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北京组织早期开展工人运动的三种有效形式

2014-02-12 16:10姜德辉王士立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唐山李大钊工人

姜德辉,王士立

(唐山师范学院 社会科学部,河北 唐山 063000)

中共北京组织早期开展工人运动的三种有效形式

姜德辉,王士立

(唐山师范学院 社会科学部,河北 唐山 063000)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李大钊领导的北京共产党小组和中共北京区委,通过举办工人补习学校、工人俱乐部和工人图书馆三种形式,团结教育长辛店、唐山、天津的工人群众,推动了北方工人运动的发展。创造了当时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马列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最有效形式。

中共北京组织;工人运动;工人补习学校;工人俱乐部;工人图书馆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李大钊领导的北京共产党小组和中共北京区委大力开展北方工人运动。在当时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统治下,李大钊等共产党人创造性地通过举办工人补习学校、工人俱乐部和工人图书馆三种形式,团结教育长辛店、唐山、天津等地的工人群众,开展工人运动,成效很大,这也使得长辛店、唐山、天津成为北方近代工人运动的发源地。在旧中国,无产阶级的地位不如骡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因此李大钊在很早就提出:“必须多设补助教育机关,使一般劳作的人,有了休息的工夫,也能就近得个适当的机会,去满足他们知识的要求。”[1]他把文化知识作为走向光明、打破当时不良社会制度的工具。李大钊还提出“知识阶级”要加入“劳工团体”[2]来实现社会的进步,表明知识分子要与工人阶级联合起来。长辛店、唐山、天津三地劳工补助教育机关的设立就是知识分子与劳工群众相结合的三个成功范例。1922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执委会书记陈独秀在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谈到中国工人运动发展时,就列举了北京共产党小组开展工作的情况,“设立长辛店铁路工人学校及俱乐部、唐山铁路工人图书馆、天津工人补习学校”[3]。这是对三种团结教育工人组织形式在发展工人运动中所发挥作用的肯定。

一、长辛店铁路工人学校及俱乐部

长辛店距北京20公里,有京汉铁路大厂(今长辛店机车车辆厂),工人三千多人。五四运动中,长辛店工人和上海、唐山等地工人一道,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罢工,推动运动走向了胜利。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建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把长辛店、唐山等地定为开展工人运动的重点,并派研究会成员张国焘、邓中夏去长辛店开展工作。同年10月,李大钊领导建立北京共产党小组以后,为了在长辛店建立一个长期的固定据点,宣传教育工人群众,经与张国焘、邓中夏、杨人杞等人数次联络,决定在长辛店原有夜班通俗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劳动补习学校。

1920年12月19日,建校筹备会议在长辛店召开,会议制订了学校《章程》,并刊登在北京《晨报》和上海《劳动周刊》上。1921年元旦,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正式成立,1月3日开课。校址设在长辛店南街当铺口,条件也非常艰苦,租赁3间房子为校舍,用土坯垒了讲台,并向工人借用了旧木桌凳。按照学校《章程》规定的“以增进劳动者和劳动者的子弟完全知识,养成劳动者和劳动者的子弟高尚人格”[4,p461]办学宗旨,学校分设日夜两班,日班是为铁路工人的子弟而设,所学课程与普通国民高小课程略同;夜班为工人而设,课程有国文、法文(当时工厂被法国和比利时势力所控制)、科学常识、社会常识、工场和铁路知识以及社会发展史、工人运动等内容。讲授过程一般从教认“做工、劳动、劳工神圣”这些字开始,再讲革命道理以及工人受苦的根源,讲同帝国主义、军阀、官僚作斗争一定要团结起来的道理。当时一位教员曾说过:“一张纸一戳就破,可是一叠纸用拳头都打不破。我们工人也是一样,五人团结赛老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谁也搬不动,枪炮也没有办法!”[5,p66-67]教员们把提高工人文化水平与传播革命思想结合起来,内容生动具体,通俗易懂,因而深受欢迎。教员们还采取各种办法提高工人们的革命觉悟,他们为工人群众准备了《劳动音》(北京)、《劳动者》(广州)、《共产党》(上海)等进步报刊和书籍供阅读;课后家访,了解工人情况,找他们谈心;还编写革命歌曲教工人传唱[5,p69]。经过大家的努力,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成为了北京共产党小组宣传马列主义的基地,启发了工人群众的阶级觉悟,为开展工人运动培养了一批骨干,直接推动了长辛店工会的成立。

