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像老师:幸福地行走在路上

2014-02-24 22:35查人韵
江苏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太仓市师父教材

【个人档案】

查人韵,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小学副校长。1979年出生的她,喜欢和女儿凑在一起看“芭比公主”系列动画片,因为公主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那句淡定的“总会有办法的!”最给她力量,让她保持着善良、宽容与执着。她曾获得太仓市“身边的感动”100人、太仓市优秀共产党员、苏州市“双十佳”青年教师、苏州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教育学会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等十多项荣誉称号。

齐耳短发,红色的小西装,脸上虽仍有几分稚气,但自信的笑容中透着从容。翻开相册,当我把目光定格在这张相片上时,那一天的情形立刻清晰地浮现在眼前。读师范三年级时,教我们语文教材教法的俞老师,在实习前组织大家进微格教室模拟上课,想看看谁最像老师。那天,我就是穿着这件红色的小西装走上讲台的,老师和同学一致评价:“查人韵,最像老师!”那份激动、那份骄傲一直激励着我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中追求“最像老师”。

走在勤奋的幸福路上:走进学科

2000年8月,作为优秀毕业生,我幸运地加入了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小学这个大家庭,开启了我的教师生涯。“新来的老师普通话很标准”“她的字很漂亮”“她很亲切,像我们的大姐姐”……我很快俘获了学生的心。学校有一个规定:新教师要向家长上开放课。我选了一节读师范时研究过的《认识方程》,清新的语言、清晰的思路、有序的组织,让前来听课的家长放下了心。

一周后,与我同时入校的新教师都有同组的优秀教师带教,我很纳闷:为什么我没有?几天后才知道,实习时我的一堂《认识公倍数》打动了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也就是我的第一任师父。过师父的关可就不那么容易了,不知道她哪天来,我每天都必须认真地备好课。那时,教导处为了让教师独立备课,只给教师提供教材和教参,没有教案集,更没有互联网,这一招逼着我在备课本上写下的都是自己的思考。有时候太累了,睡过去了,醒了就再继续。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去借同组骨干教师的教案参考,查找自己有无疏漏,寻找他们的优点来完善自己的备课,我永远感谢同事们给予的照顾。师父每次听完课不仅会给我分析得失,还会亲自演示——“这句话要这样说”,“这个问题要这样问”,语气、语调、眼神一招一式地传授。一堂堂课的积累,让入校3个月的我获得了学校“希望杯”评优课的一等奖,这是我的“第一桶金”。6个月后,我获得了太仓市评优课二等奖。7个月后,承担苏州市公开课,在教研室的调研中,我是全校获得“三优”的4位教师之一。2年后,我被评为太仓市“教坛新秀”。2002年,我代表太仓参加苏州市评优课,眼看一次比一次成功,教研室龚主任高兴地说:“今年我们有望拿一等奖了。”可等到正式上课时,第一个问题下去竟然没有一只小手举起来,我顿时就慌了,紧张得连板书都写错了字。虽然我的设计新颖,渐渐地把学生吸引了过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最终还是只得了二等奖,这对伴着鲜花和掌声成长起来的我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打击。“最像老师”的我怎么到了苏州就不行了呢?我曾归因于自己运气太差,但慢慢地,我明白了:这两年自己所谓的“最像老师”,仅仅是外在像,当课堂出现问题时我的调控能力便捉襟见肘了。苏州的失利提醒我要好好修炼内功。

2003年的一天,师父把我找过去,说教育局又帮我拜了一位名师做师父。从师父的一句感叹,我猜出这位名师一定非同一般,但还是没想到会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副主审沈重予老师。师父在南京,我就给师父寄去我的教案或录像。沈老师每次都会用工整的字迹,给我回上两大张纸:“能主动反思,是个好习惯”“……这些都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要好好保持”……沈老师是教材的副主审,对教材了如指掌,只要我一报课题,他都会先说“是第几页到第几页上的,对吗?”然后给我分析。沈老师告诉我:“分析数学教材要像分析语文课文一样,多读几遍,然后看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讲的是什么,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向师父请教得多了,我对教材的理解力慢慢就提升了。

