体化,富有整体感的影响力和冲击力。

除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构建外,我把榕树这一显性资源充分地在课程开发建设中予以挖掘。让教师们围绕“榕树文化”创作和搜集教学资源,再将之作为基本素材,投入到国家课程的再加工、再创造中,开发实施了《“榕文化”学科渗透校本综合课程》,包涵了美术、科学、信息等多门学科,以“榕文化”为核心,拟定了多个不同的课题,让学生通过课程认识生命的独特性,感受生命的意义,理解生命的价值,努力成为具有“榕树”品格的社会有用之人。

二、微视角大作用——发现和激活隐性资源

显性资源的充分认识与利用,使小载体有了大文章,而作为精神资源的隐性资源因其隐蔽性,往往容易忽视它的价值。隐性资源是指那些不具有实物、实体形态的资源,如人文、空间、信息及关系资源等。

作为校长,要有敏锐的眼光学会对隐性资源加以发现、激活、利用,变无形为有形,使之发挥功效,推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学校潜在的隐性资源。但以往我们更多的是把师生关系的“经营”交付给教师,领导者较少予以关注。

我校特色理念“让绿意点亮生命”强调了对生命的关注、尊重与成全。在我的眼里,充满生命情怀的校园应该是一个用爱让校园成为一个发生美好故事的地方。良好关系的建立将直接影响理念的成功推进。所以,我引领教师们凝练了这样的教师观,就是:做一个会爱的人,从而培养一个懂得爱的人,而后才是其他。

在这样的教师观引领下,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改变了原有的教师安排、学生接受的方式,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去设计,让师生关系在活动中因爱凝聚。

记忆中的“六一”节大多都是文艺汇演或表彰仪式,然后每个孩子拿着一份学校为他们准备的小礼物回家,轰轰烈烈,一番热闹喜气的景象。一直以来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展示才艺,表彰优秀,分发礼物就是个快乐的“六一”。可当我把注视在台上的目光放到台下的时候,看到的是许多事不关己、自娱自乐的孩子;看到的是许多除了羡慕没有欣喜的表情,我不禁想,这样的活动真正开心的可能只有台上的那些孩子,他们才是主角,而台下的都是配角。怎样的“六一”节活动才是属于所有孩子的?2013年的“六一”前我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让全校的孩子都提前写下愿望卡,由全校的教师为他们一一实现。于是,“孩子,今年的六一让我们如你所愿”的微心愿征集活动启动了。

一张张心愿单、心愿卡寄托着885个孩子纯真、美好、个性的心愿汇集而来。

“六一”儿童节这天,孩子们收到了教师们精心准备的礼物。一个吻,一个拥抱,一张合影……心愿虽小,却折射出小小校园里大大的爱。

这样的一次活动不仅真正关注了每个孩子的声音,体现了我们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它凝聚了人心,增进了师生良好的关系,激发了共同实现目标的美好愿景。

陈珏老师在她的微博中这样写道:“庆幸自己身在一个这么有梦想的团队,数十人同舟共济的感觉很美好。又一个披星戴月的加班季过去了,真心希望这是最后一次,真心觉得这样的加班比任何一次整理材料的加班有意义得多!很想告诉孩子:今天我们帮你圆梦,未来你们要用你们的双手为自己圆梦!园南的圆梦行动花开一季,但逐梦的脚步永远不会停下。”

三、小渠道大平台——挖掘和优化外部资源

学校拥有着丰富的资源宝库,而社会也创造了非常庞大的教育资源。作为校长,还必须把触角延伸至社会,广泛挖掘和优化各种外部资源,学会“借力”。

1.借家长之力,实现互补双赢

家长是学校发展中不可忽略的有效资源。其一,家长的职业专长、家长的品行能力等都作为现实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健康、快乐、全面的发展;其二,家长本身是社会的成员,他们的身份、职业等因素决定了他们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恰恰是学校所缺乏的,但对于孩子的培养又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们主动伸出手去“借力引智”,获取更多的优质资源,更好地推进特色发展目标的实现和完成。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被诟病颇多,这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家长对教育缺乏了解,而根本在于他们“入校无门”。对此,我们主动敞开校门,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管理中——

我们倡导“三边互动”,即教师和学生、父母和子女、家长和教师之间都应有不断的对话,让先进的理念、创新的思维、鲜活的知识伴随着思想和情感,在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中积极有效地沟通渗透。

为了更好地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有效地解决各种家长关心的教育问题,增进家校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学校开设了“校长接待日”,以告家长一封信公布了每两周一次的接待时间及形式。在校长接待日上,家长积极畅谈对学校教育的建议与看法,欢快的交谈中,睿智的见解里,一条家校沟通的新桥梁搭建而成!

此外,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回归了最质朴的书信交流。学校充分利用书信方式,搭建一个三方沟通的平台。《书信集》中第一封是我写给全体家长的信,之后陆续收到了近八百封的回信,家长们在信中积极建言,许多有见地、有新意的想法都令我们感到欣喜。在这样的沟通过程中,家长们了解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付出的努力,而我们用心梳理了家长们的建议后也产生了新的压力和推力,生成了更多办学的智慧,形成了一种双赢的模式。

为了寻找家长们身上更为有用的能量,我们通过推荐、自荐两种方式在全校家长中征集“才艺达人”,并从中选取具有一定才艺技能、热心教育的家长,聘请为学生社团的“义务辅导员”。学校成立的三十个社团中,有一半以上的辅导员是由家长们担任。由于家长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不尽相同,他们讲授课程或引领的活动无形中弥补了学校教育所不能涵盖的领域,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家长资源成了学校发展的推动力,给学校带来了较大的变化。

2.借社区之力,拓宽成长空间

特色学校发展中“特色环境”一词,已不再局限于“学校环境”。“社区环境”也成为增强学校内力的重要资源。学校占地面积的狭小是我校的“短板”,而社区丰富的文化、人力和物力资源,为学校的特色创建开辟了大的平台。

人民体育场离我校不到两百米,多年来,我校的足球队每天都在体育场里训练,宽阔的场所、充裕的训练时间,大力推进了我校这一特色项目的形成。

我市最具知名度的中山公园与我校比邻而居,中山公园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学校定期带学生到中山公园开展实践活动。低年段的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去探究了解花草树木的科属、习性等,识记植物名,熟知身边的绿色朋友;中年级的设计“小草在睡觉,请别吵醒它”,“脚下留绿”等富有诗意和童趣的护绿口号放置在显眼处。一草一木都成为无言的教师、生动的教材。

学校里图书馆优雅清净,光线充足,有一定的藏书量,是学生们喜欢去的地方。但随着学生需求量的增大,在追随知识更新的书籍方面,图书馆已渐渐满足不了学生阅读的需求。我们主动与社区内的市少儿图书馆牵线,签订了共建协议,成为市少儿图书馆的分馆。市少儿图书馆定期负责学校图书的提供、更新和增补,弥补了学校图书的配置不足,实现了资源的共享。

在特色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的小校园怀揣着生命化教育的大情怀。作为学校领导者只有不断整合、开发和利用资源,才能化“小”为“大”,实现学校发展的宏图。▲

[1]刘畅.领导者资源整合力探究[J].科技信息,2011(3):489.

猜你喜欢
榕树特色生命
榕树街121号
特色种植促增收
榕树的美髯
榕树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榕树军团来了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