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瓶颈的实践研究

2014-02-11 21:07
图书馆学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馆员学科图书馆

田 芳 洪 跃

(1.沈阳理工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159;2.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34)

突破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瓶颈的实践研究

田 芳1洪 跃2

(1.沈阳理工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159;2.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34)

梳理了我国各类型图书馆在开展文献保障、互动沟通、咨询、学生入馆教育、文献检索课、教师专题培训、数据库培训、嵌入式教学等方面的学科化服务工作中的实践创新经验,以期能为同行提供参考。

学科馆员 学科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

学科馆员制度自1998年引进国内以来,各类型图书馆在学科化服务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变革[1]。但国内还有很多图书馆甚至包括一些知名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工作虎头蛇尾,形同虚设。也有一些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工作虽一直在开展,但随着社会信息环境的变化,学科馆员工作也进入到了发展瓶颈阶段,亟须找到解决现实困境的方法,需要更多同行实践经验和成果的启迪,挖掘、总结与分享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成果,对于推动各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文献保障服务

学科馆员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为用户提供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服务。由于馆舍和经费的限制,任何一家图书馆都无法完全满足用户对文献的需求[2]。 为此,针 对用户 提出的个性化文献信息需求,学科馆员就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文献信息的保障服务。很多高校图书馆也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创新尝试。

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制定了文献传递和查收查引资助政策,中级和副教授职称的教师每人每年可享受几百元的补贴,二级三级特聘教授享受全额资助[3]。读者自行注册通过CALIS、CASHL 传递文献,都由图书馆全额资助[3]。清华大学图书馆一般对国内获取的期刊、会议、图书、学位论文、专利的补贴向全校读者开放,无额度限制。其余部分针对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科研人员实施补贴。博士生导师20篇/人·年;教授(非博导)、副教授及相当职称者 10 篇/人·年[4]。北京大学图书馆对除国图图书申请之外,其他申请享受图书馆50%的补贴。本校教师均可免费获得2~3篇外文原文文献或者借书服务(限一篇PQDD博硕士论文),学生可以使用老师的免费配额[4]。

2 建立互动沟通的双向循环信息流

互动与沟通是学科馆员开展服务的重要特点。学科馆员只有与用户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引导用户积极参与、表达、体验图书馆资源与服务,才能建立畅通无阻的双向循环信息流,最终提高学科化服务水平。

清华大学图书馆执行的是“学科馆员+图书馆教师顾问+图书馆学生顾问”的学科化服务模式。通过这种模式有效增强了学科馆员与学院师生的沟通关系。

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积极与各学生社团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会、影评会等。如与江右学社、圈点社举办系列读书会活动;与汽车爱好者协会、天文协环保志愿者协会举办百家对话科普讲座活动或电影放映周活动[5]。

清华大学图书馆和IEEE清华学生分会合作开展UPP校园公益项目。该项目包括:参观图书馆解说、座谈、协助图书馆服务宣传月、原创视频作品征集活动计划、高水平国际会议与会者经验交流会、走进 fellow 等活动。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等多所高校图书馆启动了“创建学科化服务基地”项目,通过精心规划为基地学院量身打造了一系列活动,以此来寻求学科化服务的突破口,搭建起联络沟通的桥梁。

很多高校图书馆也都成立有图书馆直属的学生社团组织,它是联系图书馆与广大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一般命名为图书馆读者协会。社团的主要工作就是协助图书馆开展各种读者服务工作。

3 咨询模式多样化

为了满足读者不同使用习惯,图书馆也推出了多种读者咨询模式。由各地公共图书馆联合推出的“联合参考咨询网”,为全国科研人员提供咨询与文献传递服务。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咨询台就包括表单咨询、实时咨询、电话咨询、当面咨询、微博咨询等方式。2008年起清华大学图书馆还推出了“馆长接待日”,每周一下午清华大学的5位正副馆长从1点到5点,在逸夫馆大厅咨询台轮流值班。同时图书馆馆长也会定期参加学校的校长接待日活动。北京大学图书馆还提供QQ、MSN即时通信工具作为咨询的平台。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不仅有图书馆总的QQ咨询,还公布了全部学科馆员的QQ号,建立了新浪和腾讯两个微博,方便读者多渠道进行快捷咨询。

根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开通新浪微博的图书馆已经达到500多个,微博已经成为最热门的图书馆咨询模式之一。

4 新生入馆教育创新

新生入馆教育作为图书馆常规工作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突破传统说教与走马观花的参观教育形式,能让新生快速“爱上图书馆”,成为图书馆忠实粉丝,众多高校图书馆的创新之举值得推广和借鉴。

