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在反思中将课改之路走得更远更好

2014-02-05 21:00王新平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4年5期
关键词:校长新课程新课改

王新平

(沈丘县纸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河南 沈丘 466315)

我国于21世纪初开始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至今已走过了12个春秋。如果说12年前我们走进了新课程,12年来我们亲身体验了新课程,那么,现在应当是我们开始认真反思新课程的时候了。12年课改虽然已取得许多国人期待的素质教育的大面积突破,但近年来一些地方的课改有些步入徘徊或原地踏步的困顿状态,不但无法继续深入,甚至还出现了疲惫与倒退的端倪。历经12载的新课改如同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一样,已从开始的“摸着石头过河”进入到了如今的“深水区”和“高原期”,好像也遭遇到成长的烦恼[1]……面对这些不可忽视的现象,面对素质教育新时期的要求,已经在神州大地高奏凯歌十几载、尝试过多条路径的新课改应当如何沿着正确的轨道继续前进?又如何顺利渡过“深水区”,成功突围?我认为,作为每一位教育人,特别是引领学校课改前行方向的校长们不得不进行审视、分析与反思,尤其在以下几个问题上应该进行“常反思”、“多反思”、“深反思”和“精反思”。

反思一:我是一名有教育思想的校长吗?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日益深化,各种教育新理念、教学新模式不断涌现,诸如“洋思经验”“杜郎口旋风”“衡水现象”……只要哪个地方创造出一个新经验,定会有许多学习者蜂拥而至。但许多学校学来学去,总是“四不像”,以致在忙忙碌碌中,许多校长也逐渐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泯灭了自己的个性,丧失了工作的真情。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教育思想是校长的灵魂。大量事实证明,校长的思想决定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学校的办学思想决定着学校的办学风格和办学特色。因此,作为校长必须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人云亦云或举棋不定或朝令夕改。学校课改工作能否顺利推进,能否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必须认真反思学校过去教育的得与失,认真研究本校的教育特色,确定本校办学的目标及方向。我想校长不能完全作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传声筒,上级喊怎么做,就怎么做,不敢越雷池一步。我们在学习先进经验时,莫忘自己的发展环境、处境和社会需求,要科学分析,理智借鉴,慎重改变;要更多地思考本校教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探寻学校深化新课改的切入点、着力点和归宿点,这样才会真正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和教师的教学风格,学校才能不断积淀自身的文化底蕴,一步步实现打造品牌学校的宏伟蓝图。

反思二:我是一名有胆识和气魄的校长吗?

抓课改就要有敢吃螃蟹的精神,更要有壮士断腕、破釜沉舟的信心、胆识和气魄。毋庸置疑,应试教育一直盘踞在我们的教育核心位置,至今仍不能撼动其地位。因此校长要打消教师的顾虑,让教师甩开膀子,真干、实干加苦干,大干、快干加巧干。若我们满脑子里想的都是升学率的问题,担心这,担心那,畏首畏尾,那么“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再多喊几年,也只能是一句口号而已。因此,只要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教师持续进步,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就应当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不要因个别人的反对或其他因素影响而举步不前,更不能改弦易辙,要凝神聚力地让应试教育走下宝座。

反思三:我是一名有“践行之心”的校长吗?

一个学校的课改进展如何,成效大小,主要取决于校领导对课改的重视程度及参与意识。校长若把课改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抓紧抓实,并能身体力行,深入课堂,亲自参与实践,那么就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并形成良好的实践氛围。因而,学校领导不仅要有新的教育理念和组织能力,更要有躬身实践的水平,也即是说学校领导不仅是新课改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更是新课改实验的践行者。常言道,要想知道水的深浅冷暖,只有到水中探一下,才会有真切的体验。要想成为课改的内行,就必须身临其境,走进课改,走进课堂,躬身实践,多上、多听、多评课改研究课,多搞课改专题研讨和经验总结,这样对课改才有发言权和领导权。若校长只听汇报,甚至只看表面,那常常会导致掌握的信息不全不准,以致造成判断决策的失误,给课改工作带来损失。

一个好校长,首先是一位好教师。只有和教师们一道学习、探索、实践,在学习中感知、感悟,在探索中研究、体验,在实践中创新、发展,才能达到与教师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也正是通过这种教学相长、教管相长、教研相长,可提高校长自身的整体素质,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带领全校教师在课改实验中走出一条新路。

反思四:我是一名有“人文之心”的校长吗?

课改的出发点与归宿应是人的发展,这里的人不仅指学生,也包括教师。校长的管理就是要让每个人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校长应经常自省:我走出的这一步,有益于学生的发展吗?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吗?实现自我进步了吗?当前,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结果的评价方式大多是实行“绩效考核”,即在学期或学年结束时,对教师所规定的教育教学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评价和检查。其评价与考核着眼点是教师工作的“过去”,着重点是管理者单向判断,考核结果是注重奖惩,管理角色是裁判长,问题解决方式是评后发现问题,管理形式上是专制管理。给教师总的印象就是“秋后算账”,有时很难避免教师的抵触情绪。因此,校长要学会过程动态管理艺术,在教师整个绩效考核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校管理者为教师服务、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的人性化管理理念,要从教师的成长过程看待评价结果,为教师建档立案,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身成长阶段和尚需努力的方向。

反思五:我是一名有“开放之心”的校长吗?

