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2014-02-18 04:40邹会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颈源赤峰颈椎

邹会宁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5

牵引、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邹会宁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5

目的探讨牵引、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后确诊为颈源性眩晕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牵引联合针灸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牵引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0.0%,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率10.0%,低于对照组复发率42.0%,P<0.05。结论牵引、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复发率较低。

牵引;针灸;颈源性眩晕;临床疗效

颈源性眩晕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症,其多发于中老年人,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颈源性眩晕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为一过性、发作性,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旋转性、浮动性或摇晃性的眩晕[1],多与体位有关。笔者应用牵引联合针灸的方式治疗颈源性眩晕,取得了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进行治疗后确诊为颈源性眩晕患者100例,本次研究排除颈椎先天畸形患者,有耳源性、眼源性眩晕患者,合并有神经官能症、颅内肿瘤患者,有皮肤破损或其他牵引禁忌证患者[2]。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4例,女26例,患者年龄22~76岁,患者平均年龄(48.2±8.4)岁。患者病程2个月~16年,平均病程(3.8±1.4)年。对照组男22例,女28例,患者年龄24~75岁,患者平均年龄(47.6±8.8)岁。患者病程4个月~16年,平均病程(3.6±1.5)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牵引联合针灸疗法进行治疗,牵引治疗:采用坐位枕颌牵引方式进行,牵引重量初次为患者体重的10%,以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减。每次牵引时间为2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时间为1个疗程。针灸:取风池、天柱、完骨、率骨(双侧)、百会肩井、肩外俞、合谷等穴位,应用1.0寸毫针浅刺[3],然后连接电针治疗仪,选择连续波形,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选择相应的刺激强

度,同时加TDP照射,留针时间为半小时,每日1次。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牵引治疗,牵引治疗方式同观察组。

1.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临床治疗后眩晕症状消失,颈椎功能恢复。显效:患者临床治疗后眩晕症状有显著的减轻,颈椎功能部分得到恢复。有效:患者临床治疗后眩晕症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减。无效:患者临床治疗后临床症状没有明显的改善[4]。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0.0%,P<0.05。患者临床治疗后随访6个月,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率42.0%,P<0.05。临床研究观察所得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比较

3 讨论

颈源性眩晕指的是由于颈部软组织损伤和颈椎骨关节错位、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因素对椎-基底动脉颅外段及周围神经刺激和压迫,而导致血流障碍。本次研究中,采用牵引联合针灸的方式治疗颈源性眩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针灸疗法中,针刺风池、天柱、完骨、率骨等穴位具有疏通经络、调整血脉的功效;针刺百会具有醒脑开窍的功效。针刺肩井、肩外俞等穴位可使肩部的肌肉放松,减轻椎动脉等动脉血管的压迫,改善大脑血液供应。配合牵引治疗,能解除患者神经肌肉粘连,改善椎动脉,椎-基底动脉缺血,从而改善大脑供血,达到平眩止晕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牵引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复发率较低。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234-235.

[2]谭顺斌. 牵引配合定位旋转法治疗颈源性眩晕55例[J]. 中医外治杂志,2010,19(5):19-20.

[3]胡芳,毛宗福. 针灸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7):29-30.

[4]姜杰,施杞. 中医药治疗颈椎病机理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0,7(1):53-55.

Traction and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Vertigo

ZOU Huining , Chifeng institute affiliated hospital, Chifeng Inner Mongolia 024005,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ction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cervical vertigo.MethodSelected 100 patients with confirmed cervical vertigo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and divided them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f 50 patients respectively.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traction and acupuncture was given to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hil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ction treatment simply.Result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clinical treatment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88.0%, which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of 70.0%, P<0.05. Besides, the relapse incidenc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 which was lower than the 42.0% in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The traction with acupuncture has ideal clinical effect for cervical vertigo with low relapse rate.

Traction, Acupuncture, Cervical vertigo, Clinical effect

R246.9

B

1674-9308(2014)07-0173-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7.108

猜你喜欢
颈源赤峰颈椎
赤峰家育种猪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赤峰家育种猪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行摄赤峰 解读红山文化 探寻玉龙渊源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