清华大学图书馆在迎新期间用手机和二维码向新生推送信息。制作精美的新生入馆指南手册,网站中设立内容丰富的新生专栏,清华图书馆 360度全景图,《爱上图书馆》视频系列短剧,IEEE学生分会担任自由参观解说员,设计自测题及排架过关小游戏以方便学生自我检测。

北京大学图书馆开设了“北大图书馆新生空间”博客,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揭示图书馆的方方面面。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新生制作了入馆教育漫画版微型FLASH。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采用小班讲解参观形式,每班不超过20人,并举行“我馆我秀,讲解达人”招聘活动,招聘优秀的学生讲解员,作为新生入馆教育的讲解主力军。天津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举行“我和图书馆有个约定”读者排架体验活动。闽江学院图书馆对新生进行图书馆使用相关知识考试,成绩合格者就可以激活借阅证。武汉大学图书馆将图书馆指南放入迎新材料袋里,到新生军训场地发放图书馆资料,组织老生带新生进行“传、帮、带”式的“游馆”活动以及举办“来书山寻宝,做图书馆达人”的玩转图书馆知识问答活动[6]。

很多高校图书馆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宣传,扩大培训师队伍,增加培训效果的检验等来创新新生入馆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

5 文献信息检索课创新

多年来高校图书馆一直立足文献信息检索课,构建全方位的信息素质教育体系。

清华大学图书馆共有10位教师(以学科馆员为主)完成面向全校全日制学生和工程硕士的7门课程共45个班次636学时的教学任务,每学期选课人数达4000余人。从单一的文献检索课扩展到包含文献检索课在内的信息素养课程组;从单纯的学分课教学发展为含学分课在内的多种信息素养教育形式;从单纯的讲授检索方法扩展为全面解读信息素养内涵。

对于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改革一直是业界讨论的热点,很多高校图书馆开始尝试将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应用在文献信息检索课的教学中,包括建构主义理论、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BIG6、PBL(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基于生活化案例、互动合作式、分层多阶式、Web Quest教学方法、以用户搜索行为为导向、专业知识嵌入式等,这些新理念的引入对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6 面向教师的学科专题资源培训

为促进学院教师有效利用图书馆学科资源,掌握多渠道的学科信息资源,学科馆员需要为学院教师或学科科研团队定制个性化的“教师学科专题资源培训”体系。该培训体系应以教师学科需求为牵引,摆脱传统的报告式、讲座式培训模式,采取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专题培训。国内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团队也应拓宽思路,创新开展各式各样的教师专题培训。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举行了“科研信息专员培训计划”,每个学科科研团队推选一或两名团队成员,作为图书馆和科研团队的信息专员。图书馆学科馆员对推选出的团队成员进行短期密集培训、实践演练与案例指导、交流沙龙、疑难解答等。培训合格后,授予图书馆信息专员聘书。该培训共举行了3期,覆盖了575个学科团队,培养了约653名信息专员[7]。这些信息专员成为科研团队和图书馆的沟通纽带,在科研团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还尝试进入科研团队实验室开展嵌入学科化服务。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每个学科化服务组每周定时定点到学院现场开展咨询与专题培训服务。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开展了“送资源,送服务,送方便——图书馆学科馆员日”活动,每月定期有一天到院系学术沙龙室为学院教师做专题培训并进行咨询解答。

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开展“教师专题培训微讲座”,利用学院每次召开全院教师大会的机会或以教研组为单位,为教师做“专题资源推荐”微讲座,“微”就是每次培训时间严格控制在5~10分钟,向院系教师推荐图书馆最新资源、新的服务、文献获取的新方法等,其特点是时间短、内容精[8]。

7 数据库培训创新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数字化资源,为了让读者充分了解和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学习和科研的效率,图书馆以馆藏数字化资源为基础,开展不同主题的培训活动,一般称为“数据库培训”或“资源 检索 利用”培训或“一小时讲座”等。培训完全免费,培训的内容将信息检索知识“化整为零”,采取的是一种“可选择的自由学习”模式,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 择适合 的主题[9]。但多年来这样的培训一直不温不火,很难得到同学们的热烈反响,如何增设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怎样扩大宣传,采取哪些方法和技巧来吸引更多学生参加培训,各高校图书馆也在不断创新。

清华大学图书馆将“资源 检索 利用”培训改名为“信息资源 研究”专题培训讲座,每次90分钟,含课后上机实习与辅导,培训主题后边会标明适合哪些层面读者参加。分为1-教师;2-研究生;3-高年级本科生3个层次。培训分为综合类、学科资源专场、研究指南系列、常用资源系列、实用软件系列、新技术新体验系列共6大系列34个专题讲座。多数培训都上传了教学课件和视频,供学生课后学习,还用网络电子日历的形式进行了展示。

