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管理对策

2014-02-17 08:52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17期
关键词:回顾性受检者标本

孟 丽

济宁市泗水县妇幼保健院,山东 济宁 273200

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管理对策

孟 丽

济宁市泗水县妇幼保健院,山东 济宁 273200

目的分析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探讨其相关对策。方法对76例存在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标记并登记,与相应的临床科室联系并沟通,对引起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统计统分析。结果76例存在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中由受检者因素引起占25.00%(19例)、标本采集因素占35.53%(27例)、标本运送因素占39.47%(30例)。结论诸多因素可引起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针对各影响因素应采取有效的处理对策,以便保证血液标本检测的质量。

血液标本;误差;对策

合格的血液标本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必要条件,然而在临床血液标本检验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可引起检验误差的产生。本研究针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检验科已登记的存在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引起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处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检验科已登记的存在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76例。76例存在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分别来自儿科12例,妇科8例,产科16例,外科7例,社区服务站14例,健康体检科19例。

1.2 方法

将76例存在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做好标记并登记,并返回相应的临床科室。与相应的临床科室沟通,对存在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产生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处理对策。

2 结果

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76例存在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中由受检者因素引起占25.00%(19例)、标本采集因素占35.53%(27例)、标本运送因素占39.47%(30例)。见表1。

3 讨论

准确的血液化验结果对临床医生对受检者疾病的诊断以及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极为重要[1]。然而,检验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检验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检测方法、仪器、试剂,检验人员的素质,以及受检者的生理状态等也会影响检验结果[2]。本研究对我院检验科已登记的存在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综上所述,受检者采血前未停药禁食、血液标本采集量较少以及送检时间过长是引起我院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引起我院领导高度的重视,为保证血液标本检测的准确性,针对以上的影响因素,我院将采取以下相应的处理对策。

首先,血液标本采集前针对患者因素的误差处理策略。

表1 引起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产生的因素一览表

采集标本前受检者的诸多因素,因此,采集标本前,和受检者保持良好的沟通,消除受检者的紧张和恐惧,使受检者处于安静状态;最好停用干扰检测的药物和刺激性的食物,采血需禁食12 h,采血前4 h禁止摄入茶、饮料、口香糖等,以消除饮食对血液指标的影响;剧烈运动可引起呼吸、出汗,使体液量及分布情况发生改变,它对某些检验结果有显著的影响。

其次,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的误差处理策略。

标本采集的过程是保证标本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在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的误差预防策略极为重要。血液标本采集的过程主要考察的是护士的各项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态度。我院为提高采血质量,对各科室护士进行了专业的培训。了解检测项目,选择合理的标本采集时间、采血部位以及注意采血过程中操作的准确性。

最后,血液标本运送过程的误差处理策略。

血液标本采集完成后,应尽量减少标本的运送时间,血样及时送检并尽早进行检验或血清血浆的分离操作,以免血液离体时间过长导致某些化学成分的改变。对于暂时不能检验而需要保存的血样,实验室应根据具体检项作出明确规定,如分离血清、添加防腐剂或稳定剂、保存温度及期限等。此外,在运送标本的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荡。

综上所述,多种因素可引起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我院根据本院存在的主要误差因素采取的相应的措施,通过以上处理策略可有效的降低血液检验标本的误差的产生,保证了血液检验的质量。

[1]张艳萍.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9):135.

[2]张莉.血液检查标本62例误差原因分析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2013,6(7):157.

R446.1

B

1674-9316(2014)17-0082-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17.055

猜你喜欢
回顾性受检者标本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索拉非尼治疗肝移植后肝细胞癌复发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探讨体检受检者采血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
国内应用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的回顾性研究
512例老年结核病患者T-SPOT.TB结果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