2004年,我幸运地成为了太仓市首届高级研修班的学员,小学数学教师共6位,才工作4年就能成为其中之一,可见教育局和学校对我的厚爱。我们6个人,拥有一位共同的导师——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曹培英先生。曹老师对教材研究很深,有很多著作,第一次活动送给我们每人一本《空间与图形》,让我对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材教法有了系统的认识。曹老师对课的本质常常一语中的,如指导我上苏教版二下的《确定位置》一课时说:“不就是一个第几不够了,要用两个第几吗?”一句话就让我明白了。后来,我设计课的时候,总会先自觉思考这节课最核心的是什么。高研班结业时我上了一堂课,课上曹老师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小姑娘,悟性很好!你应该知道我对你的表现是非常满意的。”这句鼓励的话,给在“最像老师”的路上不断求索的我注入了无限希望。

站在大师的肩膀上,我幸福地成长着。短短几年,我执教了苏州市公开课《搭配的规律》(教案被收录在《备课手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以及《认识平行》等六节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课,有的获得了苏州市一等奖,有的在各级各类活动中展示。老师们对我的评价是:对教材的分析、对知识本质的把握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一招一式虽然只是习得了大师的一点皮毛,但与师范毕业时那个“最像老师”的我相比,已然丰富了很多。

走在研究的幸福路上:形成风格

一次,听完我的课,钱澜校长留下一句话:“每次听你的公开课,都能感觉到你在拔节,但名师不是上好一节课,而是要有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紧接着,她又为我策划了名师追随与突破活动,让我拜华应龙老师为师——幸福再一次降临。

虽然华老师远在北京,但我会时不时地收到他的关心:“人韵,最近看什么书?”“人韵,最近在上什么课?”“为什么要上这节课?别的老师上这节课有什么问题?看过几位老师上这节课?你和别的老师有什么不同?”华老师每次都是这么追问我。渐渐地,我养成了课前慎思的习惯。遇到问题我也会一个电话打到北京:“师父,这节课怎么上?”师父的回答是:“哈哈!自己想!”我汇报之后,后面一般是好几个“再想想”“不错,这样也可以,再想想”“嗯,比刚才更好一点,再想想”“哈哈哈!好好好!”

“自己想”“再想想”,师父很少直接告诉我答案。但我明白,师父不是不教而是大教,教我独立行走的方法,并且耐心地等待着我成长,一路鼓励我向前走自己的路。慢慢地,我感受到了力量,这股力量来自师父关键时刻有力的撑托,更因为走在自己的路上每一步的坚实感。师父是想让我成为自己,“最像老师”也许最终就是要“做自己”。

原本觉得风格是名师的事,离我很远,走着走着发现不是只有名师才可以谈风格,只要有不同于别人的思考,带着自己的教学观点进课堂,教学自然就会有自己的风格。在这个阶段,钱校长不断地为我铺路架桥,教育局尤培亚副局长、教培研中心苗长广主任(时任)都非常关心我的成长,多次亲临我的课堂,帮我梳理教学风格。几位领导还邀请了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成尚荣所长帮我做成长规划。在专家、领导们的指导、帮助下,我慢慢找到了自己的成长路径,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2009年,我开始着迷于对学生学习起点的研究。成尚荣所长问过我:“这是你师父让你研究的吗?”我回答:“不是,也是。”“起点”研究是学校的需求,但我的“起点”研究确实又和师父的“融错教育”有关。师父能刹那间捕捉到学生最关键的错误资源,又能在谈笑间不露痕迹地完成他的“融错教育”。而我功力尚浅,又缺乏师父的智慧,只有笨鸟先飞,课前用功,去发现问题,去辨析原因,去思考如何引导与评价……在积累了一些研究经验之后,2011年,我正式申报课题《基于学生起点研究的教学行为改进》。2012年,正当我的研究进入瓶颈之时,钱校长告诉我一个消息,12月份我校要承办《江苏教育》编辑部关于“教在儿童‘学的起点上”的主题研讨活动。我心中一阵窃喜,这活动仿佛是为我而来的。成尚荣所长、《江苏教育》张俊平主编一次次来我校指导,他们的一个比喻“起点就像大海里的波浪,不断地向前推,一个终点的到达就是一个新起点的开始”一下子把我的研究从课前推向了课中,并延伸到了课后。

