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治疗老年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探析

2014-02-18 04:40张丽书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阴转率丙肝利巴韦

张丽书

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2

干扰素治疗老年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探析

张丽书

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2

目的研究干扰素治疗老年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5例老年丙肝患者与35例中青年丙肝患者,分为老年组与中青年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抗病毒时间HCV RNA阴转率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病毒阴转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抑郁、心电图异常以及白细胞计数降低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扰素治疗老年丙肝患者效果良好,但在治疗6个月后,应依据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选择是否继续用药。

干扰素;老年;丙型肝炎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世界性流行的一种传播性疾病,现阶段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有效治疗丙型肝炎病毒的唯一方法。为研究干扰素对老年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选取收治的45例老年丙肝患者与35例中青年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干扰素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45例老年丙肝患者与35例中青年丙肝患者,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分为老年组,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68.51±9.17)岁;年龄不超过60岁的患者分为中青组,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42.23±10.21)岁。老年组抗病毒前HCV RNA定量为(5.10±1.31)log10,中青年组为(5.12±1.21)log10。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阴转率等方面根据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45例老年组患者使用180 µg长效干扰素α2a,皮下注射,1次/周;35例中青年组患者使用180 µg长效干扰素α2a,皮下注射,1次/周。上述患者均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剂量为0.9~1.2 g/d,分三次口服。

1.3 疗效判断

定期应用全自动化分析仪进行肝功生化测定,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CV RNA定量。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观察数据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CV RNA阴转率比较

两组患者在采用长效干扰素治疗后,HCV RNA阴转率比较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HCV RNA阴转率情况比较[n(%)]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体重下降大于5 kg,老年组有5例,青年组4例;明显脱发的老年组7例,中青年组5例;有抑郁倾向,老年组8例,青年组2例;心悸、心电图异常,老年组7例,中青年组1例;白细胞计数降低,老年组9例,中青年组4例。两组患者体重下降与明显脱发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心电图异常以及白细胞计数降低等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丙肝主要是因HC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经血液传播,据相关调查统计,全球每年约有300~400例新感染者,并且相关死亡率持续增加[1]。丙肝在控制方面难度较大,主要是因该病情具有隐匿性,临床症状不明显;大部分急性丙肝会转为慢性丙肝,在不及时治疗情况下可逐步进展为肝硬化或者肝癌的几率极大,且目前无有效疫苗预防。现阶段应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唯一有效治疗丙肝的临床方案[2]。

两组患者在使用长效干扰素治疗小于6个月时,老年组HCV RNA阴转率均比中青年组低,在治疗6个月之后HCV RNA阴转率持上升状态,在停药后甚至高于中青年组。主要是由于老年患者自身新陈代谢相对缓慢,因此在治疗老年丙肝疾病时,要连续使用干扰素超过6个月。在坚持超过6个月抗病毒治疗后,治疗效果明显提高。老年丙肝患者在治疗期间,老年组的抑郁、心电图异常以及白细胞计数降低例数明显高于青年组,要及时给予老年患者一定的心理疏导以及抗抑郁治疗,同时预防患者出现心脏病变。

通过本次观察可以看出,为了提高老年丙肝患者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命,必须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在老年患者抗病毒治疗时要坚持使用干扰素超过6个月,提高老年患者耐受性[3],这样才能和治疗中青年患者取得一样的临床疗效。

[1]刘雪梅, 朱跃科, 刘海霞, 等. 干扰素治疗老年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13): 3033-3034.

[2]李杰, 庄辉. 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进展[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1, 3 (6): 1-4.

[3]李巧于, 郭堑, 曾菲. α-1b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临床观察[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0, 13(4): 302.

The Effect of Interferon in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Viral Hepatitis C

ZHANG Lishu , Jilin Hospital of Hepatobiliary Disease, Jilin Changchun 130062,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erferon in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viral hepatitis C.Methods45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C and 35 cases of young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C, were divided into aged group and young group,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antiviral time HCV RNA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 incidence.ResultsThe virus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showe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e difference of incidence of depression, abnormal electrocardiogram and white blood cell counts decreased and adverse reactions in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The effect of interferon treatmen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C is good, but 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 i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 to choose whether or not to continue the medication.

The elderly, Interferon, Hepatitis C

R512.62

B

1674-9308(2014)07-0152-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7.094

猜你喜欢
阴转率丙肝利巴韦
注射用胸腺肽α1联合环丝氨酸治疗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及血清T细胞亚群、γ-干扰素水平的影响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78%的国人不知它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利巴韦林 服用之前要三思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HBV-DNA阴转率的影响
丙型肝炎发病率上升
利福喷丁每日疗法治疗肺结核:一项随机、剂量范围探索的临床试验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