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真实与旅游舒适的空间关系
——以宜春市温塘温泉为例

2014-02-09 04:10王艳平
旅游研究与实践 2014年6期
关键词:泉源旅游者温泉

彭 建,王艳平

(1.滁州学院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安徽滁州 239000; 2.东北财经大学 旅游管理学院,辽宁大连 116025)

泉源真实与旅游舒适的空间关系
——以宜春市温塘温泉为例

彭 建1,王艳平2

(1.滁州学院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安徽滁州 239000; 2.东北财经大学 旅游管理学院,辽宁大连 116025)

真实性是旅游研究中的重要概念,温泉泉源的存在体现了客观真实。一方面,真实性受到阈限场所的容量影响,旅游者经常为获得舒适的体验而愿意放弃部分真实,另一方面,现代真实在本质上以追求身心健康为目标,其既不同于传统也是单一因果关系的物质真实,也不同于以美好理想为精神真实的非现实诉求,现代真实以怀旧与舒适等多种矛盾状态交织为特征,其恰好可以通过旅游让有矛盾的各因子沿距离表现出共线变化,两方面的协同决定了自核心真实向外的变化,而这种空间规律又具有技术应用价值。研究还发现,在真实下降、舒适增强的大趋势下,还存在真实增长区段,说明不仅要寻找与保护客观真实,也存在着创造真实这样一个课题。最后,以江西省宜春市温塘温泉为例,研究了泉源真实与旅游舒适的空间关系。

泉源真实;旅游舒适;空间关系

引言

学者关心真实性[1],聚焦何为是,相信真与实都存在功利的常住地之外,而到了目的地又往往找不到,所以旅游者一生都在追求真实。在不得也不能完美证明的情况下,研究开始转向真实种类,先后提出了建构、存在、互动、符号、后现代等真实[2-3],然而不少学者仍坚信真实即为客观真实,至少认为客观、客体是主流、主体,其他种类皆为辅助、补充。现如今,面对客观真实在体量与数量上的减少,与其批判、坚信唯一,此种坚信亦与发展的现实以及令人愉悦休闲的旅游精神相悖,笔者认为,还存在一个易变的出口可供探讨:目的地中,客观真实的缺失由何种物质所填补。

在经济不发达的时代,真实可谓随处可见而不稀罕,经常被用来掩饰平淡,被大众当做自己的价值观之一。当时的人们以“过眼烟云”、“昙花一现”、“美貌不当吃喝”等否定,在语言表达上不屑于追求虚荣,以是否真实为标准教育年轻人,评价身边人的“出格”。现代社会从另外一个角度再次对真实予以关注,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传统的真实锐减,物以稀为贵,富有了但对现有的安逸感到有些不安。由大众普遍还囿于不富有状态下的共有价值观,到客观真实对象的减少而让文化者感到珍惜,这是一个主客都在变的逻辑过程。虽然如此,但多数人说多做少,在行为上却没有遵循这样的逻辑,以往无力不坚持真实,现在稀少却并非真心追求,尽管言语上还坚持标榜真实,行为上却在放弃大部分,尽管乡村有更多的真实,但是愿意住在城里几乎是每个人的选择,人人宁愿尽享现代便利与舒适。此一时彼一时,体现真实价值的情景已大不相同。可谓旅游者对真实的追求,亦是偶尔而为之,人类的主流是追求现代化,这也正符合旅游的暂时性与异地性特征[4],即便在语言中、行动上对待真实的态度并非严谨,但在研究中仍须认真对待,因为其是现代真实不可或缺的元素。

一、现代真实

大环境变了,正负颠倒,阴阳轮替,必有新概念至少是部分替代真实。传统真实是物质的真实,现代真实乃精神真实,准确说,后者是有物质参与的精神真实,除客观真实之外的所有真实都可归为精神真实。由坚持一个客观真实,到现在研究出诸多的其他真

实,以多样性、诸范式虽可一时消解疑惑[5],但以精神真实、现代真实做结局上的统括,似与万物归一同理,而且还嵌入了由物质到精神的历时考虑。真实性研究多以质的研究为基础,对质的立论与证明一般不会走到历时视角与时代更迭那样一个语境中。不增加时间轴,要么坚持唯一,坚持旅游不变,要么把更迭当做并列关系,有析出而无分解,擅长静止的截面观察而不关注变化,仅研究发展慢的事物,结果是距离规律越来越远,但似乎也可能遭遇绝对真理。

