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盛革命历史遗址遗迹掠影

2014-02-21 16:14
红岩春秋 2014年2期
关键词:万盛南川文具

文具合作社遗址

文具合作社遗址位于万盛老街上场口处,原址已拆除。

1948年2月,万盛境内(包括南桐青山、金桥、青羊寺、关坝等)最早的地区性党支部——中共南川县万盛小学支部建立。不久,在中共南川县委的直接领导下,根据当时万盛地区实际,1948年春季开学后,党支部在万盛老街上场口处筹建文具合作社,作为地下党万盛与南川的联络点,开展一系列革命工作。

文具合作社利用社会合法身份,通过党员人际关系,串联部分青年知识分子用集资投股(每人一石租谷)的方式组建,并民主推荐石德奎(中共南川县委委员)为负责人,李伯福具体经营。合作社主要经营文具、印刷装订作业本,并开设门市经营文具纸张。合作社建立后,在掩护党组织、扩展党组织、教育发动群众、收集敌情以及为党组织提供活动经费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陈治均故居遗址

陈治钧故居遗址位于万盛金桥镇新木村南木滩社。原址建筑已被居住的农户拆除,改建为砖瓦结构房屋。

陈治钧,生于1896年5月,今万盛金桥镇新木村南木滩社(小地名“干湾”)人。1925年夏,陈治钧成为綦江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首批团员,并当选为社会主义青年团綦江县特别支部委员会委员。次年初,中共綦江支部建立,陈治钧首批由团员转为共产党员。

1927年重庆发生“三三一”惨案后,陈治钧受中共四川省委的派遣,到驻广汉的川军第28军第2混成旅第3团做军运工作。1928年,又奉派到驻合川的川军第三师陈书龙部做军运工作。1929年冬,陈治钧担任涪陵地区组建四川工农红军第二路游击队特别委员会秘书长,并在涪陵县城西门外龙古街“骊珠楼”设立秘书处,开展工作。1930年3月初被捕,两个月后被枪杀于涪陵城外长江边上的龙王沱,时年34岁。

汪石冥故居

汪石冥故居位于万盛黑山镇鱼子村古墓坪社。

这座万盛地区现存数不多的保存完好的古代民居院落,始建于清末,坐西北向东南,为中国传统四合院,平面呈“回字形”布局,总面积985平方米。

汪石冥(1900-1928),四川南川人。1919年秋,赴重庆联合中学读书。“四川学生联合会”成立后,被同学推选为该会代表。与此同时,阅读了《阶级斗争》、《新青年》等书刊杂志,受到很大启发。1921年暑假回南川,汪石冥组织成立了“南川旅外学会”,被选为总会主任。同时创办《南川声》季刊。1925年2月,由张凯(嘉铭)介绍加入共青团,并任南川团支部宣传委员。8月,国民党(左派)四川省党部负责人吴玉章派曾庆华、章香墀为南川县党部筹备员,建立国民党(左派)南川临时县党部,汪石冥被选为执行委员兼宣传队长。10月,汪石冥召集“南川青年社”社员开会,决定集体加入国民党。1926年春,由张凯介绍转为共产党员。1927年4月,受重庆地委派遣到两湖书院武汉分校工作。“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汪石冥参加了武汉地下党的宣传工作,任专职宣传员。1928年春,调中共湖北省委军委工作。同年3月,湖北省委派他运送一批武器给鄂东特委。在预定接头地点,遭埋伏的特务逮捕。1928年12月10日,汪石冥被杀害于汉阳。

朱凯故居遗址

朱凯故居遗址位于万盛金桥镇马头桥村。原址建筑大多不存,现仅剩1间位于老屋中间的堂屋。

朱凯又名朱贤清,男,汉族,生于1905年,綦江县金灵乡河坝村铧匠塆(今属重庆市万盛区金桥镇马头桥村)人,共产党员,早期革命者,革命烈士。1924年,朱凯就读于重庆联合中学学生会办的平民学校,受革命思潮影响,进步很快,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与綦江县的共产党人邹进贤、霍步青等被推选为四川省出席全国国民会议促成会的代表。1925年秋,朱凯和霍步青、霍锟镛等人受中共綦江县特支的派遣,奔赴广州。次年,朱凯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共两广区军委秘书。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在广州发动“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当晚,朱凯等三人在国民党叛军搜查军委办公处被捕。1928年,朱凯牺牲于狱中,年仅23岁。

猜你喜欢
万盛南川文具
南川:“特”字上下功夫 “同”字上做文章
惊听春雷乍响时
来自以色列的创意文具
重庆市南川区:山隐云深不知处
万盛首批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投用
捡文具
重庆万盛:不动声色发展“体育+”
We Love文具
重庆万盛城市发展历史阶段分析与启示
收拾文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