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语文教学方法的策略

2014-02-26 10:25赵贵荣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1期
关键词:课文文本教学方法

对我们教师而言,教育方式是为增长学生解决既定问题的能力,实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实现维持现存社会制度和现存生活方式的目的。而教学方法改革正是为对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化与创新,以更新教师理念为前提,以关注小学生个性差异和认知需求为基础,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彰显教育功效。

一.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方法的相互抄袭。在常规教学过程中,教学实施的方法由教师拟定,然而受教师素质的影响,同样的方法却不可能发挥相同的功效,受学生接受能力的影响,同样的方法也不可能收获均衡的教学效果。准确的说,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方法与策略仅能作为一种载体,课堂教学中缺少载体是为灌输,但更多的载体反而不适合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学方法的运用要结合实际情况,要进行对应性分析评价,结合区域性特点,择取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学策略。

2、缺乏对学生发展方向的趋向研究。一方面,教育仍然向着培养学生解决既定问题能力的方向发展,即引导学生形成与教师相同的思维方式,形成教师所认可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的教育极大的抑制了学生个性的成长,小学生的好动与顽皮等特性往往被教师与家长当做一种弊端进行极力更正。由此,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被塑造成为高分低能的现代“人才”,从而使教育失去了对学生所应起到的最基本的教育意义。

二.改进与完善策略

1、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读。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对于学生不了解的文章书本,应使他们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课前自读是培养小学生具备自学能力的一种有效策略。它主要是让小学生对课文内容提前获得一个整体感知,对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可以鼓励他们借助工具进行初步理解,并对一些问题尝试进行自我解答,或者形成质疑留到课堂中寻找答案和进行验证。课前自读是让小学生学会独立学习的关键所在,在他们的“自我尝试”中,体验获得新知、产生疑问的快乐与好奇,从而激发深入探究的欲望。

2、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如果说语文是一棵树,而教学的重点即是这棵树的主干——即文本细读。学生所有的语文素养都是以主干为中心,都是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课文文本的语言考验着教师是否具备一双“火眼金睛”。教师要善于在一篇课文中发现能够代表整篇课文意义的词句,并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出来。教师要让学生领会课文整体框架的同时,掌握好课文中具有代表意义的重点词句,该重复的地方一定要重复,该咀嚼的地方一定要反复地咀嚼,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强化他们对词句运用的认识。

如在《负荆请罪》一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着重体会文中“厉害”、“惧怕”、“宽容”、“昏庸”、“深明大义”等词语,以及文中对表情变化的描写,如“气愤的”、“不满地”、“若在所悟的”、“笑笑”、“吃惊的”等等。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廉颇与蔺相如的对话,品味出作者是如何突出蔺相如“深明大义”的性格特点的。此外,文中韩勃人物的设计仅仅就是为了衬托场景吗?当然不是。文本细读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思、有所感,最终真正理解文中含义。

3、激趣设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我们实际教学中,让很多教师头痛的问题,往往是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够。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常常会对某一件事容易产生兴趣,但很快又失去兴趣。应如何紧紧抓住小学生这种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并让他们长久保持,最终形成一种持续的学习动力?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激趣设疑的方法,不但能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进行主动探究的意识。如讲《乌鸦喝水》的故事,可以让小学生扮演各种小动物角色,然后模拟喝水的场景,看看谁能先想到喝到水的好办法?这时“乌鸦”把小石子放到水里了,水面越来越高,终于乌鸦先喝到水了。那么,同学们,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你们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喝到水?想一想,只要把小石子放到瓶里就能喝到水吗?学生们在趣味性的练习和问题的引导下,进入一种独立思考的状态,仅仅十几秒钟的时间,各种方法与答案应运而生。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既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时代发展对语文教师的迫切要求。总而言之,语文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新的教师观,新的学生观,探究新理念下教学方法的运用也应当结合实际,要突出教师思想的“新”,以及教学方法的“新”,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够取得实效,也只有这样,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才更有意义和价值。

赵贵荣,教师,现居甘肃酒泉。

猜你喜欢
课文文本教学方法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