真实的载体由多数人变为少数人,由主体拥有变为在主体身上的减少与客体身上的残留,由作为评价身边人的行为规范,到谈论陌生的旅游地环境,原本的物质真实得以泛滥的诸多条件已经改变,物质真实越来越少,至少是在旅游学界圈里人常这样认为。精神真实开始以这样那样的形式现形,对现代真实的每一种度量都会得到一个所谓创新,精神真实的形式或许将不能穷尽。精神真实(现代真实)源于物质真实,(客观真实、传统真实)但又高于物质真实,是一个物质到精神有机结合的混合物,大到以物质为基础,微小到以物质为元素,物质真实堪称一个连续体(谱)。人类之所以不能完全脱离物质,在于生命必须建立在物质上,完全的精神真实只是人类所必须拥有的美好理想。

从本文语境上看,真实只不过是对怀旧的理论挖掘,以共轭意识进行比较、沉浸其中并穿行在那个维度就不会错过[6]。当然,旅游可以有很多的维度,这也说明旅游的复杂性。维度意识增强,核心本质的功能就会弱化,相辅相成,此消彼长,难说维度与核本质之间是绝缘状态。由怀旧到真实,也可进一步演绎为忧患意识,一旦失去富有,也要有信心生存下去,不能曾经沧海难为水。核泄漏、地震、海啸、恐怖事件、空难、飓风、禽流感、泥石流与洪水等[7],在现代媒体的放大与传播簇拥下,时刻提醒着富有起来的人们要居安思危。再做进一步的延伸,生活与旅游可谓有四种关系与一个否定:生活促进旅游、旅游影响生活、生活包含旅游、旅游逃逸生活,及旅游不可能囊括生活的全部。本文的讨论内容主要取决于第一种情形,旅游者既要真实也要真实之外的东西,也兼顾论述到第二种情形,旅游者不能完全放弃对真实的追求。

二、旅游舒适与真实阈限

(一)关于旅游舒适

基于经验判断,本文认为,现代社会失去的真实被舒适占领,或曰现代化、现代性在冲击着传统真实。在理论上,真实应该让旅游者心情舒畅,但理论总是落后于实践,客观真实未必让每个旅游者都能达到畅爽,更未必让身体舒适。艰苦的旅行及体验真实经常让身体不舒服,多数的旅游者希望身心两方面都得到满足,故而真实只是就片面而得出的旅游需求。在没有提示或并非遭遇的情况下,富裕中的多数很难常备忧患意识,除少数所谓的成熟旅游者,旅游者的多数或休闲、度假、商务考察、参加会议等,并非时刻不忘而刻意地以苦行僧的方式去践行真实。统观全部旅游者,以寻求真实为使命的其实只占全体的很小比率。但这并不能否认真实的意义,真实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对象很有必要存在,可就真实本身而言很难有应用价值。如将位于传统中的真实沿着时代轴挪到现代,从客观真实延异到精神真实范畴中去研发,倒是应该对旅游研发有所帮助。

据国内外学者研究,旅客旅行超过6小时就会感觉疲劳,步行街的长度最好不超过500m,在旅游地散步的距离在3km左右,人均占有空间也有相应的标准以计算旅游容量等,已经出现了若干关乎舒适的技术指标[8-10],假如把舒适与真实搭界,概念交叉,或许两者间的作用将呈现出某种规律,这是真实研究范畴中鲜有注意到的关系视角。

(二)关于真实阈限

真实不仅随时代减少,其实也仅存于特定时空。富有加大了精神追求,强求真实在异地重生,让真实发挥非真实作用。由居民到旅游者,从一个纠结走进了另一个纠结,此时才需要搁置、悬置。一个旅游者可以追求真实,但很多基础理论都在谈论一个旅游者的事情,而当旅游者们都去同一个地方体验真实,过分拥挤就达不到舒适,观者在数量与体量上超过对象也让原本的真实变得不真了。说过去真实随处可见,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没有分类,其实每一类真实的场所仍是有限的,一方水土一方人也说明,到细节层面的真实应当是一类一地,在不影响真实性的前提下,一地能同时容纳多少旅游者仍是待解决的问题。关于一个旅游者的学问会让我们错失发现,就如同讨论大众旅游消费水平较低其实还是在讨论一个质的旅游者,倘若能进入大众旅游者人多而拥挤的语境,就彰显了转折性思维的魅力,擅长相互作用而非沉浸于质的旅游地理学具有这样的意识[11]。