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对数据库培训工作一直非常重视,并不断尝试创新。在主题设定上从最初以单一数据库介绍改为以文献类型、学科、科研辅助工具软件、科研过程和学术信息流为主题进行培训。通过宣传展板、学生手绘POP海报、校园电视、博客等多途径进行宣传。为了吸引读者系统学习,还设计集卡抽奖活动,听满全部专题的学生可以直接得 到“ 大满贯”奖,听满 5 场以上的可 以 参 与抽奖[9]。 2011年改为听满全部专题的学生可以得到精美的培训合格证书。从2012年起改为听满13场专题的学生就可以获得1学分,首次推出就得到热烈响应,秋季学期有29名学生获得1学分。培训时间设在学生全部课程结束后的晚7点半之后。

8 嵌入式学科化服务

面对泛在知识环境,用户的需求与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重要的转型机遇期,嵌入式学科化服务概念被提出,为学科化服务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国内对于嵌入式学科化服务的研究才刚刚开始,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

嵌入式学科化服务的主要特点就是体现在“嵌入性”上,以用户为中心,融入用户教学与科研,渗透进用户的实体和虚拟空间。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学科馆员不仅要嵌入实体空间还要嵌入虚拟空间,不仅要嵌入教学,还要嵌入科研,并将实体与虚拟、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效果。学科馆员嵌入专业课程与教师共同开展合作,进行协作式教学,在很多高校都有成功的先例。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选择国家级教学名师王如竹教授的“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转换与利用”新生研讨课为试点,开展了“嵌入教学,创新课程”的嵌入式教学。学科馆员首先融入王如竹教授教学团队,了解教学需求与课程特点,参与课程整体设计,制作课程规划方案。将学生按4~5人进行分组,以问题导向式、分组团队协作模式进行学习和研讨。在专业课程中,学科馆员定期嵌入1~2次专题信息素养培训课程,每次两课时。此外,策划与组织创意课堂,开放公开观摩。采用模拟国际会议、辩论赛、主题DV等多样化形式,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师生互动研讨,锻炼学生演讲表达等综合能力。除了实体的嵌入外,图书馆学科馆员团队也为课程建立虚拟服务平台,包括学科博客、课程 LibGuides、学科资源导航、MSN 机器人等,为学生提供整合与共享信息资源、在线交流与讨论的网络环境。最后,学科馆员还参与专业课程的考核环节。经过4年的锻造,该嵌入式课程已经成为新生研讨课系列中的典型课程,受到学生热烈欢迎,吸引着其他院系教师观摩借鉴。

同济大学图书馆推出的“知识伙伴”和“科研伙伴”的学科化服务“双伙伴”计划,尝试嵌入到海洋学院马在田院士课题组,为中石化前瞻性科技攻关项目提供服务。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团队全方位嵌入学校科研,包括面向宏观的为学校层面提供学科发展分析、国际合作评价、知识产权分析等战略情报研究;面向中观的院系层面提供学院/学科评价、横向比较研究等战略情报研究;面向微观的课题(项目)文献调研与综述或专利信息分析等研究。

因高校学科馆员能力和数量有限,不可能将嵌入式学科化服务普及到每门课程、每个科研团队、每个课题。所以各高校图书馆目前都是以试点的形式开展,循序渐进,以点带面,推广嵌入式学科化服务。

学科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开展的一项创新性知识服务,是加强与用户的沟通交流、不断完善馆藏资源建设、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与水平的较为理想的模式。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起步较晚,仍处于尝试的初级阶段。学科化服务工作的开展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高校图书馆要勇于迈出第一步,立足本馆,结合实际,开创具有本馆特色的学科化服务工作新局面。

[1] 赵树宜.推动图书馆向知识服务转型——2012 学科馆员服务学术研讨会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2(9):145-147.

[2] 金晓祥,曲智斌.以原文传递服务为契机开创图书馆学科特色信息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11):201-204.

[3] 洪跃.学科馆员管理模式探讨——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运行模式与考评体系为例[J].图书馆界,2010(1):81-83.

[4] 杨晓秋.文献传递服务补贴政策调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9(8):68-71.

[5] 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图书馆消息[EB/OL].[2013-01-13].http://lib.nefu.edu.cn/newslist.asp? typeid=6.

[6] 张翔.基于 SERVICE 的嵌入式学科服务营销——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探索[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5):73-76.

[7] 宋海艳,郭晶.与科研团队协同的学科服务组织与管理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2(12):45-49.

[8] 洪跃.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与实践——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2(10):66-67.

[9] 田芳.国内信息素养教育创新与实践[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2(5):77-79.

田 芳馆员。

洪 跃副研究馆员。

G254

2014-06-20;责编:王天泥。)

猜你喜欢
馆员学科图书馆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去图书馆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