1921年5月1日,长辛店两千铁路工人,在北京共产党小组领导下召开“五一”纪念大会,宣布成立工会,定名为“长辛店铁路工人会”,并制订了会章。后来由于工会组织不健全,成分不纯,混入了工头、巡警,使得工会有名无实。因此,考虑工头“甚有势力”“故避工会之名”[4,p467],邓中夏等共产党人便开始从组织劳动消夏团和工人俱乐部入手联络工人群众。1921年7月20日,长辛店劳动消夏团成立。下分音乐、游戏、拳术、足球、图书、演说6个组供工人们娱乐。夏季过后消夏团改为俱乐部,仍采用唱歌、拉胡琴、唱京剧、下棋、踢足球、打拳这些文化娱乐形式吸引广大工人群众,达到了“以俱乐部之组织,以行工会之实”[4,p467]。1922年4月9日,正式召开长辛店工人俱乐部成立大会,当时参加俱乐部的工人已达1 800多人,到会的部员1 500多人,京汉铁路沿线的郑州、彰德、信阳、江岸等14个站的代表及陇海、京奉、京绥等铁路工会代表都参加了这次会议,大会盛况空前。工人俱乐部“拥护工人的权利、注重对内对外的联合、实行互助发展的劳动神圣的精神”的斗争目标凝聚了人心,使其组织不断壮大,上海《共产党》月刊第6期赞扬它“实可令人佩服,不愧乎北方劳动界的一颗明星”。

二、唐山铁路工人图书馆

唐山是北方重要的工业城市,有中英合资的开滦矿务局、京奉铁路唐山制造厂(今唐山机车车辆厂)、启新洋灰公司等近代企业,产业工人比较集中,20世纪20年代已有工人5万。唐山是李大钊的故乡,五四运动后李大钊曾到唐山做过社会调查,一直重视唐山的工人运动。1920年4月,他派北京大学学生、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员罗章龙与京奉铁路唐山制造厂工人邓培建立了联系,并在唐山建立了联络据点[6]。之后,李大钊又先后派北京共产党小组成员张国焘、何孟雄、张太雷等人到唐山开展工作。

1921年3月,李大钊派社会主义青年团员李树彝常驻唐山,指导建立工会和创建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李树彝与邓培在铁路制造厂工人和练习生中发展了一批团员,于1921年7月6日领导建立了唐山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为了团结教育工人群众,李树彝与邓培创办了唐山工人图书馆。

清朝末年唐山工人曾办过阅报公会,民国初年又办过阅书报社,五四运动后京奉铁路唐山制造厂和开滦矿务局的工人办过阅报室,李树彝和邓培注意到这些读书看报之地对于传播文化知识、联络工人群众所起的作用,所以决定创办工人图书馆和阅报室。1921年12月,在唐山中新街4号租用的两间平房内唐山工人图书馆正式开馆,接待读者。图书馆建立了干事会,推选邓培为主任干事,由李树彝与铁路制造厂练习生、社会主义青年团员阮章共同主持工人图书馆具体事务,另聘用一名管理员。

工人图书馆为唐山工人提供了读书看报的场所。图书馆中有书刊室和阅报室,陈列着《民国日报》《益世报》等几种报纸和《东方世界》《小说世界》等大量书刊,“凡属工人皆可入览”。在工人毫无文化生活的年代里,工人图书馆的建立受到了唐山工人的热烈欢迎。

唐山工人图书馆是党领导下的一个公开的工人群众组织,它吸收工人为会员,其性质与职工会无异。如同长辛店工人俱乐部是工会的代称一样,在唐山工人图书馆也一度成为工会的代称。到1922年夏天,唐山工人图书馆发展会员200多名,并很快都转为秘密工会会员。

唐山工人图书馆也是当时中共北京区委和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团结唐山工人的重要纽带,它把藏有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以及《新青年》《工人周刊》《先驱》等革命书刊秘密地借给会员阅读,提高工人的革命思想。图书馆的前屋摆放报刊,后屋则是党和工会秘密集会的场所,党团员常以借书看报为名向党组织汇报工作和接受任务。上海、北京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来信、文件都先寄到工人图书馆;有代表来唐山传达指示和布置任务,也到工人图书馆接头,这对党和秘密工会的活动起到了掩蔽作用。