阈限,较早在人类学中被提出,是指作为可辨识的时间节点[12],可理解为两种状态的转换期,因为转化中有较大的变化速率,节点因时间短促而难以捕捉,尤其难以观察到瞬间内的诸多变化,远不如相对静止、稳定条件下的现象容易识辨,长期的历史时代

也让人们养成了重结果轻过程的积习与惰性,每个稳态也都可以看做结果,故而阈限很难为人们所发现。也正因为快速转化,需要在技术进步的衬托下能够发现,以定格的方式可以捕捉与理解阈限,也可以“慢放”、反复回放来认识,阈限现象只有在当今才会被注意,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结果前的细节与微妙。细节不言小,微妙不能轻。时间上的稀缺对现代文化极为有用,就如同各种高峰论坛,仅几日的短暂时间,难说有什么真实可言,但各地却把它当做当年的顶级重要。将阈限概念引入到旅游体验,可解释为日常状态的终止而进入体验的开始。当把阈限用于空间维度上谓阈限空间、阈限景观与阈限容量,可解释为特定空间出现的非日常现象,也可以表现为在特定时空的特殊现象,如旅游旺季的海滨浴场景象。据此,旅游真实也应该存在于特定时空,那么无论从空间还是时间上,真实其实都有容量限制。这种情形中可得出两个概念——阈限真实与真实阈限,前者是指地点与时间上的真实,后者强调两种真实都有容量限制。

三、真实与舒适的空间关系——以宜春温泉古井为例

(一)核心真实

江西省宜春市温塘镇已有800多年的温泉利用史,温泉温度68℃~72℃,水质无色,无味,口感纯正,富含硒、偏硅酸等,日出水量达3 600多吨[13]。镇内有两个温泉泉源老池,当地人称温塘古井,人们在井口边足汤,尤以相对新鲜、正当广场的那一口最有代表性。

井口池设计为复式下沉,汤池台上摆放着若干用于取汤的公共桶舀。现场调查发现,这里的足汤空间呈现几个圈层构造。在汤池外的下沉空间里,也即最核心的足汤区,可就近取温泉水注入眼前桶中,坐在简易长凳上便可享受泡足原汤。所谓长条木凳,也就是在还算漂亮的砖混墩子上,固搭几条刷上亮油的木条。经访谈可知,核心区里的足汤者多来自上海、长沙、南昌等地,为老年汤治疗养者,汤桶为自己购买所有,足汤者手中拿舀子或毛巾,大家习惯于早晚各泡一次,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等顽疾,而昼间则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夫妻二人一般花费1000元租下房子,加上生活费后的每月花费也就是3000元。核心足汤区应该是最为纯正的泉源真实,其实两口古井在近年来都经过了再建,看来功能真实、地点真实要比景观真实重要得多。可以推想古人就这样泡脚,就在温泉泉源近旁,在缺医少药时代里,一定不乏腿脚疾患者前来,人们带上自家桶或到达后购买木桶。笔者相信,即便是在古代,由于足汤者终会相互熟悉,因而会形成某种约定,都不可把脚直接放到汤池中,那样的高温也确实不可直接进入。约定是一种共有的社区文化,不同于旅游时代的文明守则[14]。

(二)次真实—较舒适

在邻接核心真实的外围,从包括泉源池在内的下沉区上升到地面,为环状的商业性露天足汤带,旅游者在这里花上10元钱,就可以坐在有扶手的塑料靠椅里泡足。木桶与靠椅为“老板”所有,收钱的活儿由“老板”亲自担当,雇佣汤小二从汤池中拎水上来,续汤不再另付费用,而现场为足汤后客人捏脚的业者与“老板”则是合作关系。由于离开了下沉的核心区,来到地面上的环核心区的周长迅速增大,争得了空间,为付钱的足汤者提供了舒适的空间保障。既然离开了核心真实,真实性就一定会下降,本文把邻接核心区之环带上的真实称为次真实[15],被雇佣的当地人在这个次真实上获得了补贴家计的额外收入,花钱泡足者享受着汤来伸脚的生活,同时可欣赏下沉区里有些不舒服的原生态。

在这个环带上还存在着有顶无壁的共建廊道与亭子,民风淳朴也让足汤商贩不好占据,较轻的患者靠自力拎汤也在此泡足,这些足汤者可谓也具有些旅游者性质——多少图点舒适,但他们的足汤因免费也有些不太像旅游者。