让教师全面发展是新课改下的学校管理理念,但并非要让每个教师的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一刀切、统一要求、统一规格——这是现行教师管理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是要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教师“培养”成一种模式化的人,不利于调动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求知欲望和工作积极性。校长必须研究教师的差异,找到因材实施管理的科学依据。根据不同教师的个性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师管理方法。

反思六:我是一名有“学习之心”的校长吗?

不断学习是校长课程领导的“充电器”。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因此,校长要引领全体师生走进新课改,实现新目标,其自身必须具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独特的教育思想体系、教育理论体系和办学实践能力。但客观地说,当前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应接不暇,许多校长很难抽出时间或静下心来看书、听课、研究教学。久之,与课改相适应的综合素质很难维持与提升,更谈不上什么“站在新课程改革高端的新视野”,“对新事物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应变力”以及“丰厚的教育政策、理论水平”,“扎实的业务能力和文化功底”了。如果我们仅凭那点旧知识和老经验,也许能应付眼前,但绝不能适应未来。这就要求校长首先必须是一个“学习者”,必须是一个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领路人。不仅要进一步研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课程标准,明确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改革方向,还要了解各学科课程标准改革的动向,为教学管理提供依据。其次,校长不仅要在学习中不断反思、探究和梳理,把学习的课改经验迁移应用到本校的课改实践中,指导学校的课改工作,还要注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与教师共同学习,努力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最后,校长学习的最终目标不是理解课改理念,而是要对照理论,反思自己的管理实践,找寻适合本校的新课程实施策略。这样才能站在课程改革的高端,以开阔的视野审时度势,掌控和推进课改,并始终处于课改前沿。

反思七:我是一名有“教研之心”的校长吗?

现代校长的基本角色是学校领导、教育专家、学术专家,这就意味着校长必须是一个研究者,而新课程的实施则更加突出了这一角色。原教育部副部长、教育部总督学陈小娅曾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已进入到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完善制度、突破难点、深入推进的新阶段。深层次的矛盾更加凸显,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迫切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和中小学更加重视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探索。”[2]新课程促使教师不仅要成为实践者,而且要成为研究者,作为引领学校课改前进方向的校长,若不成为一个好的研究者,何以胜任“长”之责?从新课程实施的现实看,无论是教育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操作方面都会是问题丛生,困难重重,只有经过潜心研究,才会排除障碍,步步前行。

校长要成为一个好的研究者,就必须扮演好四种角色:一是当好“导演”。校长要准确了解今天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准确把握教育规律和管理规律,增强教育预见性,真正成为领头雁,从行政领导变成专业指导。二是当好“编剧”。校长要与教师一起探讨、分析、解决课改带来的新问题,带领教师搞教研,以科研带动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由发号施令者变为研究者。三是当好“主持人”。要营造浓厚的学习和科研氛围,提出规划,拟定实施方案,与教师一起探讨,共同研究,形成大家共享的结果,从决策者变为设计参与者。四是当好“演员”。校长要身在课堂,率先垂范,与教师共同探讨,从指挥者变为示范者与实践者,成为教科研的促进者。

反思八:我是一名有“激励之心”的校长吗?

课改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探索的过程。每个教师在课改中都会遇到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甚至要忍痛改变过去多年来形成的教学风格,这需要极大的勇气,更需要管理者的不断鼓励和赞美。因此,学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在听评课过程中,校长要善于发现每位教师的闪光点,对存在的问题作具体分析,要善于帮助教师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鼓励教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校长在参与课改的实践过程中,要常与教师交流心得体会,为教师排忧解难,为教师的学习、进修、培训创造和提供机会,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服务教师,同时还要服务学生、服务家长。

反思九:我是一名有“探索之心”的校长吗?

新课改,对我们每个从事基础教育的工作者来说,都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教材、全新的做法,没有现成的模式,谁能顺应潮流、敢为人先,谁就能把握大局,成为课改的排头兵、领头雁,推进课改的进程。这就要看学校领头人的精神状态和态度取向。从一定意义上说,学校领导是一所学校的精神领袖,领导的精神状态和意识行为直接影响着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作为校长,如果有一种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志气,有积极探索、与时俱进的锐气,就能带领广大师生走在课改的前列。正像人们常说的:“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下属。一个好厂长能带活一个企业,一个好校长能带出一个有特色的学校。”新课改更需要有这样一群积极探索、敢为人先的基层领导,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强劲的工作态势、扎实的工作精神,站在课改实验的前沿,引领广大师生积极投入到课改中去。

结束语:

当代教育家杨瑞清说:“新时期的校长,不仅要有丰富的学校管理知识体系和学校管理经验,更要具有勇于并善于反思自己的行为的意识和能力。”在管理中学会反思,走反思之路,做一名“反思型”校长,并以自己反思的品质和实际行动影响教师与学生,是新课改下校长应选择的一条明智路径。▲

[1]吴中辉.科学取向教学论引领教改新方向——广州市番禺区象贤中学实施“三元整合导学模式”教学改革调查(之一)[N].中国教育报,2012-5-21(10).

[2]赵小雅.陈小娅出席343项基教课程改革教研成果报告会[N].中国教育报,2010-12-9(1).

猜你喜欢
校长新课程新课改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实践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创新教学研究
校长给力“九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