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网络优势 拓展语文空间

2014-02-26 10:33林卫红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1期
关键词:好书名著中学生

现代社会是信息量丰富,信息传播手段现代化的社会。在禁止学生进入营业性网吧的同时,语文教师应从正面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好校园网,发挥校园网的优势。当然,为了避免盲目性,语文教师要从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情操方面去考虑,拓展语文综合实践空间。

1.关心时事热点。通过新闻网页让学生每周至少在网上了解一件国际或国内大事,并在班上互相交流,让学生身在校园却能知晓天下,让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战争,美国911事件,日本大地震,中国5.12大地震,动车追尾事件,南海问题……成为同学之间的课外话题,有时还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一话题在课堂上评论。纵观国内外现状和突发事件,国之兴亡,匹夫有责,不能漠不关心。学生关心国家大事,能感受民族尊严;关注国家安危和命运,保卫祖国家园和神圣领土不受侵犯,能增强学生的爱国豪情;展望未来,企盼过上美好生活,可声高气昂地感悟祖国振兴崛起的骄傲和自豪,表明个人爱国的愿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认识一个好人。认识一个好人是指认识在平凡的岗位上,或在不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其品质行为引起自己心灵上的震撼,对自己触动较大的人。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每年评出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及其事迹,知道他们之所以显得不平凡的原因。《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称得上是年度中国人的一部“精神史诗”。节目之所以感人至深,是因为我们中华民族那种承先启后的内在精神、那种居安思危的忧患力量在打动着人们。良好的精神素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养成的。要从娃娃抓起,从学生时期抓起,只有国民的思想素质提高了,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

3.看一本好书。笛卡尔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好书是人类思想的精华。人们需要从中不断地汲取营养,充实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素质,以适应这个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积极有效的阅读可以积累知识,提高能力,磨砺思想,陶冶情操,进而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和形成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名著阅读要引导学生注重内容,调动他们自身的体验,感受真、善、美,提升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康人格。语文教师可以参照百度文库上的“初中生好书推荐”的书目,教师自己先选择下载好十部左右的好书,再通过学校网络,每周用上一节的语文课外活动课,让学生用一个月或二个月的时间有选择性的阅读一部好书。中学生的人生还是晴空万里,而名著中的各种人生态度则使中学生们既不陷于美好梦想的夸夸其谈中,又给他们浇灌坚贞不渝的思想使他们不至于太过失望。让中学生们从悲剧中看到现实,从喜剧中获得前进的动力,从讽刺小说中体味正义的凛然,从人物传记中了解人生的追求与生活的磨砺。名著于中学生,尤其是对人生的概念还未澄清的中学生,其力度绝不止那薄薄的一本书,它用浩荡的文字向读者展示,人生的奥秘就在这里。方便、快捷的学校网络,为学生多阅读名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4.观一部好影片。一部好影片,是指观看了解后能让自己扩大视野,获取知识的影片,感悟人生,陶冶性情,催人奋进的影片。语文教师可以选择好那些有教育意义必须看的或特别好的值得看的影片,每学期下载好2至3部,通过学校网络,组织学生观看,如:《小猪宝贝》《勇敢者游戏》《永不妥协》《垂直极限》《心灵捕手》《黑暗中的舞者》《辛德勒名单》《圣女贞德》《当幸福来敲门》《勇敢的心》《阿甘正传》……并且写出观后感。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学校,涉及面较窄,语文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好影片,可以让学生了解影片中的社会生活,拓展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人生阅历,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使他们思想得到了升华。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要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学校网络并不只是学校网络管理员的事情,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校网络的优越性,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从平时做起,从点滴做起,多动一些脑子,多花一些时间,通过自身的努力,为学生打造出一个健康的精神花园,让他们从中汲取成长所需的养分,获取成长中所需的正能量,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

林卫红,教师,现居江西南康。

猜你喜欢
好书名著中学生
推荐一本好书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好书共享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