次真实—较舒适的消费模式,与体验核心真实难有优越感上的高低之分,前者为治病或追求绝对文化,后者以牺牲一点真实为代价而增加舒适。汤小二为维持次真实的商业运转,拎桶上下的风景很传统。笔者料想,次真实可能原本就是核心真实的“果肉”组成部分,学者以前过分关心“核心”而连“果肉”都不要了。如此看来,过度追求真实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走到反常识中而难以自醒。次真实距离商业化尚很遥远,为批判商业化而一下子就由核心真实跳到商业化上进行讨论,会错失走在途中可能遇到的珍稀,不如保持学术多样性思维,慢者会在路上有所发现,或者急行直奔,寻找终极真理的有无。

(三)店铺舒适—真实增长

店铺可谓初级的旅游企业,其提供的服务可谓具有商业性质的舒适。与次真实—较舒适相比,商业性舒适更强调舒适所占比率居中,真实性进一步有所弱化。商业性舒适位于次真实—较舒适外围,消费者在距离泉源几十米范围内的足汤店集中区内体验,该区面积较大,虽将次真实—较舒适带及核心区环在其

中,但该区幅员略显宽阔,因而带状不甚明显。体验时不可眼见泉源为实,但知道真正的泉源就在房间外不远处,这里不见汤小二取汤,但可见扁担工挑汤进店,以感觉真实替代了一部分眼见为实。拎汤与担汤,笔者认为这些都是文化景象,在泉源视域内可以见到担者,脱离那个视域在泉源附近的巷子内,也可见挽着裤腿的担汤人的急行工作状态。

拎汤与担汤其实都增加了传统温泉的真实总量,谓在自然真实基础上的文化增量、真实增长。界面增长是提高体验总量的一个途径[16],不增长反容易消磨,一旦没了就是损失。文化真实的可欣赏性极高,具有生活情感,行为者为生计,为旅游者提供功能,而且不受企业严格的行为规范约束,因而不能将拎汤与担汤归为商业化表演,文化挖掘会让传统真实不减反增。不联系具体技术的理论研究经常想当然认为,所有各种真实在不必给出约定条件下都有一个共同的质,难以转到量上的思考,也困难于自发生成结构意识,这就造成了理论研究与实践需要背道而驰的象牙塔现象。设身处地回到历史中,社会等级观念在温泉地也应得到体现,引汤与分汤导致了官汤、民汤、商汤、男汤、女汤及癞汤的空间分异,以米为单位的随泉源距离变化也让舒适性得以逐步提高。这里的分析可能提示着一个发现,真实与舒适的关系在总体上是反相关的,但两者在某个区段可能同步增长,这个区段就出现在邻接及邻近核心的空间里,在内容建设上要尽量避免现代科技的外露,以实用化与脱离工厂氛围等来替代商业化与舞台化[17-18](如图1所示)。

图1 温泉泉源文化的真实增长与阈限扩大

(四)区域真实—酒店服务

在店铺舒适的外围为散落的温泉酒店区,酒店服务为最高级的舒适。温泉水通过埋藏在地下管道输入到酒店中,入住客人一般看不到输汤过程,但却可以在豪华中享受温泉加美食等各种惬意。客人相信企业所言,其实是对自己的消费价格很自信,不怀疑也就不需要确认,这是进入发达社会之前的正常心理。其实,酒店里的温泉真实已完全脱离了眼见为实原则,转为以一分钱一分货为判断标准。商业原则是居住地的固有,把其带入旅游中,其实有些轻视距离的作用,金钱可以克服距离。商业真实是否为真将取决于整个社会的诚信度,这便将讨论推到了另一个重要范畴,本文不对此做进一步的研究。在商业真实的基础上,再次做条件约束则有区域真实概念出现,因为所说的温泉酒店就位于温泉聚落的边上,其是聚落增长的重要组成。两种真实叠加,从创新的角度可定位商业的区域真实,温泉酒店与温泉泉源同属一个区域,旅游地近年来的印象系列当属此列,若定为区域的商业真实则相对缺少创新元素和地理味道,因为旅游商业化已有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如图2所示)。

图2 宜春温泉泉源足汤利用形式的圈层构造

酒店里的温泉真实已严重下降,文化性不高,做得好倒是可以归为现代真实,但成功的典型案例并不多,更多的是制造了豪量的旅游舒适。如此分析也说明温泉地的真实增长不可能没有边际,单核温泉泉源周边应该有什么是本文的关注,尽量在边界内做足文化的真实性文章。一个核心真实带动不了太大的面积,多核及非同心圆的分区方法有可能一定程度上让温泉地增长更大些,其也说明单核在现代旅游所表现的能力越来越弱。

