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分析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2014-02-18 04:40李嵩岳陶义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胸段食管癌根治术

李嵩岳 陶义鹏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河南 卫辉 453100

探讨分析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李嵩岳 陶义鹏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河南 卫辉 453100

目的探讨和分析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接收的胸段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72例患者,随机将7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为传统胸段食管癌根治手术,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为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手术所用的时间,手术中切口的长度,手术中患者的出血量,患者胸腔的引流量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的切口长度、手术后恢复的时间、上肢功能恢复时间及镇痛药的使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手

胸段食管癌;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临床疗效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1]。每年全世界约有20万患者因为食管癌死亡。而我国属于食管癌的多发地区,因为食管癌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人数仅少于胃癌、肺癌及肝癌所导致患者死亡的第四位恶性肿瘤[2]。食管癌发生的部位主要为颈段和胸段,其中胸段食管癌又分为上段,中段及下段,其中以中段食管癌发生的概率最大,下段发生概率次之,上段较为少见。吞咽困难是食管癌临床上最为典型的症状。食管癌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疗等,其中以手术治疗方式为主,而手术治疗主要是以小切口的食管癌根治术为主,因为传统的手术对患者的伤害较大,患者痛苦程度高,并发症较多,患者的接受程度较差。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针对接收的胸段食管癌患者实施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观察其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和传统的食管癌根治术进行分析和比较,旨在分析和探讨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现在将本次研究的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接收的胸段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72例患者,随机将7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为胸段食管癌,患者经过相关检查及临床诊断确定为食管癌患者。36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41~81岁,平均年龄(64.3±4.6)岁,肿瘤直径≤5 cm的患者有24例,肿瘤直径>5 cm且≤7 cm的患者有12例。病理分期:Ⅰ期患者9例,Ⅱ期患者23例,Ⅲ期患者4例。3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66.7±5.2)岁,肿瘤直径≤5 cm的患者有21例,肿瘤直径>5 cm且≤7 cm的患者有15例。病理分期:Ⅰ期患者11例,Ⅱ期患者19例,Ⅲ期患者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分期及病情上无明显的差别,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前均需要先进行放射治疗,使用60 Co进行体外照射治疗,每次2 Gy,一天2次。每周给予患者2次放射治疗,共放射20次,共40 Gy。

1.2.1 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采取侧卧位并采用静脉麻醉。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是从患者右侧胸部的第四根肋骨间进行开口,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则是从右侧胸部的第6根肋骨间开口,胸下段食管癌患者是从左侧胸部的第6~7根肋骨间作开口。手术切口的长度在10~15 cm左右。首先将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开,之后再将前锯肌与肋间肌切开,但不需要将肋骨切断,使用牵引器使肋骨分开,逐层将肋间肌肉切开,但不需要切断背阔肌,最后到达肿瘤部位。

1.2.2 传统食管癌根治术。和观察组患者一样,采取侧卧位并接受静脉麻醉。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是从右侧胸部的第4跟肋骨间作开口,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是从右侧胸部的第6根肋骨间开口,胸下段食管癌患者是从左侧胸部的第6~7根肋骨间作开口,食管癌根治术的切口一般为25~30 cm左右,但是在手术的过程中需要将肋骨和背阔肌切断。

1.3 指标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需要的时间,手术切口的长度,手术中患者的出血情况,胸腔的引流量,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手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并观察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情况及手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计量资料使用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时表示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中及术后情况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的切口长度,手术后恢复的时间,上肢功能恢复时间及镇痛药的使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有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及胸腔引流量方面未见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

参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中及术后情况对比分析

2.2 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在手术后,观察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喉返神经损伤,2例患者有肺部并发症发生,发生率为13.89%,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瘘。5例患者出现喉返神经损伤,6例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n(%)]

3 讨论

在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比较高,并且其主要呈现出地区性分布,目前对于食管癌发病的原因尚不是完全明确。相关研究认为食管癌的发生和个人的生活习惯、生活的环境、遗传因素及平时的饮食习惯都有一定的关联,是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目前针对食管癌的治疗仍然是以手术治疗为主,患者在食管癌早期诊断出并及时接受手术治疗,基本都能根治,且预后较好,能够提高患者5年左右的生存时间,根据临床资料研究显示,食管癌的手术切除率可以高达91.30%。患者在手术后5年的生存率能够达到31.6%[3]。在胸段食管癌患者接受过手术之后,再给予患者适当的放射治疗或者化疗进行辅助治疗,会增加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早对患者确诊并实施食管癌根治术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

传统的食管癌根治术的切口是取患者胸部外侧切口,长度相对较长,一般在30~35 cm左右,并且手术中需要将肋骨和背阔肌切开,虽然这种方式有助于手术视野更开阔和清楚,但是对于患者来说,手术的创伤较大,在手术中间需要对肩胛骨进行切开,使得手术后患者经常发生上肢功能障碍[4],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恢复。而使用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手术中的切口更小,切断的肌肉组织较少,对患者的创伤更小,有利于患者及早恢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和传统食管癌根治术在治疗效果方面差异并不是很明显,疗效基本一致,但是在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患者的手术后上肢功能的恢复时间,胸腔引流量及镇痛药的使用情况方面小切口胸段食管癌切除术的情况均优于传统的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并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89%,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观察组患者高,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胸段食管癌患者使用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可以在手术中有效减少对患者的损伤,患者在手术后恢复的时间更短,并减少了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提高了患者的接受度。

[1]杨玉白. 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12,8(12):160-162.

[2]石磊,韦成新,曹健斌. 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 河北医药,2013,35(11): 1628-1629.

[3]吕文强,张志峰,林晓竹,等. 经右胸、腹联合切口手术治疗胸下段食管癌临床研究[J].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 (4):540-542.

[4]蔡少松. 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2):116-117.

R735.1

B

1674-9308(2014)07-0074-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7.045

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及胸腔引流量方面未见明显的差异,P>0.05。在手术后,观察组患者有3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2例肺部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3.89%,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瘘。5例患者出现喉返神经损伤,6例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胸段食管癌患者使用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可以在手术中有效减少对患者的损伤,患者在手术后恢复的时间更短,并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提高了患者的接受度。

猜你喜欢
胸段食管癌根治术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治疗胸段食管癌的研究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胸段食管异物临床治疗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微小RNA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