对起点的认识有了新的突破之后,随着我对一个个案例的研究,我对如何“教在儿童‘学的起点上”也逐渐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1.学生素材——我的教材——教在学生的已有经验上。

要超越学生的原有经验,就必须从其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可以说:这已有的经验应当是教育鲜亮的“拱门”,为学生搭出了出发的平台。如何搭建?我的经验就是让学生的经验成为教材。以《平移与旋转》一课的教学为例,上课前一天,我请学生回家寻找生活中的平移或旋转现象,并画下来和同学分享。第二天,学生大量鲜活的经验(如使用刷卡机、电梯、抽屉、窗帘、钥匙、文具盒、削笔器等)涌入课堂。教材一般只有正向的例子,使得学生的问题被隐藏了起来。而来自学生的素材,不仅呈现了学生正确的经验,也呈现了他们认识中存在的问题,这是让我们的教学能深入、有效的宝贵资源。而且,来自学生的素材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扣住疑点、难点——教在学生新知识的生长点上。

有了学生的素材的补充,课堂便成了问题生长的地方。从学生的一个典型错例中,我发现,学生对平移与旋转的认知仅仅停留在直观的感知层面:平移是平平地直着运动,旋转是转的。他们仅仅发现了运动前后产生变化的部分,而没有感知到这两种运动的本质是一种刚体运动,是一种全等变形。于是,课堂上,我组织学生对窗子的运动和窗帘的运动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让学生发现:平移运动的物体是整体在运动,每个地方平移的距离是相等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变的;而窗帘只有一边在动,每个地方动的不一样多,且变形了。从而让他们初步感受到了平移运动的本质特征。

3.关注数学学习的核心价值——教在学生的自主建构与发展上。

学习是自主建构的,只有少量材料来自外部,那少量的外部材料是什么呢?这就需要我们跳出学生的经验,从他们的发展需求方面来思考。

首先,可以从学生数学学习的核心价值出发。数学学习的核心在于具备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培养他们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世界的能力。以《平移与旋转》一课为例,从数学学习的价值出发,本课对学生最重要的贡献,莫过于让学生能从图形变换的视角来认识、审视原有的世界,从而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同时让他们充分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其次,还可以从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的角度思考。让学生在实现知识建构的同时,找到新的探究空间。在《平移与旋转》一课中,我让学生猜想:一条线段旋转一周形成什么?圆面向上平移又形成什么?这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移与旋转这两种运动方式,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平面和立体图形的特征提供了一种运动学几何方面的重要方法。

也许,我现在的教学能和钱澜校长说的不是只会上一节课而是有自己的教学理念有一点接近了,《平移与旋转》《认识圆柱》《认识千以内的数》《认识百分数》……近三年我有8个课例在省内外交流,即便走上“千课万人”的舞台,面对三千多位观摩者我也能从容自若,原因是:我认为我有不同于别人的思考,我有我的理念,即便还不成熟,但至少我找到了自己。

走在感动的幸福路上:理解教育

随着太仓市教育均衡化发展的不断推进,我来到了一所农村小学支教,分管学校的教学,并担任六(2)班的数学老师。原以为这一年我专业发展的脚步会放慢些,没想到竟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切的理解。

记得第一次见面,学生告诉我:“你是我们的第7任数学老师!”教导主任告诉我:“这个班由于五年级时数学老师病假多,平均分比平行班低7~8分。”班主任告诉我:“这个班有10位学生从不做作业,考试不及格。”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也曾有过焦虑:分管教学,如果连自己带的班都没有起色,老师们能信任我吗?只有一年,我能转变六(2)班的现状吗?尤其是这10位学生,摸底测试都在20分以下,这都是我在之前的教学中从没遇到过的难题。