唐山工人图书馆收到了宣传组织工人群众的效果,对唐山工人学习文化知识和党团工会团结教育工人群众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把唐山工人运动推向了新的阶段,不愧是“工界的一颗夜光珠”[7]。

三、天津工人补习学校

天津是近代北方工业之都。20世纪20年代天津有纺织、面粉、铁路、造船、海员、烟草、化工等行业,产业工人有十万之多。1919年9月,李大钊亲自到此宣传马列主义,并于次年12月,他领导北洋大学学生张太雷建立了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小组。不久,张太雷加入了北京共产党小组,而且1921年春在他赴苏俄共产国际工作之前,受北京共产党小组李大钊和共产国际双重领导,他在天津积极开展了工人运动。因此,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天津的革命活动逐步兴起。

于树德、安体诚于1921年5月从日本留学回国,在天津直隶法政专门学校任教。他们在十月革命影响下,对无产阶级革命充满了向往,谋划要建立工人运动的机关。后在中共北京区委和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指导下,于1921年9月11日,在天津河北恒源纱厂(今天津第一毛纺织厂)附近的宇纬路东兴里4段12号,他们创办了天津工余补习学校(第一校)。于树德任校长,安体诚任教务主任。第一期学生共招收了40多人,均为铁路和纱厂工人,其中以恒源纱厂的青年徒工最多;1921年12月,学生达到了106名。学校设置普通部和特别部两班,普通部招取识字工人而授以工人常识、国文、书信、算术、尺牍、英文、修身、习字等课程;特别部设有国文科、数学科、英语科,由工人择修一科或数科。于树德、安体诚均亲自给工人上课。工余补习学校创作了校歌,号召工人“工作余暇,读书研理”,并制作了校旗(盖取工人联合之意)[4,p473]。工人业余补习学校的建立,团结了工人阶级,宣传了革命思想。

1922年3月12日,中共北京区委派人至天津,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地方执行委员会,设在工余补习学校内。于树德任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部主任。此后,工余补习学校的教员和管理工作都由社会主义青年团员担任。1922年,于树德、安体诚经中共北京区委和李大钊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该校遂成为党在天津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

天津工余补习学校办得颇有特色。李德福在他执笔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在天津的早期传播》一文中总结了三点:“第一,补校将自编教材同北方分部统编教材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内容新颖,切合天津工人的实际水平;第二,根据现实生活斗争的需要,增设有关科目,如讲述罢工知识等,以求学以致用;第三,教法灵活,注重思想教育;除教授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谈话、读报、讲故事、发表演说、做报告等多种方式向工人群众传播马列主义思想,介绍苏联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就,培养了一批开展工人运动的骨干力量。”[8]

1922暑假期间,天津工余补习学校遭军警当局取缔,于树德、安体诚等人转入地下秘密办学,但不久又被查封。该校虽然存在只有一年多时间,但与工余学校发生关系的工人已不下数百人之多。它是普及劳工教育的先声,被上海《民国日报》誉为“天津劳工的一道曙光”[9]。此后,各种平民学校陆续兴办,至1924年全市已有30余所,形成了轰轰烈烈的平民教育运动,加速了马列主义与天津工人运动结合的进程。

四、作用与影响

创办劳动补习学校、工人俱乐部和工人图书馆来团结教育工人群众,开展工人运动,这是中共北京组织李大钊等共产党人的伟大创举。一方面,劳动补习学校、工人俱乐部和工人图书馆文化色彩比较明显,政治宗旨比较隐蔽,在北洋军阀政府专制统治下,容易争取合法存在,而且通过这些文化形式,也容易联络工人群众,使他们在听课、娱乐、阅读书刊的活动中,接受马列主义的宣传,提高无产阶级革命觉悟,为建立工会和党团组织,发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从而推动了北方工人运动的发展。另一方面,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通过接近工人群众和参加实际斗争,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从而深化了对中国革命问题的认识。他们在当时创造了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马列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最有效形式,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成功实践。

