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定而后动: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2014-02-21 17:39马子恩刘东秀
中国德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遂宁育人课程

马子恩+刘东秀

教育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近年来,遂宁教育人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发展特色教育,为孩子们量身定做发展之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人成才,而不仅仅是追求一张漂亮的高考成绩单,这是遂宁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遂宁教育人一直在路上。

“学校的教育搞得好不好,关键是看学校毕业的学生素质高不高,能力强不强。我们构建的教育基地,如果培养出的学生既有考入清华、北大等高等学府的,又有考入中美、北体等一流艺体院校的,还有运动员、飞行员、工程师和高级技工,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地。这是我们推进学校特色化、优质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张局长,您好!我们了解到,您在遂宁市最边远的乡村学校当过老师,在基层教育的每个岗位都工作过,也主管过区县农业、财政等工作,如今走到遂宁市的教育管理岗位。历经这些行业看教育,您有怎样的感想?

张永福:无论从事哪个行业的工作,都要树立全局观念,做事前都要进行系统的思考,先谋定,再行动。教育与其他行业有不同的地方,比如说教育与工业。工业生产线上的零部件,哪个部分出了问题,可以重返生产线进行改造、再加工。教育不是工业,不能追求速度批量生产。教育是在培育人,我们培养孩子,如果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们不可能重新来过。教育与其他行业也有相通的地方,比如说教育与农业。农民想要什么农作物,他在培育的初期就会针对这种农作物的生长特点来进行耕作,玉米和水稻的耕作方式完全不同。农民想要玉米,就要选择合适的土地,播玉米的种子,根据玉米的生长特点来慢慢培育,喜阳还是喜阴、何时播种、用哪种肥料、何时除草、何时收割,等等。这样最后收获的才是成熟的高产玉米。如果所有农作物都用统一模式来耕作,辛苦一年可能什么也收不到。教育与农业相似,是一种慢的功夫,学生的潜力不同,我们要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育,因材施教,我们的教育要为孩子量身定做发展之路,这样学生才会收获成长。

就教师而言,不能就课堂而谈课堂,而是要进行学科的整体构建,要有学科专业性思考。首先要有宏观把握,然后再进行微观操作,也就是说先把握住学科培养的最终目标,然后再在每一堂课上进行精心化操作,将学生带到最终的培养目标上来。不能走弯路,甚至是歪路。

:《遂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中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西部教育强市、人力资源强市和西部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您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有着怎样的规划?

张永福:首先,我们要转观念,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意识,培养出具有遂宁特质的、全面发展的学生。将这一观念和目标落实到教育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从“片面教书”到“全面育人”。

其次,我们要创特色,提升德育工作专业化水平。一是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壮大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实现全员育人,加强对德育工作队伍的培养。二是改革创新,注重德育活动“三化”发展。

一方面注重德育活动序列化发展。我们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除坚持传统的德育工作方法、手段和途径外,更加突出环境育人、特色育人、内涵育人,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途径综合育人的模式。自2010年起,我市全面深入推进校园“六化”(校园生态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食堂文化、寝室文化、厕所文化)建设,形成了处处育人、时时育人、人人育人的德育大环境。城北小学以绿色德育理念大力营造校园环境,确定环境育人的办学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我们组织各级各类学校统一开展创建特色学校、优质学校活动,以“农村学校创建特色、城市学校提升品质”为取向,实现“校校提升”的目标。

学校的教育搞得好不好,关键是看学校毕业的学生素质高不高,能力强不强。我们构建的教育基地,如果培养出的学生既有考入清华、北大等高等学府的,又有考入中美、北体等一流艺体院校的,还有运动员、飞行员、工程师和高级技工,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地。这是我们推进学校特色化、优质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就是要给每个学生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我们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发展特色教育,为孩子们量身定做发展之路。

另一方面注重德育活动课程化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而不仅仅是追求一张漂亮的高考成绩单,这是我们遂宁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在遂宁教育人的眼里,分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挖掘自身的潜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成才的途径。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建立了重点教育内容的课程化机制。加强了思想政治专门课程的实施与管理考核,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同时,学校充分利用地方课程,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如地方课程《可爱的四川》,结合遂宁的“五创”联动,将环保教育、安全教育、爱国卫生教育、健康教育、心理教育等课程化。

我们还以课程优化、高效课堂、多元人才培养体系为抓手,在37所学校整体展开“创新育人模式、深化素质教育”改革试点。例如,遂宁中学全面实施“重视差异,多元发展”的办学策略,根据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因材施教。对个别有特长潜质和学业优秀的学生,采用“一生一策、一带一”的方式进行培养,不断提高学校的综合育人效能和水平。

第三方面将地方文化融入德育工作中。遂宁教育,源远流长;九宗书院,千古流芳。从唐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创办学宫以来,已有1300多年官办教育历史。钟灵毓秀遂州山水,孕育了陈子昂、张船山、张鹏翮等历史名人,培育出一大批国之栋梁。我们既要推陈出新,更要承继千百年积淀下的厚重历史文化,培育出具有国际视野、民族情怀,独具遂宁特质的学生。遂宁的观音文化、慈善之都、子昂文化都很好地融入了校本课程,贯穿于学校整个育人过程中。蓬溪书法、射洪诗酒、船山九宗国学文化等地方文化课程化建设和系统化教育也在稳步开展,大力提升了师生的人文素养。