四、结论

在宜春温塘温泉的泉源,存在着自发的足汤利用现象,谓汤治乃泉源真实的一种。自核心真实向外,传统的客观真实逐步下降,而商业性旅游舒适却在提高,呈现了核心真实、次真实—较舒适、店铺舒适—真实增长、区域真实—酒店服务的4圈层结构,这个变化规律可较为宽幅地满足更多种类的旅游者需求,因而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体现了技术研究视角。在真实性总体下降的趋势下,甚至可以出现舒适与真实同步增长的区段。真实有质性,也存在空间阈限,在边界范围内应做足真实增长。

[1]周亚庆,吴茂英,周永广,竺燕红.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理论及其比较[J].旅游学刊,2007,22(6):42-47.

[2]赵红梅,李庆雷.回望“真实性”(authenticity)(上):一个旅游研究热点[J].旅游学刊,2012,27(4):11-20.

[3]赵红梅,李庆雷.回望“真实性”(authenticity)(下):一个旅游研究热点[J].旅游学刊,2012,27(5):13-22.

[4]谢彦君.论旅游的本质与特征[J].旅游学刊,1998(4):41-44.

[5]丁德光.休闲旅游之社会学范式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6-99.

[6]李庆雷,赵红梅.旅游资源的可拓性及其认识论意义[J].人文地理,2012(3):125-130.

[7]郑向敏,高玲.国内近年关于旅游安全研究的综述与启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报,2009(5):17-24.

[8]许丰功.行走的快乐与街道的活力:我国步行商业街设计目标理念的建构[J].规划师,2002(8):70-74.

[9]南敬林.旅客旅行舒适度的需求分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6):79-81.

[10]吴娇蓉,叶建红,陈小鸿.大型活动广场访客聚集行为控制指标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6,4(8):599-602.

[11]保继刚,尹寿兵,梁增贤,陈纲华,李鹏.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12):1506-1521.

[12]廖俊,花莲莲,戴光全.国内外阈限研究综述及其对节事阈限研究的启示[J].旅游论坛,2013(1):7-16.

[13]巫晶.温泉旅游游客行为研究[D]福建:厦门大学,2006.

[14]梁万斌.社区文化内涵分析[J].徐州建筑职业学院学报,2004,2(6):52 -54.

[15]王艳平.原色温泉旅游产品多样化研究[J].旅游研究,2013,5(1):30-35.

[16]王艳平,金丽.界面增长:提高旅游体验总量的一个途径[J].旅游学刊, 2004(5):45-47.

[17]Halewood C,Hannam K.Viking heritage tourism:Authenticity and commodifica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28(3):565-580.

[18]Chhabraa D,Healyb R,Sillsc E.Stage authenticity heritage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3,30(3):702-719.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uthenticity of Hot Spring Source and Tourism Amenity

Peng Jian1,Wang Yanping2
(1.School of Geography Information&Tourism,Chu Zhou College,Chu Zhou 239000,China; 2.School of Tourism&Hotel Management,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Dalian 116025,China)

Authenticit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ceptions in tourism studies and the hot spring source just embodies objective authenticity.On the one hand,authenticity is influenced by the capacity of threshold place,so tourists are willing to choose less authenticity places in order to gain more comfortable experience.On the other hand,modern authenticity aims to pursu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n essence,which is neither the same as the traditional material authenticity characterized by single causal relationship,nor the same as the unrealistic demands treating the beautiful ideal as a psychic authenticity.At the same time,modern authenticity interweaves with many kinds of contradictory features,such as nostalgia and amenity and so on,which can be coordinated and has the same change trend as the variation of distance through developing tourism.The spatial regularity that is the variation law from core authenticity determined by the collaboration of nostalgia and amenity has technical value in application in the meantime.Further more,it has been found in this paper that there existed an interval in which the authenticity enhanced with the comfortable degree improved,which means we not only can seek and protect objective authenticity,but also can study such a project as creating authenticity.Finally,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uthenticity of hot spring source and tourism amenity by taking Wentang hot spring in Yichun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authenticity of hot spring source;tourism amenity;spatial relationship

F592.7

A

1674-3784(2014)06-0038-05

[责任编辑:陆宝福]

2014-02-27

彭建(1989-),女,湖南岳阳人,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教师,研究领域为旅游规划、酒店管理;王艳平(1962-),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日本千叶大学课程博士,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旅游地理学。

猜你喜欢
泉源旅游者温泉
KAI BEPPU温泉酒店
杜泉源
奔涌吧!泉源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大棱镜温泉
春分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露天温泉
温泉旅游记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