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最早一所工人学校,长辛店工人俱乐部是中国最早建立的近代产业工会之一,它们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影响很大。稍后,上海共产党小组李启汉等人于1921年在沪西小沙渡纱厂工人集中地区曾开办劳动补习学校,组织教育工人。邓中夏在《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中称:“长辛店和小沙渡两地都是中国共产党最初做职工运动的起点。”不过,沪西小沙渡劳动补习学校的影响“不及长辛店”[9]。长辛店工人俱乐部成立后,影响所及,由北向南,有好几处也成立了工人俱乐部。邓中夏指出:“在中国职工运动的初期,工人俱乐部这一名称,相习成风,成为当时全国各地(广州除外)工会通用的名称。”[10]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俱乐部培养了一批工人运动的骨干和共产党员,如史文彬、王俊、杨宝昆、康景星等人,史文彬后来曾任中共第六届中央候补委员。在中共北京区委和李大钊领导下,长辛店的工人运动日益高涨。1922年1月,长辛店工人俱乐部发表成立“北方香港海员罢工后援会”,募集善款,有力支持了香港海员大罢工。1922年8月23日,长辛店京汉铁路大厂3 000工人举行3天的罢工,取得了胜利,震动北方。1923年2月,包括长辛店铁路工人在内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唐山工人图书馆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工人图书馆之一,在北方有很大影响。工人图书馆不仅培养了一批工会积极分子,发展了一批党团员,也培养锻炼了邓培、王麟书、阮章、刘玉堂、李华添等一批工人运动活动家。邓培加入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为了中国工人最早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人”,在中共北京区委和李大钊领导下,1922年4月建立了中共唐山地方委员会,同年8月建立了中共唐山地方执行委员会,邓培为委员长。1922年8月,唐山煤矿、铁路、水泥、纺织各行业工人,响应劳动立法运动,组织“唐山劳动立法大同盟”。1922年10-11月间,唐山铁路工厂、开滦五矿及唐山洋灰公司、华新纱厂等厂矿5万工人实现跨行业联合罢工,前后持续33天之久,把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高峰。

天津在广泛发动工人群众的基础上,李大钊派人于1921年底建立了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天津支部,后又相继成立了天津印刷工会、津浦铁路工会天津分会、京奉铁路天津分会等。火柴、洗衣等行业工人举行多次罢工。1922年3月,天津宝成纱厂工人罢工,6-7月间,天津工人举行游行示威,拥护劳动立法运动。8月间,长辛店工人罢工,天津铁路工人通电声援,并于8月24日举行声援罢工。同年10月23日唐山煤矿工人罢工,反动军警实行镇压,天津工人、学生举行抗议游行示威。

长辛店、唐山、天津工人运动的风起云涌,与北京党组织早期建立的长辛店铁路工人学校及俱乐部、唐山铁路工人图书馆、天津工人补习学校组织工人群众,播下了革命火种是有密切关系的。

[1] 李大钊.劳动教育问题[A].李大钊全集(第三卷)[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162-163.

[2] 李大钊.农村与青年[A].李大钊全集(第三卷)[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183.

[3]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1-1925)[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31.

[4]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国北方劳动概况[A].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研究论文选集[C].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9.

[5] 长辛店机车车辆工厂厂史编委会.北方的红星[M].北京:作家出版社,1960.

[6] 蒋永清.党的创始人李大钊与工人运动[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1(3):4-8.

[7] 唐山工人图书馆.唐山工人图书馆启事[J].工人周刊, 1921-12-18:21.

[8] 中共天津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在天津早期传播[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19-20.

[9] 天津工人图书馆募书启[N].上海民国日报,1922-06-09(4).

[10] 邓中夏.中国职工运动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16.

(责任编辑、校对:孙尚斌)

Three Effective Forms of Labor Movement Carried Out by Beijing Organization of CPC in Early Time

JIANG De-hui, WANG Shi-li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China)

Before and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e communist group and the district committee in Beijing led by Li Da-zhao, through the three forms of the prep schools for the workers, Workers Clubs, libraries for the Workers, united and educated workers in Changxindian, Tangshan and Tianjin. Th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ern labor movement was promoted. The most effective forms of combination, intellectuals and workers, Marxist-Leninist theory and the labor movement were created at that time.

Beijing Organization of CPC Labor movement; a prep school for the workers, workers club; library for the workers

K261.3

A

1009-9115(2014)03-0146-04

10.3969/j.issn.1009-9115.2014.03.037

唐山师范学院2011年团队建设基金课题(11ZY02)

2013-10-16

姜德辉(1972-),男,河北丰润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唐山李大钊工人
李大钊《青春》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李大钊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唐山香酥饹馇圈
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后
王大根
基层关工人的梦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