最后,我们要聚优力,创新素质教育实施的载体。

一是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网络体系。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相对复杂、宏大的工程。学校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充分聚合社会上丰富的文化、物质和人力资源,为全市师生搭建起一个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闭门造车,没法让素质教育理念真正落地。

二是巧借社会力量,实施教育改革。紧紧围绕“改体制、纳民资、革旧制、调布局、求质量”五方面做文章。一方面创新教育发展机制,办学主体实现了多元化。另一方面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对接发展”模式,实施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建设教学共同体、特优教育创建联合体等教学机制建设。借社会力量,推动教育不断发展。

:立德树人是整个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大报告也要求“着力提高教育质量”,长期以来,教育质量却被异化为忽视师生根本利益和发展需要的“升学率”“学业成绩”和“行政绩效”。对此,您怎么看?遂宁采取哪些举措来提升教育质量?

张永福:过去我们讲教育质量,没有联系学生的成长状况、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来认识,就教书说质量,这是观念的落后。抓质量主要还是从行政化监管的视角来安排措施,事实上是事不半而功不倍,质量提升的步伐慢,学校变优的力度不足,学生择校比例加大。我们围绕研究解决“名优学校少”这个问题从四个方面来安排提高质量的机制办法。

一是分析学生现状,从德智体美几个方面去找出倾向性的问题,限期落实强制性整改措施。采取征询家长和社会意见、加强督导评估、组织巡视抽查等方式发现学生成长中的问题,落实整改责任到校,抓好整改的跟踪验收。

二是从激发学校竞相努力的角度去想办法,引领学校创优。各县区都要开展特色、优质学校,名校、示范校等创建活动,明确授予的荣誉、奖励及支持的具体办法。一些校长、一些学校必然朝前跑,跟随的就会增多,一个区域的教育质量自然提高。同时,还要建设、培引名校,引进优质学校,将这些学校作为创优对象。强化自身是基础,“拿来主义”也是创优的有效办法。

三是从提高专业化水平的角度增添措施。教师队伍,教书育人的模式、机制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如何抓队伍,教师是基础,校长是关键。过去我们抓质量,主要停留在表面化地要求教师抓好教材上好每堂课,效果不好;现在抓质量,就是要研究教书育人的组织体系机制,具体就是要抓一个学校育人体系的构建、一个学科的课程体系创设。变平面教学为立体教学,变教教材为教书育人。抓好学校育人体系的规划设计和学科课程体系的开发优化。

四是加强普职学校和幼儿园质量统一综合评价,依据结果强化优绩优酬激励,各县区都研究出完善绩效工资实施的机制办法,探索校长聘任、教师评聘新办法。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能带出一批好的教师,能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在您看来,现代校长应有怎样的专业理念和方法?

张永福:校长既是行政化的,更是专业化的。既要抬起头来看天空,确立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育人追求,并使之成为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又要俯下身来抓课堂、进课堂,亲临课堂第一线。既做指挥员,又做排头兵,及时掌握信息,改进教学思想,激活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思路,作出行之有效的指导性决策,还要静下心来搞研究、勤反思,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督查和分析,提高指导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现代学校管理,没有现成的模式可用,没有固定的道路可走,只有不断研究、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完善,才可能把自己塑造成高素质的名校长,才可能真正打造出高水平的品牌学校。

我认为当下个别校长专业化水平不适应学校创新发展要求,“校长不专”是教育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提升校长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是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

校长首先应在观念上破旧立新。要纠正心中的不正确认识:只按国家规定的基础课程开课,只教教材,只有单层的包班制,只孤立地抓课堂教学。同时要树立这样的几种观念:学生怎样成长好就怎样培养,学校怎么办得好就怎么办;学生的知识素质是检验学校特色和水平的最高标准;学校既有的人财物是培养好学生的基础性条件,校外资源、信息网络资源也是教好学生的重要手段。培养出怎样的学生,怎样才能培养出学校期望的学生是校长应理清的专业化思路的核心。具体指:确定学生培养的目标、设计校内外教育学生的内容方案、从文化视角组织方案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需要的教学要素聚合、管理评价与分配机制建设。学校确立了什么样的学生培养目标,就相应研究制订培养教育学生的具体方案,体现一校一策。设计学校在校内外对学生教育的方案,核心是课程体系设计,含校内课程体系、校外实践探究类课程、学生在家里的习作类课程。组织教育教学方案的实施,从教育教学层面思考,以包班制为基础,对包班制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用专业化办法解决(包括走班制、分层教学、课堂教学优化管理);从发挥教师队伍作用层面思考:以包班制为基础,发现每一个教师的长处,并让其长处以校本课程或社团等方式去教育学生。通过打造一支“办学理念新、工作作风实、管理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的校长队伍,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我们遂宁教育人一直在“学生能上学、能上好学”和“建设学校、建优质学校”上强化追求,逐一解决具体问题,改进作风,树好教风,抓真实进度,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教育的新变化。

责任编辑/南 丽

猜你喜欢
遂宁育人课程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挥桨逐浪观音湖 龙舟竞渡展雄风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遂宁矮晚柚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
似风吹旧了小巷
一次诗歌的旅行(组诗)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