无奈之下,我只有每天放学之后给这10位学生补课。一开始先从完成作业抓起,回家不做作业,就在学校完成。第一次补课,他们的脸上写着无奈、写着麻木。我知道了他们不做作业的最直接的原因——不会做。我把知识点一路下降,发现他们二年级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还有不会的,三年级的长方形面积、周长也没弄清楚……知识漏洞看来不是一点点。第二天补课,我首先告诉他们:“你们不做作业,保持了诚实,如果你们做了作业,这份作业一定不是你们自己的。”10位学生面面相觑。“接下来请你们继续保持诚实,不会的不做。”他们偷笑了。“但你们要和老师一起付出行动,每天补习,相信你们一定会有进步的。”

面对他们,我每天都不断地提醒自己:放低要求,不要着急,他们不逃避已经是很好的状态了。所以,每当我面对他们时我都保持心平气和,每当他们取得一点一滴的进步时我都如获至宝,并大加鼓励。考虑到他们正处在生长发育期,我每天都给他们准备好点心。有一次,几个学生休息时偷偷出去了一下,回来时推推搡搡走到我面前,放下一罐“王老吉”就迅速跑开了,靠在教室后墙天真地笑着。我很感动,虽然他们买的是凉茶,但我的心里暖暖的。每天补课结束我都会千叮咛万嘱咐:“一心一意回家,骑车注意安全。”偶尔遭遇坏天气,我会一个个和家长联系,请家长来接他们。外地来打工的家长很忙,一般很少管孩子,但我一请都来了。记得一位学生的父亲,当着我的面郑重地和他孩子说:“要是查老师都让你退学,你就不要读书了。”最朴实的话语向我表达了最真诚的信任。

每天从农村回到家已是万家灯火,先生正准备牵着女儿的手外出散步,临走时总是半开玩笑地和我说一声:“直塘人民感谢你!”我笑了,这是对我最好的支持,让我可以一天一天坚持着,因为我觉得这些学生不仅仅缺知识,更缺乏自信和坚韧的品质,我想用自己的坚持去感染、激励他们。毕业考试,10位学生全部及格,平均分也与平行班追平了,班主任对我这个第7任数学老师说:“查老师,我很佩服你,最后一篇题为《记一位老师》的作文,95%以上的学生写的是你。”我再一次感动了,有什么能比学生的褒奖更可贵的呢?

也许是学生看到了我的坚持;也许是他们感谢我能在别的班为考试冲刺时,让他们在走廊远眺,嘻嘻哈哈地做游戏,让他们拥有片刻的闲情;也许他们觉得我从没冲他们发过怒,能理解他们。可是他们不知道,在这背后,我的爱没有超越私心,更没有超越功利。我反思:我到底给了这10位学生什么?及格,会让他们有成功的感觉吗?会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有信心吗?还是成了我引以为傲的资本?一年的补习,我确实关心他们,但遗憾的是除了知道他们学习很糟糕,关于他们的爱好、特长、生活经历,我都了解不深。也许除了补习我还能做点别的,比如引导他们发现自己,找寻属于他们自己的成长路径,让他们真正建立起自信。

学生的爱如水晶般纯净,没有一丝杂质,我自愧不如。所有人都觉得我为这10位学生付出了很多,却不知道他们为我面对教育中的困难增添了多少勇气。《麦田里的老师》一书的作者李崇建在陪伴一个问题学生成长后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目睹一个少年成长的历程,我的教育视野更开阔,心灵也壮大了,这是老天爷送给我的功课与礼物,若没有他的参与,也许我不会变成一个热爱教育的人吧!”这句话特别能表达我的心声。与这10位学生相处的历程,除了给了我勇气,还让我领悟到了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为了彼此生命的成长。教师只有与学生相融在一起,才会有浓浓的“师味”——“最像老师”;只有学生的立场真正进入了教师的教育生命,“老师”二字才会更有味道。

目光再次定格在“齐耳短发,红色的小西装……”的那个我,也许只有那时,我才傻傻地认为自己真的“最像老师”。不过,也正是当时的天真,让“最像老师”的梦伴我一路走来。只是,现在我发现,这个梦和我的研究一样,始终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太仓市师父教材
教材精读
吹笛记
师父穿越啦
倒霉的师父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功夫猪
云山之间
迁校立新志
迁校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