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输注无效的临床探讨

2014-02-17 08:52毛秋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17期
关键词:红细胞次数意义

毛秋新

铁岭市中心血站,辽宁 铁岭 112000

血液标准

红细胞输注无效的临床探讨

毛秋新

铁岭市中心血站,辽宁 铁岭 112000

探讨临床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1月~12月临床医院186例红细胞输注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86例红细胞输注病例中共输注红细胞228次,34次无效输注,无效输注率14.91%。经分析输血次数、妊娠次数、发热、红细胞制品贮存时间较长等因素影响输注效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引起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因素很多,其中输血次数、妊娠次数、发热、红细胞制品贮存时间较长均是引起红细胞输注无效的重要原因,在红细胞输注时应给予充分重视,提高临床输血效果。

红细胞;输注;无效;影响因素

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率不断提高,其中红细胞输注比例增大,临床输注红细胞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携氧能力。近年来关于红细胞输注的临床研究越来越多,研究发现有时红细胞输注后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有报道指出红细胞输注无效率约占14.10%~15.47%[1-2]。本文对186例临床患者红细胞输注输注无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12月临床医院进行红细胞输注的1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输血反应、继续失血、脱水或大量补液等血液稀释情况患者。

1.2 红细胞输注的效果判定

所有病例均系ABO、RH(D)同型输血,盐水介质和凝聚胺法交叉配血结果均相合。输注红细胞制品后24 h内复查Hb,排除患者输液稀释、继续失血等情况,与输血前比较Hb升高没有达到预期值,则初步判断本次输血无效[3]。(见表1)。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86例患者共进行红细胞输注228次,有34次存在红细胞输注无效,发生率为14.91%。其中输血次数、妊娠次数、发热、红细胞贮存时间较长与红细胞输注无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输血3次以上、妊娠2次以上及红细胞贮存时间较长是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危险因素;而年龄、性别与红细胞输注无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成分输血技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关于红细胞输注无效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4]。无效输血会导致血液资源的浪费,延误治疗,较多研究显示,临床红细胞输注无效与患者的输血史、妊娠史、发热等均有较大的关系。

本次研究发现:186例红细胞输注患者共输注红细胞228次,无效次数34次,无效率为14.91%。对其中原因进行分析后,结果显示,输血次数、输注红细胞贮存时间较长是红细胞输注无效发生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输血3次以上者无效发生率为20%,输注红细胞贮存在14 d以上者无效发生率为26.92%,分析原因可能与患者自身免疫因素和红细胞免疫功能有关;发热、妊娠次数对红细胞输注无效也有一定的影响;而年龄、性别与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发生无太大关联。

综上所述,引起临床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因素很多,其中输血次数,尤其是3次以上、红细胞贮存较长时间(14 d以上)是红细胞输注无效发生的重要因素,妊娠次数、发热也是引起红细胞输注无效的相关因素,在进行红细胞输注时应给予充分重视,提高临床输血效果。

[1]赵广超,严京梅,栾建凤.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3):3040-3041.

[2]吕运来,中桥,兰炯采,等.红细胞无效输注回顾性初探[J].中国输血杂志,2007,20(3):220-221.

[3]邓家栋.临床血液学[M].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94-398.

[4]夏荣,兰炯来.重视红细胞输注无效,提高临床输血效果[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1):5.

表1 不同因素对红细胞输注无效情况比较

R457

B

1674-9316(2014)17-0080-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17.054

猜你喜欢
红细胞次数意义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一件有意义的事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有意义的一天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生之意义
基于切削次数的FANUC刀具寿命管理
探索性作战仿真实验重复次数控制研究
藏药结合放血疗法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114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